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字形辨析法_教师版.doc
《字音字形辨析法_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字音字形辨析法_教师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字音字形辨析法复习训练字音和字形题每年高考均有涉及,因为它们有助于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考生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辨别技巧,可以提高解答这类试题的能力。下面总结几种方法,仅供参考。浅谈字音识记方法一、据义记忆古人认为“音生于义,义著于形”,对于多音字来说,往往是由于同一字有了不同的义,从而有了不同的音,所以我们应该在把握字义的基础上来认定多音字的读音。现举例如下:曲 与“弯曲”意思相关时,读“q”,如“弯曲”、“曲折”、“曲线”等;与“歌曲”意思相关时,读“q”,如“歌曲”、“曲调”、“曲艺”等。贾 与“商人、买卖”意思相关时,读“g”,如“商贾”、“多财善贾”、“余勇可贾”等。累累 当“成串”
2、讲时,读“li”,如“果实累累”;当“累积”讲时,读“li”,如“罪行累累”。二、特例记忆也叫“记少不记多”,主要应用于多音字中,有些字音的词条很少,记住仅有的几个词条,能够减少记忆量。举例如下:倔 只有“倔强”中读“ju”,其余读“ju”。肖 只有做姓时读“xio”,其余读“xio”。遂 只有在“半身不遂”中读“su”,其余读“su”。似 只有在“似的”中读“sh”,其余读“s”。三、联想记忆学习应“告诸往而知来者”,也就是要善于联想,学会举一反三,形成“记忆串”。形似字联想这是对形声字来说的,由一个字可以联想到与它形旁相同的几个字,如由“舟楫(j)”我们可以联想到“编辑(j)”、“通缉(j
3、)、缉(q)边儿”;由“根茎(jng)”可以联想到“颈(jng)椎”、“泾(jng)渭”、“不胫(jng)而走”;由“呕(u)吐”可以联想到“讴(u)歌”、“殴(u)打”、“浮沤(u)、沤(u)粪”、“怄(u)气”;由“丢掉(dio)”联想到“泥淖(no)”、“绰绰(chu)有余”、“悼(do)念”。意象联想 一个字,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字义或字形联想一个与其读音相关的意象,来帮助我们记忆。“茁”和“拙” “茁”,我们可以联想“树苗在茁壮成长”,“成长”肯定是往上长(上扬),表现在音调上就是阳平,因此读“zhu”;而“拙”,可以由“笨拙”、“拙劣”联想到“平庸无能”,由“平”可知“拙”读阴平“zh
4、u”。“戊”、“戌”、“戍” “戊”中间“一无所有”,故读“w”,“戌”中间为“-”,可以联想到阴平“-”,因此读“x”,“戍”中间为“、”,让我们想到去声“、”,故读“sh”。联想记忆可以帮我们由记一个上升到记一串,我们称为“记忆串”。四、比较记忆一个字的读音把握不准,我们可以找一个与它形似并且可以确定其读音的字进行比较,如“友谊”的“谊”,我们往往在“y”与“y”中徘徊不定,可以把“友谊”与“气候宜人”进行比较,“气候宜人”的“宜”读“y”,那么“友谊”的“谊”就读“y”。又如“顷刻”的“顷”,我们不知道读“qng”还是“qng”,不妨拿“倾斜”与之比较,“倾斜”的“倾”无疑读“qng”,
5、那么“顷刻”的“顷”就读“qng”。五、组词记忆古人云:“字不离词,词不离义。”一个字的读音可能拿不准,但如果把它放入词组中,便会柳暗花明。如“犄”与“掎”,两个字的读音很容易混,但如果将其放入词组中就简单多了“牛犄(j)角”、“掎(j)角之势”,我们记这两个词比单纯记两个字容易多了。又如“忤”,对我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把它放入“忤逆”这个词中就很容易读出来了“w n”。六、语法记忆这种方法适用于多音字。语法功能(词性)不同,读音也往往不同。例如“为”字,作介词时,读“wi”,如“为什么”、“为民请命”、“为人民服务”等,作动词或表被动时,读“wi”,如“为所欲为”(动词)、“为我所用”(被
6、动)。又如“宁”,作副词时读“nng”,如“宁可”、“宁愿”、“毋宁”等,作形容词时,读“nng”,如“安宁”、“宁静”等。再如“处”,作名词时一般读“ch”,如“到处”、“处所”、“政教处”等,作动词时一般读“ch”,如“处置”、“处罚”、“惩处”等。然而,字音识记毕竟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单凭几个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同学们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学会在练习中记字音,在文章中记字音,在生活中记字音。字形辨析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又各不相同,但是,在辨析字形方面还是有方法可循的。下面拟介绍七种较为巧妙的方法。一、抓住构造,根据造字辨析汉字是表意文字,辨析字形时,可通过分析造字法,来体会
7、相关汉字的文化内涵,从而较为准确地判断字形的正误。如“既”和“即”两字,左边的部首相同,指盛食物的器皿,但“既”字是“人已吃了饭走了”之意,可引申为“已经、完了、终了”等意思;而“即”则是“人来吃饭”之意,引申为“走近、靠近”等意思。因此,“既往不咎”中的“既”便不能写成“即”,而“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也不能写成“既”。二、抓住字义,根据意义辨析“以义为纲,据义别形”是辨析汉字字形的关键,我们可以据此来辨析。如“再接再厉”,本是指两鸡相斗,嘴啄秃了,就在石头上磨,把嘴磨尖了再去啄。古时“砺”写作“厉”,有“磨刀石”的意思,因而不能写成“再接再励”。再如“贪赃枉法”,其意是贪污
8、受贿,违反法纪,其中“赃”字,是“贝”字旁,与财物有关,因为古代曾用贝壳作货币,写成“脏”、“桩”等都是错的。三、抓住用法,根据词性辨析由于汉字的字形与词的用法关系密切,所以弄清相关汉字所在词语中的词性,也可判断字形的正误。如“各行其是”,其中的“是”为意动用法,有“认为正确”之意,不能写成“事”。再如“纷至沓来”,其中的“纷”与“沓”都是形容词,分别修饰动词“至”、“来”,由此,写成“纷至踏来”则是错误的。四、抓住结构,根据对应辨析汉语中很多成语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应或相反,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辨析字形的正误了。如“名门望族”,“名”、“望”意思
9、相同,都指“有名望的家族”,因而不能写成“名门旺族”。再如“沽名钓誉”,写成“沽明钓誉”便错了,因为“明”和“誉”在此没有关系,应该是“名”、“誉”。五、抓住典故,根据来源辨析汉语中很多熟语都是由古汉语中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或典故演化而来的,因此,辨析字形时,如果了解一些熟语的来源及相关的传说,那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班门弄斧”,它来源于“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这一传说,所以其中的“班”不能误写成“搬”等。六、抓住偏旁,根据形旁辨析汉字中有一些联绵词,便可根据这两个字的形旁相同的特点,采用形旁对比法来推断字形的正误。如“憔悴”不能写成“憔瘁”,“彷徨”不能写成“彷皇”,“伎俩”不能写成“技俩”,
10、等等。而对声旁相同的形近字来说,辨析字形最好采用形旁意义分析法,通过分析相关字的形旁意义来推断字形的正误。如“虎视眈眈”,其中的“眈眈”最容易误写成“耽耽”,辨析时可分析“视”应该用“眼睛”,而不是“耳朵”,这样自然就可准确辨析了。七、抓住语境,根据情景辨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字也是有不同的,因此要注意根据字词适用的对象,采用变通法,即通过找同义词语或相似语境来辨析字形。如“惹是生非”可变通为“招惹是非”,“无事生非”可变通为“没事找事”,如此则可以推断“惹事生非”、“无是生非”中的“事”、“是”都是错误的。再如“感情不和”可变通为“感情不和谐”,“性格不合”可变通为“性格合不来”,于是可判断
11、“感情不合”、“性格不和”中的“合”、“和”均是误写了。100个常写错的字(括号里面为正确的字)1,按(安)装2,甘败(拜)下风3,自抱(暴)自弃4,针贬(砭)5,泊(舶)来品6,脉博(搏) 7,松驰(弛)8,一愁(筹)莫展9,穿(川)流不息10,精萃(粹) 11,重迭(叠)12,渡(度)假村13,防(妨)碍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16,天翻地复(覆)17,言简意骇(赅)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20,悬梁刺骨(股)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25,侯(候)车室26,迫不急(及)待27,既(即)使28,一如继(既)往29,
12、草管(菅)人命30,娇(矫)揉造作31,挖墙角(脚)32,一诺千斤(金)33,不径(胫)而走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36,烩(脍)炙人口37,打腊(蜡)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天白云40,鼎立(力)相助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两)口 43,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45,水笼(龙)头 46,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轮)美奂49,罗(啰)唆50,蛛丝蚂(马)迹51,萎糜(靡)不振52,沉缅(湎)53,名(明)信片54,默(墨)守成规 55,大姆(拇)指56,沤(呕)心沥血57,凭(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亲
13、(青)睐61,磬(罄)竹难书62,入场卷(券)63,声名雀(鹊)起64,发韧(轫)65,搔(瘙)痒病66,欣尝(赏)67,谈笑风声(生)68,人情事(世)故69,有持(恃)无恐70,额首(手)称庆71,追朔(溯)72,鬼鬼崇崇(祟祟)73,金榜提(题)名74,走头(投)无路75,趋之若骛(鹜)76,迁徒(徙)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81,弦(旋)律82,膺(赝)品83,不能自己(已)84,尤(犹)如猛虎下山85,竭泽而鱼(渔)86,滥芋(竽)充数87,世外桃园(源)88,脏(赃)款89,醮(蘸)水90,蜇(蛰)伏91,装祯(帧)92,饮鸠(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字音 字形 辨析 教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