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动力学2015 第3章 泥沙的沉速4-5.ppt
《河流动力学2015 第3章 泥沙的沉速4-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动力学2015 第3章 泥沙的沉速4-5.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第三章 泥沙的沉速,第一节 泥沙沉降的不同形式 第二节 沉速公式及计算 第三节 影响泥沙沉速的主要因素,主要内容,沉速是描述泥沙水力特性的关键指标,沙粒水动力特性 水平方向良好跟随性,相对运动可忽略 重力作用沉降运动不可忽视,非常短暂,泥沙沉速: 单颗粒泥沙在无限大静止清水水体中匀速下沉时的速度,fall, settling or terminal velocity,第一节 泥沙沉降的不同形式,泥沙粒径越粗,沉降速度越大, 因此也叫水力粗度。,不同大小颗粒,颗粒附近流态变化,第一节 泥沙沉降的不同形式,泥沙下沉时的三种运动状态:,泥沙下沉时的运动状态与沙粒雷诺数 有关:,2) 当Red1000
2、时: 绕流状态属紊流, 颗粒脱离铅垂线,沿螺旋形轨迹下沉,周围水体布满漩涡;,3) 当0.5Red1000时: 颗粒首部为层流,尾部为紊流,绕流属过渡状态。,泥沙下沉时的三种运动状态:,因此,泥沙沉速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泥沙在静水中下沉的运动形式,第二节 沉速公式,D为球体直径,Cd为阻力系数;,一 球体的沉速,单颗粒球体在无限水体中匀速下沉时,其沉降机理可视为对称绕流运动,其绕流阻力可表达为:,Cd 与球体雷诺数有关。,阻力系数Cd与球体雷诺数Red的关系:,泥沙下沉的运动形式,球体CDReD关系曲线,F = Ff + Fp,三个分区的沉速分别如何计算?,层流状态,球体雷诺数和Cd呈直线关系
3、。,Stokes以层流运动方程式为基础,主要考虑粘滞项,忽略惯性项,从理论上推导出球体在层流区内所受的阻力F为:,已知绕流阻力:,两式相等得:,1) 滞流区 Red0.5 ;,球体在水中受到的有效重力W:,在匀速下沉时, 阻力 F = 球体有效重力W。,斯托克斯层流区球体沉速公式 当D0.05mm时,可用此式。,斯托克斯关于层流区阻力表达式是在忽略紊动阻力下导出的,因而仅适用于雷诺数很小的情况,严格地说 沙粒雷诺数0.1 才适合。 1910年,奥辛(Oseen)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紊动阻力的作用,修正了斯托克斯的阻力表达式,其所导出的阻力系数为:,2) 紊流区 1000Red200000: 绕流处
4、于紊流状态,即紊流区内阻力系数与沙粒雷诺数无关,而接近一常数值0.45。,斯托克斯紊流区球体沉速公式,当颗粒粒径D4.0mm时,颗粒沉降时其周围流动一般处于紊流,可以用此式。,Red2105,球体绕流分离点后移,压差(形状)阻力迅速减小,实验所的的CDRe关系图上的绕流阻力系数CD迅速降为0.2左右。,实验中拍摄的照片,显示当Red2105时,球体绕流分离点后移,形状阻力减小。,由于球体在静水中沉速一般不会达到这样大的速度,所以不考虑这种情况。,3)过渡区,0.5Red1000: 绕流过渡区,紊动阻力(质点加速运动引起的惯性力)逐渐变大(粘滞力变小),并趋向于主导作用,阻力系数和沙粒雷诺数呈曲
5、线关系。,两边同乘以Red2,方程左边是个常数,只与粒径d有关,,由 查得 ,从而根据 求出沉速。,根据F=W的关系,由(3-1)与(3-4)式:,第二节 沉速公式,二 泥沙颗粒的沉速,泥沙颗粒形状不规则,绕流阻力系数有所不同:,一般认为:滞流区的阻力与 成比例, 紊流区的阻力与 成比例。,关于泥沙沉速,中外学者提出了不少计算公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张瑞瑾公式、岗恰洛夫公式、沙玉清公式、窦国仁公式 等。,二 泥沙颗粒的沉速,根据阻力叠加原则: 认为过渡区泥沙所受阻力F的大小为滞流阻力和紊流阻力之和。, (一) 张瑞瑾公式,当F=W时,得泥沙的沉速:,(1) 过渡区沉速公式,泥沙下沉所受有效重
6、力:,其中C1和C2为无量纲的系数,通过试验实测可得。,经过试验可得,C1=13.95 C2=1.09。,注意: 公式适用于滞流区和紊流区; 泥沙从滞性状态到紊动状态是逐渐过渡的; 温度不变时,粒径d增加,滞性阻力会随之减小,当d4mm时,滞性阻力可忽略;粒径d减小,紊动阻力会随之减小,当d0.1mm时,紊动阻力可忽略。,过渡区泥沙颗粒沉速公式:,二 泥沙颗粒的沉速, (一) 张瑞瑾公式,(2) 滞流区沉速公式,当Re0.5时,只有滞性力起作用,力的平衡方程为:,可得泥沙沉速大小:,有效重力,滞性力,紊流阻力,二 泥沙颗粒的沉速, (一) 张瑞瑾公式,(3) 紊流区沉速公式,当Re1000时,
7、只有紊流阻力起作用,力的平衡方程为:,可得泥沙沉速大小:,有效重力,滞性力,紊流阻力,二 泥沙颗粒的沉速, (二) 岗恰洛夫公式,(1) 滞流区,(2) 紊流区,(3) 过渡流区,28,岗卡洛夫过渡区沉速公式( ),T为水温,D01.5mm,计算时D与D0的单位应该一致。,二 泥沙颗粒的沉速, (三) 窦国仁公式,认为阻力F的表达式为:,主要改进的内容?,特点:物理概念明确, 计算过于繁琐,二 泥沙颗粒的沉速, (四) 沙玉清公式,主要成果:,滞流区:,紊流区:,31,沙玉清 过渡区沉速公式( ) 、沉降判数 与粒径判数 令,32,令 沙玉清过渡区泥沙沉速的实用算式,几个有代表性的泥沙颗粒的沉
8、速 公式,主要成果:,四、天然沙的沉速公式的选用 层流区,采用Stokes公式; 过渡区,采用沙玉清的过渡区公式; 紊流区,采用岗恰洛夫紊流区公式; 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张瑞瑾各区统一公式计算沉速。,我国原水利电力部规范推荐的泥沙粒径与沉速关系式为:,1) 在层流区(D0.1mm),直接采用斯托克斯公式:,2)在紊流区(D1.5mm),采用岗恰洛夫紊流区公式,但该式的系数改为1.057:,3)在过渡区(0.15mmD1.5mm),采用下列岗恰洛夫早期过渡区公式:,岗恰洛夫早期过渡区公式,式中:T为水温,以计。层流区与过渡区之间的空白部分( 0.1mmD0.15mm )按线性内插求得。,水利部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流动力学2015 第3章 泥沙的沉速4-5 河流 动力学 2015 泥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