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课件(共26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课件(共26张PPT).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陈陈情情表表忠则则出师出师,孝则则陈情陈情。读出师表不下泪者,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其人必不为人。 解解 题题陈:陈:陈述陈述。情:情:1 1、情况(事实);、情况(事实); 2 2、衷情(孝情、忠情);、衷情(孝情、忠情); 3 3、情理(忠孝之道)。、情理(忠孝之道)。表: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臣向君陈请谢贺陈请谢贺( (如如出师表出师表) )。我国古代臣子写
2、给君王的呈。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书”,到,到了汉代,则分为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章、奏、表、议四类。写法上四类。写法上有叙有议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期人。为人正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期人。为人正直,颇有才干。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曾仕蜀汉为郎。李密李密晋武帝晋武帝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阴险多疑,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阴险多疑,篡位夺权称帝。篡位夺权称帝。谁向谁陈情?谁向谁陈情?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
3、多疑。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帝,为人阴险多疑。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李密是亡蜀以示恩宠。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认为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认为“矜守名节矜守名节”,不与司,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如若应诏,家中年迈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如若应诏,家中年迈多病的祖母又无人照料。李密素以多病的祖母又无人照料。李密素以
4、“孝孝”闻名于世,闻名于世,在此两难之境上在此两难之境上陈情表陈情表,以奉养祖母为理由辞不,以奉养祖母为理由辞不应征。应征。为什么陈情?为什么陈情?自读思考(自读思考(1010分钟)分钟) 1、 对照注释,自读对照注释,自读1 1、2 2节节,正音,正音,不会的查字典解决。不会的查字典解决。 2 2、结合、结合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疏通文,疏通文意,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做意,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做上标记。上标记。小组合作(小组合作(8 8分钟)分钟) 1 1、解决组内成员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解决组内成员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确保课文读通顺,文字梳理到位。题,确保课文读通顺,文字梳理到位
5、。 2 2、在书上划下组内讨论得出的重点字,、在书上划下组内讨论得出的重点字,词,句,并写出解释和翻译以备检查。词,句,并写出解释和翻译以备检查。 3 3、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好准备提、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好准备提问。问。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1、早晨,夙夜忧叹。2、早年。3、平素、过去。“以平夙怨”1、看见;2、见解、见识;3、表示
6、被动,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4、出现1、强取、夺取,强行改变。“三军可夺帅也,”2、耽误。“勿夺其时”1、围绕、缠绕。“世网婴我身”。2、碰,触犯。“敌国不敢婴”。3、婴儿逮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及、达到。“不知吾形已不逮”2、趁、趁着“逮吴未定,君其取分”1、台阶。“扫除自迎”2、清除、去掉“斩草
7、除根”3、修治、整治4、任命、授职1、接近、靠近。“金就砺则利”2、完成、达到。“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3、即使。“就能破之,尚不可也”1、从高向低看。居高临下。2、降临,“大王乃肯临臣”3、面对,“把酒临风”1、忠诚、忠厚2、坚定,“笃行之”3、病重1、苟且,不严肃。“一丝不苟”2、姑且、暂且。“苟全性命”3、如果、假设小组合作(小组合作(8 8分钟)分钟) 1 1、文章第一节的中心句是什、文章第一节的中心句是什么?围绕中心句陈述了哪些么?围绕中心句陈述了哪些内容?内容? 2 2、文章第二段分为几个层次?、文章第二段分为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析内容析内容第一:半岁
8、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一层重点叙朝廷征召之殷;表时间:逮、前、后、寻表时间:逮、前、后、寻表征召:察、表征召:察、 举、举、 拜、拜、 除;除; 孝廉、秀才、郎中、洗马孝廉、秀才、郎中、洗马事态严重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难之窘迫。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情辞悲切,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动人心肺。“奉奉”“”“沐浴沐浴”“”“
9、清化清化”,称颂朝廷,并表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处境狼狈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可是“供养无供养无主主”“”“欲奉诏奔驰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则告诉不许”。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第二层重点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自读思考(自读思考(1010分钟)分钟) 1、 对照注释,自读对照注释,自读3 3、4 4节节,正音,正音,不会的查字典解决。不会的查字典解决。 2 2、结合、结合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疏通文,疏通文意,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做意,自己无法解
10、决的字、词、句做上标记。上标记。小组合作(小组合作(8 8分钟)分钟) 1 1、解决组内成员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解决组内成员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确保课文读通顺,文字梳理到位。题,确保课文读通顺,文字梳理到位。 2 2、在书上划下组内讨论得出的重点字,、在书上划下组内讨论得出的重点字,词,句,并写出解释和翻译以备检查。词,句,并写出解释和翻译以备检查。 3 3、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好准备提、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好准备提问。问。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
11、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凡是,“凡事豫则立”。2、总共,“凡三百余里”。3、平凡1、怜悯,同情。2、庄重。3、骄傲、夸耀。“自矜功伐”1、经过。2、逐个,一一地。3、历法1、稀薄。2、贫瘠。3、减轻,减损。“省刑罚,薄税敛”4、轻视、看不起,“厚古薄今”。5、迫近1、改变,调换、交替。“良疱岁更刀”。2、经过、经历。3、抵偿,“租赋不足以更之”。4、另外,再。“更上一层楼”。5、更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
12、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听从、接受。“言听计从”。2、听凭、任凭。“听之任之”。3、允许。4、治理、处理;判决。“兼听万事”、“断狱听讼”1、众多。2、百姓、平民。3、差不多。4、副词,表示可能或期望,“庶竭驽钝”1、能承担、承受。2、尽,“不胜枚举”。3、胜利。4、超过。5、优美的,优美的山水或古迹。揭示矛盾揭示矛盾孝治孝治理理病笃病笃情情分析矛盾分析矛盾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孝与忠矛盾的办法是什么?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孝与忠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解决矛盾解
13、决矛盾尽忠长尽忠长尽孝短尽孝短愿乞终养愿乞终养先尽孝先尽孝后尽忠后尽忠 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孝情孝情身世孤苦悲凉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祖母情深似海 忠情忠情沐清化蒙国恩沐清化蒙国恩 圣朝恩重如山圣朝恩重如山 陈情表之布局陈情表之布局先陈苦情先陈苦情后陈孝情后陈孝情再陈忠情再陈忠情博得同情博得同情打动真情打动真情消除疑虑消除疑虑精心布局精心布局, ,环环相扣环环相扣, ,出于情出于情, ,归于理归于理, ,陈情于陈情于事事, ,寓理于情寓理于情. .二、语言艺术二、语言艺术古文观止古文观止评论评论陈情表陈情表的语言:的语言:“至性之
14、言,悲恻动人。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1、四字骈句:、四字骈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武帝化严为慈。 2、比喻句:、比喻句: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夕。”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
15、老多病的形象,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朝不虑夕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
16、拜表以闻。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急于星火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形象生动。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形象生动。 3、对偶句对偶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
17、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臣”与与“祖母祖母”对举,突出一个对举,突出一个“无无”字,强调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 强烈,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陈以往之情陈
18、以往之情陈现今之情陈现今之情陈日后之情陈日后之情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愿乞终养,死当结草愿乞终养,死当结草进退狼狈,不能废远进退狼狈,不能废远重点词语解释重点词语解释夙夙遭遭闵闵凶凶愍愍臣孤弱臣孤弱终鲜终鲜兄弟兄弟形影相形影相吊吊夙夙婴婴疾病疾病逮逮奉圣朝奉圣朝早,指早年。 “悯”,忧伤。怜悯又。 少。慰问。缠绕。到。重点词语解释重点词语解释除除臣洗马臣洗马具以表具以表闻闻刘病日刘病日笃笃过蒙过蒙拔擢拔擢宠命宠命优渥优渥日日薄薄西山西山听听臣微志臣微志庶庶刘侥幸刘侥幸实所共实所共鉴拜官授职。拜官授职。使知道。使知道。提拔。提拔。优厚。优厚。迫近。迫近。听任,允许。听任,允许。严重
19、。严重。庶几,或许。庶几,或许。观察。观察。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至于至于成立成立九岁九岁不行不行臣以供养臣以供养无主无主举臣举臣秀才秀才臣之臣之辛苦辛苦非陨首所能非陨首所能上报上报告诉告诉不许不许是以是以区区不能远不能远废废成人自立。成人自立。 (理论)站得住(理论)站得住不能走路。不能走路。 不可以。不可以。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 科考中的最低等级。科考中的最低等级。辛酸苦楚。辛酸苦楚。 身心劳苦。身心劳苦。 无人来做。无人来做。 没有主意。没有主意。报答皇上。报答皇上。 向上级报告。向上级报告。申诉苦衷。申诉苦衷。 让别人知道。让别人知道。形容感情恳切。数量少。形容感情恳切。数量少。 前置检测前置检测句子翻译句子翻译1.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2.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立,形影相吊。 3.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4.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诉不许。5.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岂敢盘桓,有所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