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蒸发器.doc
《课程设计-蒸发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蒸发器.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过程设备原理课程设计 XVIII过程设备原理课程设计题目:NaOH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学院: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系别: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 过控1102 学生姓名: 周伟 学号: 20116201 指导老师: 张健平 设计时间: 2014/7/4 过程设备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NaOH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一、设计原始数据(1)设计任务:处理量: 7.92104 (吨/年)(7.92104,9.95104,1.667105);料液浓度: 4.7% (4.7,10.6%)质量%;产品浓度: 23.7% (23.7%,30%)质量%;加热蒸汽温度 151 ()(151,
2、158.1);末效冷凝器的温度 49 ()(49,59.6)。(2)操作条件:加料方式:三效并流加料;原料液温度:第一效沸点温度;各效蒸发器中溶液的平均密度:1=1014kg/m3,2=1060kg/m3,3=1239kg/m3;加热蒸汽压强:500kPa;冷凝器压强:20kPa;各效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K1=1500W/(m2K),K2=1000W/(m2K),K3=600W/(m2K);各效蒸发器中液面的高度:1.5m;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并忽略热损失。(3)设备型式: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4)厂址:四川绵阳。(5)工作日:每年300天,每天24小
3、时连续运行。二、基本要求(1)设计方案的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蒸发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2)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3)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4)绘制工艺流程图及蒸发器设计条件图。(5)设计结果汇总。(6)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三、参考资料1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等.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四版上、下册).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2尾范英郎(日)著. 徐忠权译. 热交换设计手册.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1.3时钧, 汪家鼎. 化学工程手册.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4卢焕章. 石油化工基础
4、数据手册.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2.5陈敏恒,丛德兹. 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6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7柴诚敬, 刘国维, 李阿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目 录目录II目录1设计方案简介.11.1设计方案论证.11.2蒸发器简介.12设计任务.32.1估算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32.2估算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32.3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62.4蒸发器传热面积的估算.72.5有效温差的再分配.72.
5、6重复上述计算步骤.82.7计算结果列表.113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123.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123.2循环管的选择.123.3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123.4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123.5接管尺寸的确定.134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的选用计算.154.1气液分离器.154.2蒸汽冷凝器的选型设计.155评述.195.1可靠性分析.195.2个人感想.196参考文献.20第一章 绪论1设计方案简介1.1设计方案论证多效蒸发的目的是:通过蒸发过程中的二次蒸汽再利用,以节约蒸汽的消耗,从而提高蒸发装置的经济性。目前根据加热蒸汽和料液流向的不同,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可以分
6、为平流、逆流、并流和错流等流程。本设计根据任务和操作条件的实际需要,采用了并流式的工艺流程。下面就此流程作一简要介绍。并流流程也称顺流加料流程(如图1),料液与蒸汽在效间同向流动。因各效间有较大的压力差,液料自动从前效流到后效,不需输料泵;前效的温度高于后效,料液从前效进入后效呈过热状态,过料时有闪蒸出现。此流程有下面几点优点:各效间压力差大,可省去输料泵;有自蒸发产生,在各效间不必设预热管;由于辅助设备少,装置紧凑,管路短,因而温度损失小;装置操作简便,工艺条件稳定,设备维修工作减少。同样也存在着缺点:由于后效温度低、浓度大,因而料液的黏度增加很大,降低了传热系数。因此,本流程只适应于黏度不
7、大的料液。1.2蒸发器简介随着工业蒸发技术的发展,蒸发设备的结构与型式亦不断改进与创新,其种类繁多,结构各异。根据溶液在蒸发中流动情况大致可分为循环型和单程型两类。循环型蒸发器可分为循环式、悬筐式、外热式、列文式及强制循环式等;单程蒸发器包括升膜式、降膜式、升降膜式及刮板式等。还可以按膜式和非膜式给蒸发器分类。工业上使用的蒸发设备约六十余种,其中最主要的型式仅十余种。本设计采用了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下面就其结构及特点作简要介绍。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如图2)又称标准蒸发器。其加热室由一垂直的加热管束(沸腾管束)构成,管束中央有一根直径较大的管子叫做中央循环管,其截面积一般为加热管束截面积的40%
8、100%。加热管长一般为12m,直径2575mm,长径比为2040。其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是大型工业生产中使用广泛且历史长久的一种蒸发器。至今在化工、轻工等行业中广泛被采用。但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其循环速度较低(一般在0.5m/s以下);管内溶液组成始终接近完成液的组成,因而溶液的沸点高、有效温差小;设备的清洗和检修不够方便。其适用于结垢不严重、有少量结晶析出和腐蚀性较小的溶液。并流加料三效蒸发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第二章 设计任务2.1估算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总蒸发量:W=11000*(1-0.047/0.237)=8819设三效蒸发:W1:W2:W3=1:1.1
9、:1.2W=W1+W2+W3=3.3WW1=8819/3.3=2672.4 kg/hW2=1.1*2672.4=2039.7 kg/hW3=1.2*2672.4=3206.9 kg/h得到各效料液浓度:X1=FX0/(F-W1)=11000*0.047/(11000-2672.4)=0.0621X2=FX0/(F-W1-W2)=11000*0.047/(11000-2672.4-2939.7)=0.0960X3=0.2372.2估算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P1=500 KPa Pk=20KPa各效之间的平均压差:P=P1-Pk=500-20=480 KPaPi=P/3=160 KPa故P1
10、=500-PI=500-160=340 KPaP2=P1-Pi=340-160=180 KPaP3=20 KPa对第一效:查的常压下浓度为6.21%的NaOH沸点为101.6=101.6-100=1.6查的二次蒸汽为640 KPa时的饱和温度为T1=137.7 r=2155.2 KJ/Kg=0.0162*(137.7+273)2 /2155.2*1.6=2.0液层的平均压力Pavi=340+1014*9.81*1.5/(2*103)=347.5 KPa此压力下的水的沸点138.5=138.5-137.7=0.8取=1则第一效溶液的温度 t1=T1+=137.7+1.6+0.8+1=141.1对
11、第二效:查的9.6%的NaOH溶液沸点为102.8常=102.8-100=2.8二次蒸汽在180KPa时饱和温度为T2=116.6 r2=2214 KJ/Kg=0.0162*(116.6+273)2 /2114*2.8=3.1液层的平均压力Pav2=180+1060*9.81*1.5/(2*103)=187.7 KPa此时水的沸点为118=118-116.6=1.4取=1第二效溶液温度t2= T2+=116.6+3.1+1.4+1=122.1对第三效:查的23.7%的NaOH溶液沸点为110常=110-100=10二次蒸汽在20KPa时饱和温度为T3=60.1 r2=2355 KJ/Kg=0.
12、0162*(60.1+273)2 /2355*2.8=7.6液层的平均压力Pav3=20+1239*9.81*1.5/(2*103)=29.1 KPa此时水的沸点为68.2=68.2-60.1=8.1取=1第二效溶液温度t3= T3+=60.1+7.6+8.1+1=76.8查的500KPa下饱和蒸汽温度为151.7汽化潜热为3113 KJ/Kg有效温度差t=(Ts-tk)-t=151.7-60.1-26=65.62.3求加热蒸汽量及各效蒸发量第一效为沸点加料有:T0=t1=141.1热利用系数=0.98-0.7*(0.0621-0.0477)=0.978则W1=1D1r1/r1=0.978*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设计 蒸发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