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结定稿.doc
《项目总结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总结定稿.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总 结 报 告学校名称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代码 13343 专业名称(代码)连锁经营管理(620504)专业负责人 蒋祥龙 学校举办单位 亳州市人民政府 学校所在地 亳州市药都大道1625号 教育部 财政部 制二一三年九月目 录一、项目概况1(一)项目简介11.建设目标12.建设内容13.立项时间24.资金安排2(二)进展与管理31.明确专业发展定位 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2.实施“2441”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校企对接43.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强化实践育人54.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推行教学方式改革7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双师教学团队106.构建
2、中高职衔接体系 探索系统培养137.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 实施第三方评价148.制定项目管理制度 确保项目顺利开展15二、完成情况161.人才培养模式162.校企对接163.系统培养204.实践育人215.培养方式236.师资队伍247.评价系统258.社会服务26三、建设成效301.专业综合实力及服务能力提升30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见成效343.示范作用与辐射能力得到增强35四、特色与亮点371.实施“2441”人才培养新模式372.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重实操373.学生考核评价的方式有创新384.校企共建专业识别系统显创意38五、预算执行441.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提升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服务
3、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442.资金使用情况一览表443.资金使用情况说明45六、存在的问题471.专业特色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472.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473.专业示范辐射作用有待进一步拓展47七、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481.继续推进专业建设工作 促进专业文化成果推广482.继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483.继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为同类院校提供建设模式48附 件:1.专业建设状态数据表2.项目建设资金执行情况3.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4.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校企合作协议书6.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7.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典型案例一、 项
4、目概况(一) 项目简介1.建设目标根据教职成201111号文件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精神,本专业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设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实施“2441”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服务领域,全面开展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推进与连锁企业的校企对接;分析岗位群特征、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差异性,积极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探索系统培养模式;加强专业教学研究和改革,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发虚拟教学资源;落实以四个“三分之一”为内容的教学改革;建设“校企融合、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教学基地,确保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和指导学生
5、实践,强化实践育人;打造“专兼结合、团队合作”的双师教学团队;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把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打造成为:专业教育理念超前,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特色鲜明的产学研一体化,具备品牌的师资队伍,现代的教学条件,稳定的实训基地,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熟悉连锁企业购销存业务工作流程和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管理基本技能,具有连锁企业门店管理和开发能力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2建设内容本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类型定位为产业支撑型,
6、依此建设目标定位,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九项建设内容:一是积极探索与实践高职高专教育规律,着力推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建立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并通过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二是按照“政府主办、企业联盟、学校经营”三元互动办学模式,积极推进与连锁企业全面对接;三是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探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实践育人,开设“校中厂”,“厂中校”性质的实训超市;五是改革现有教学方式,努力转变培养方式,进行实训教学改革;六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立专业教学
7、团队,积极开展校外兼职和顶岗实习等;七是建立多角度评价体系,实施以赛代考,赛考结合等,实施多维度评价体系;八是发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辐射作用,带动专业群建设;九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开展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3.立项时间本项目立项时间是2011年11月30日,立项前该专业是我院的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而且已经有了省级专业带头人和较为完整的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为项目立项和后续建设打下基础。4.资金安排在经费安排方面侧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对接、实践育人、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八个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在每个建设内容下面设置子项目或子载体的内容,具体见表1所示:表1 央财支持建设项
8、目建设内容资金安排一览表建设内容具体项目或载体安排资金(万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需求调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2毕业生跟踪2.5共建连锁经营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校企对接连锁经营管理实务等6门课程建设24商品采购管理与控制等3门教材10实践教学与企业仿真工作过程及资料的搜集整理4考试考核方法改革课题研究4网上教学交互平台建设8两门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5网上考试系统开发6系统培养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3构建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4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库4改革招生考试办法和评价方法2实践育人连锁经营管理综合实训室55.8连锁企业智能配送中心实训室(新 建)20盖盛祥
9、超市或上海华联超市分店10实训耗材2转变培养方式连锁企业仿真实训平台建设8专业教学资源建设5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三次以上)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2人)6骨干教师培养(6人)12双师素质教师理论进修、实践锻炼(6人)12兼职教师(10人)5第三方评价评价指标确定0.4调查问卷设计0.6软件系统开发2硬件设备采购2社会服务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训40SYB创业培训18超市收银员、理货员班培训6店长班培训4合 计291.3(二) 进展与管理1.明确专业发展定位,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建设类型为产业支撑型,因此,根据项目建设方案,专业建设围绕国家及安徽省、亳州市“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
10、顺应现代商业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的方向,对接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连锁企业的的需求,为农村、城镇连锁经营发展及中小型连锁企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鉴于此,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发展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见表2),并重构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见附件四)。表2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定位服务面向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逐步向休闲娱乐、家政服务、旅行服务、宾馆酒店、汽车产品和服务等不同服务业发展。同时结合亳州地区和学生拟就业地区,主要是沪、浙、闽等地区专业连锁店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展连锁专业方向,从超市便利店为主逐步向家电、餐饮、保险、物流等不同服务业发展。就业部门连锁超市、便利店、连锁餐饮企业、连锁药店
11、、连锁酒店等(六十类行业)连锁企业及其总部就业岗位连锁企业的中高级销售人员;中小型商业连锁企业门店店长;连锁企业仓储配送中心的技术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大型连锁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连锁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连锁商业发展需要,熟悉连锁企业购销存业务工作流程和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管理基本技能,具有连锁企业门店管理和开发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公关协调能力的能够胜任连锁企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岗位证书连锁经营管理师资格证、营销师资格证、人力资源师、物流师资格证等相关专业群物流管理、营销与策
12、划、电子商务、药品经营与管理2.实施“2441”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对接针对区域经济和人才需求的特点,我院探索并实践了“2441”的人才培养模式:“2”即医药连锁和商业连锁两个方向;第一个“4”即“4个1/3”,1/3专业教师走出去,轮流选派到企业挂职锻炼,1/3企业行家请进来,选聘企业技术人员进校园兼职指导,1/3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接受技能培养,1/3学时在企事业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习;第二个“4”即4个核心能力,商品销售作业能力、物流配送管理能力、采购作业能力、门店营运管理能力;“1”即培养综合素质和连锁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为目标。在近两年的专业建设中,我们深入贯彻实施“2441”人才培养方
13、式,各项内容基本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建设成效,并以此为契机,深化了校企合作,推进了校企全面对接,具体校企合作对接内容见(附件五校企合作协议书)。3.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1)校内实训(室)基地建设根据本项目建设方案,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基本满足了教学所需,管理规范到位。为满足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促使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与企业生产对接,我们按照“2441”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求,不断深化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关系,积极创新合作形式,围绕课程体系所设置的实践教学项目,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促使基地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规模达到教学需求,管理机制与企业基本一
14、致,为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两年来我们新建了集专业教学、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室4个,分别为:连锁经营管理综合实训室、物流配送实训室、企业电子对抗实训室、连锁药房模拟实训室,累计投入74万元。尤其要说明的是我们由学院支持,教师指导,学生自管自建了校内实训超市淘一族便利店和网上商城相结合OTO模式的网络实训平台-亳职院商城()。校园实训超市淘一族便利店主要面向连锁经营管理、营销与策划(超市方向)、物流管理等工商管理类专业,该实训室主要提供了超市营销实务中从货物配送、货架陈列、商品销售、促销组织,以及门店管理、采购谈判等全方位的实训
15、条件。以满足我院连锁经营管理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为目的,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以盈利为目的,目标顾客是我院师生,按照标准便利店的模式经营。本实训室将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开展零售营销业务的企业培养其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促销员、理货员、促销策划员/策划经理、门店管理员/店门经理、商品采购员/采购经理、仓储管理员等,为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操作平台,使学生能在学习当中感受真实企业氛围,增加感性认识,锻炼其职业素养。为超市营销、零售管理、商品采购管理、POS系统的应用、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零售顾客服务技术、特许经
16、营综合实训等课程相关实训模块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们依托亳州的区位及经济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业交流与联系,积极利用与本专业有协作关系的合作企业,充分发挥兼职教师队伍中企业“老总”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展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新增5 个,现共有10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校外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要求、真环境”下完成“真任务”,促使他们提前适应了企业的生产状况及生产要求,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同时,我们加强了与上海、温州、台州等地原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了联系,并组织2010级及2011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前往温州人本集团十足便利公司及百佳惠
17、医药连锁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并于2012年11月及2013年1月对顶岗实习学生及毕业就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跟踪走访,学生整体反应良好。(3)校企共同管理,规范学生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共同完善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促使顶岗实习更加规范,操作性更强。为规范学生顶岗实习行为,促进校外实训基地健康发展,在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文件基础上,我们先后与亳州盖盛祥超市有限公司、金色华联超市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商,共同制定了管理学系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管理学系学生顶岗实习手册、管理学系学生顶岗实习实施方案等文件,从教学内容设计、运行、监控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确保了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正常开展顶岗实习及实训活动,达到了
18、实践育人的目的。4.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教学方式改革(1)学习职教理论,树立学生“准职业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根据高职教育理念,我们要求本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树立培养学生“准职业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实现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因此,在每周召开一次的专业建设例会上,都要学习相关的高职教育理论,尤其是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积极推行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近两年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我们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已基本树立了学生“准职业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运用到了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之中。(2)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做”一
19、体化的教学模式两年来我们彻底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视频演示、教学做一体化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每次专业教研例会上,我们都反复探讨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求大家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求大家根据本专业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我们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结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工作任务,围绕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设立核心课程,将课程分解为各项主题学习任务,再据以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和作业项目。采取了(构建连锁公司)情景模拟法、连锁企业典型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以
20、及开展拓展训练的教学方法,结合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教学效果良好。如,在上连锁经营管理实务这门课程时,每个单元均要求学生要掌握工作岗位必备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要分析2个案例,结束时改变传统的布置思考题作为学生作业的形式,而是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布置实训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利用双休日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内容,最主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教学过程中,在连锁经营管理综合实训室运用海信商超5.0管理软件,建设连锁企业实战平台,将连锁经营管理实务、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市场营销与商务代理和采购管理等课程的教
21、学内容进行实训。(3)推进项目教学,实施以赛代考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我们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任务的完成,以核心教学内容为目标实施课程项目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考评模式。 市场营销与商务代理、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营销与策划实务、连锁经营管理实务等课程均改变了传统的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实施了以赛代考的考核形式。如市场营销与商务代理是一个传统的经管类的核心基础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是以后其他课程的基础。经过团队的研究把整部教材按教学和社会需要,分为8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团队的成员负责,并且每次的实训都要都有实训结果的检验考核。整个教学是一个互动的动态的整体
22、的,以实际商品为载体的教学,摆脱了传统的“空对空”的教学状态。该教学打破了以往的一张试卷论成绩的教学评价模式,是教学评价模式的一个创新。同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或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如POP广告设计、商品陈列技能、营销策划技能大赛,实行以赛代考的学生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动手与企划能力。两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2届大学生购物节暨营销技能竞赛,2届营销策划大赛和2届POP绘制大赛,1届客户服务技能大赛等。先后获得省大学生汽车营销技能大赛3等奖2次,省大学生演讲比赛1等奖、2等奖各1次,省创业就业比赛铜奖2次等。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和荣誉感,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校内外的交流。(4)构建“双元”课程体
23、系,全面提升学生素能通过日常不懈探索,我们不仅形成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模块,而且逐步形成了“基本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互渗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也是全面实施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要求的体现。通过精心准备组织和认真执行,建设了公共必须课程第一体系和基本素质第二课程体系,让学生得到相对全面的培养和发展。把第一课课堂的公共素质教育课和第二课堂技能素质教育课进行完美的结合是我们专业建设的特色之一(见表3和表4)。表3 公共必修课结构表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思想品德教育类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总结 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