精细化学品课件第08章 食品添加剂(化工精细方向).ppt
《精细化学品课件第08章 食品添加剂(化工精细方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学品课件第08章 食品添加剂(化工精细方向).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第8章 食品添加剂,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 2.掌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 3.掌握常见食品防腐剂、乳化剂、增稠剂、膨松剂; 4.熟悉常见食品色素; 5.熟悉常见食品调味品; 6.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本章教学重难点: 1.食品添加剂的是使用要求。 2. 防腐剂、乳化剂、增稠剂等。,菜色应用-熬煮高湯,菜色应用-香烤羊小排,菜色应用香煎勒眼牛排,食品安全事件,2006年以来,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武汉的人造蜂蜜事件、台州毒猪油事件、南京“口水油”沸腾鱼、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河北的“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安全
2、事件,8.1 概述,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是食品生产中最富创造力的领域。 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学合成物质。,分类:按照原料和生产方法分为:化学合成的、天然的。 按主要功能分为21类: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酵母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和其它。 特点:品种繁多、销售量大;变化迅速,日新月异。,怎样确保食品安全?,对食品添加剂的一般要求: 1经过
3、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 4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 6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注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浓度 LD(致死量)、LD50(半数致死量)、MNL(最大无作用量)、ADI(每日允许摄入量),LD50值与毒性分级和对人的毒性对照,几种物质的LD50值,附表: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
4、加剂品种名单,附表: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常见食品添加剂最大摄入量: http:/,8.2 乳化剂、增稠剂、膨松剂,乳化剂和增稠剂都是改善和稳定食品各组分的物理性质或改善食品组织状态的添加剂。它们对食品的“形”和“质”及食品加工工艺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凡是添加少量即能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称为乳化剂。主要品种有:大豆卵磷酯、单甘油酯、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酯等。,一、乳化剂,应用范围: 面包、糕点、糖果、饮料等食品中,助溶作用,食品乳化剂的作用,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类使用量最大的乳化剂,甘油和脂肪酸反应,可以生成单、双和三酯。,单脂
5、肪酸甘油酯,简称单酯,广泛用于起酥油、糕点、面包、糖果、冰淇淋中起乳化、起泡、防结晶、抗老化作用。,蔗糖脂肪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高效而安全的乳化剂,全世界每年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大约两千吨左右,蔗糖酯广泛应用在饮料(如豆奶、椰奶、花生奶、杏仁奶等)、冷饮、八宝粥、面包、糖果糕点、方便面等。例如它可给予冰淇淋良好的组织与质地,使冰晶细小,口感细腻、提高膨胀率、增加抗溶性,在温度剧变情况下,能确保冰淇淋长时间保持细腻、润滑的结构。,蔗糖脂肪酸酯是以蔗糖部分为亲水基,长碳链脂肪酸部分为亲油基。在体内它可被消化成蔗糖和脂肪酸而被吸收。它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刺激,且易被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
6、没有限制。其结构式如下:,(R1、R2、R3为脂肪酰基或H),二、增稠剂,定义:提高食品粘度并改变性能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一般是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可水化而形成高粘度的均相液,故常称作水溶胶、亲水胶或食用胶。 作用:增加液体食品粘稠性,使其具有柔滑适口性,也能防止饮料中一些组成物沉降,兼有乳化,稳定和悬浮的作用; 应用:增稠剂在果酱、果冻、冰淇淋、奶酪奶油、鱼肉制品罐头等广泛使用,在一些固体饮料制品、果汁配制中也经常使用;,市场用增稠剂: 阿拉伯胶、罗望子多糖胶、 田菁胶、琼脂、 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 卡拉胶果胶、麦芽糊精、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羧甲基淀粉钠(CMS-Na)、
7、 淀粉磷酸酯钠、羟丙基淀粉、 黄原胶。,黄原胶,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及一系列生化过程,最终得到的一种生物高聚物。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等。分子量达数百万。 黄原胶是一种安全无毒、无味的新型食品添加剂,它具有优异的增稠、悬浮、乳化、稳定等多种理化功能。,黄原胶的应用,果 胶,果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多糖物质,其主要成份为半乳糖醛酸,是受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委员会推荐, 不受添加量限制的公认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果胶作用: 1.在食品中主要起胶凝,增稠,稳定的作用。 2.另外果胶能有效地排除人体内汞、砷、钡等重金属,起到排毒作用,同时果胶还具有降低血糖、血
8、脂、减少胆固醇、抗癌、防癌作用。 3.果胶治病:对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的功效。,卡拉胶,卡拉胶是由红藻中提取的天然植物胶,卡拉胶是三大海藻胶:褐藻胶、琼胶、卡拉胶中最年轻的一个,其主要成份都是D-和L-半乳糖。卡拉胶由麒麟菜、沙菜、角叉菜等原料中提取。 在食品工业上使用的卡拉胶主要有凝胶性、粘稠性、稳定性、乳化性及悬浮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冰淇淋、果汁饮料、面包、水凝胶(啫喱等)、肉制品、罐头食品等方面。,在揉制面团时,加入了发酵粉。加热时,发酵粉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多孔组织,使面团变得疏松。,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硫酸铝钾、复合疏松剂
9、(如:发酵粉)、酵母,常用的疏松剂:,三、膨松剂:使食品松软和酥脆,8. 3 食用色素,冷冻甜品类食品,定义: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1、食用合成色素 主要指人工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按化学结构分为偶氮类和非偶氮类。 我国允许使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和各自的铝色淀等。,一、食用色素,人工合成色素一般色泽鲜艳、着色力强且稳定,宜于调色和复配,价格低的优点,主要用于果汁、饮料、配制酒、糖果、裱花蛋糕等食品,因此是我国食品、饮料的主要着色剂。 毒性作用:可能有三方面,即一般毒性、致泻性与致癌性。特别是致癌
10、性,如奶油黄、橙黄SS等被禁用。,(1)觅莱红 又称蓝色酸性红,属偶氮染料,结构式如下:,(2)胭脂红 又称丽春红4R,也属偶氮类色素,结构式如下:,3、赤藓红,又称新品酸性红,樱桃红,结构式为:,4、新红 结构式为,5、柠檬黄,又称酒石黄,结构式为:,6、日落黄,又称晚霞黄,结构式为:,9、二氧化钛, 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在人体内不吸收,不积累,无致癌性。可作为食用白色色索。,8、亮蓝 结构式为:,7、靛青, 又称碱式靛蓝或磺化靛蓝,是5,5-靛蓝素二磺酸的二钠盐。结构式为:,2、食用天然色素 来自天然物,且是可食资源, 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甜菜红、紫胶红、越桔红、辣
11、椒红、红米红等45种。,优点: 天然色素多来自动物,植物组织,因此,一般来说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 有的天然色素本身就是一种营养素,具有营养功能,还有的具有药理功能。 能更好地模仿天然物的颜色,着色色调比较自然。 动植物来源稳定 使用天然材料可进一步深加工 环境污染小,天然色素缺点: 1. 较难溶解,不易上色均匀。 2. 染着性较差,某些与食品原料反应而褪色。 3. 坚牢度较差,局限性(温度,光照,PH,氧化等)。 4. 难调色。不同色素相溶性差,难调。 5. 成分复杂,易产生沉淀,混浊等现象。 6. 受金属离子和水质影响。金属离子作用下发生分解。变色,生成不溶盐类。,天然色素:p胡萝卜素、甜菜
12、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辣椒橙、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红米红,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梁红、玉米黄、萝卜红;可可壳色、红曲米、红曲红、落葵红、黑加伦红、桅子黄、桅子兰,沙棘黄、玫瑰茄红、橡子壳棕,NP红、多惠柯棕,桑椹红、天然芥菜红、金樱子棕;姜黄素、花生农红、葡萄皮红;兰锭果红;藻兰、植物炭黑,密蒙黄,紫草红;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橘黄,姻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胭脂虫红、氧化铁(黑)等,姜黄色素,为姜科植物姜黄(中药)的根茎,冬季或早春采挖,洗净,除去细根,煮或蒸至透心,晒干,第八章 色素及着色剂,48,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是一
13、类使动植物食品显现黄色和红色的脂溶性色素。,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包括: 纯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共轭多烯(烃类胡萝卜素) 上述化合物的含氧衍生物(氧合叶黄素),49,-胡萝卜素,1、烃类胡萝卜素(Carotenes,又称胡萝卜素类),类胡萝卜素的结构,- 胡萝卜素,50,新黄质(C40H56O4),玉米黄素(C40H56O2),辣椒红(C40H5603),胭脂树素(C25H30O4),辣椒玉红素,51,岩藻黄质,叶黄素,堇菜黄质,虾青素,焦糖色素,由饴糖或蔗糖在高温下进行不完全分解并脱水而形成的物质。使用氨水、硫酸铵、碳酸氢铵及尿素做催化剂者为氨法酱色。 (非氨法酱色是允许食品添加的)。,红花黄色
14、素 用 途:天然食用色素,本品可用于茶,饮料,高级点心,面条,糖果,饼干,罐头和酒类等食品着色。来 源:菊科植物红花的花瓣。,红米红色素 用途:适应于酸性食品、饮料、汽酒、冰淇淋、糖果、干酒和红酒等方面的着色,特别是葡萄酒最理想的着色剂。 来源:以黑米为原料,经解析、浓缩、杀菌、成为液体产品或加工成固体产品,其水溶性好、耐光、耐热、耐酸、呈宝石红,果冻配料表: 水、蔗糖、果肉、卡拉胶、乳酸钙、柠檬酸、香料、甜酸素、山梨酸、柠檬黄、胭脂红。,QQ糖配料: 白砂糖,麦芽糖,明胶,柠檬酸,胭脂红,柠檬黄,荔枝香精。,提取方法,天然色素的精制提纯方法: 1、溶剂精制法 2、两相溶剂萃取精制法 3、酶精
15、制法 4、膜分离精制法 5、离子交换提纯精制法 6、吸附与解析精制法,二、 护 色 剂(发色剂) 定义: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与食品中的某些成分作用,而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剂,或称呈色剂。 发色助剂能促进发色的物质。 肉类腌制品中最常使用的发色剂: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发色助剂为: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及烟酰胺等。,作用: 1 起护色作用, 2 抑制微生物作用, 3 增强风味作用。,三、 漂 白 剂 (bleaching agent) 定义:破坏或抑制食品中所含有的呈色组分成为无色并使食品免于褐变并提高食品质量的一类物质。有氧化型漂白剂和还原型漂白剂二类。 氧
16、化型漂白剂 通过氧化作用使着色物质被氧化破坏,达到漂白目的,用于面粉处理漂白,常用的如偶氮甲酰胺、过氧化苯甲酰。 还原型漂白剂 属于亚硫酸及其盐类化合物,主要有: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磺等。 SO2的还原作用使之退色。,二氧化硫遇水形成亚硫酸,漂白、防腐作用主要是其具有还原性。其机制是: a.亚硫酸被氧化时可将着色物质还原褪色,使食品保持鲜艳色泽。 b.亚硫酸对氧化酶有强抑制作用,故可防止其酶性褐变。另外,亚硫酸防止由糖氨反应造成的非酶性褐变。 c.亚硫酸为强还原剂能阻断微生物的生理氧化过程。,问题与事件(漂白粉),某生产厂家为改变肉制品的色泽,加入大量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细化学品课件第08章 食品添加剂化工精细方向 精细 化学品 课件 08 食品添加剂 化工 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