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二期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石龙二期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龙二期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 (一)编制依据.- 1 - (二)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2-三、周边环境.- 3 -四、实施方案.- 3 -(一)开挖准备.- 3 -(二)施工工序及工艺.- 4 -(三)施工监测.- 9-(四)施工注意事项.- 12 -五、深基坑开挖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2 -(一)安全管理目标.- 12 -(二)成立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领导小组.- 13 -(三)安全保证制度.- 13 -(四)安全保证措施.- 14 - (五)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16 - (六)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18- (七)既有管线保护措施.- 18- (八)其他安
2、全措施.- 19 -六、深基坑开挖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 -(一)安全事故应急体系.- 20 -(二)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 23 -(三)现场恢复- 24 -七、文明施工及环保- 24 -(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4 -(二)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5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建质200887号文件;2、重庆市建委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渝建发201416号文件;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
3、2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9、 9、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3、相关设计图纸和相关地勘资料。(二)编制原则1、认真执行国家建设部建质200887号文件及重庆市建委渝建发201416号文件等法规和管理办法。2、严格执行建设部建筑施工技术指南、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验收标准。3、本着精心组
4、织、科学安排、加强管理、突出重点、保证安全质量、确保工期、合理投入、安全文明的原则,编制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别。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加速度取0.05g。 2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结合本边坡的实际情况,临时性边坡工程的设计安全等级按二级进行设计,其结构合理正常使用年限为2年 。 4未考虑坡顶邻近建(构)筑物的荷载直接作用于支挡结构的情况。 5新建建(构)筑物的外荷载不得传给边坡的支护结构或造成不利影响。未考虑静水压力及动水压力(即浸水情况)。 6. 坡顶附加荷载按坡各段边坡坡顶场地使用要求取值为30kN/m2。 7边坡岩土体的主
5、要参数根据地勘报告,按表1其它参数按勘察报告。地质提出的参数经验值须在施工前由勘察单位根据现场开挖后的情况核实确认。钢筋、混凝土、砌体及砂浆等用材用料的强度及变形参数等根据设计选用强度等级按现行有关规范取值。其它有关系数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取值。 8.基坑规模: 基坑总面积约为5043。 9.基坑开挖深度:10.3m 10.北侧和西侧为石龙安置小区一期道路路,道路宽约12.0m,围护体与道路的最小距离约5米,采用抗滑桩+锚杆+100mm喷射砼;东侧和南侧为人工放坡与石龙安置小区一期围墙,采用1:1.25自然放坡,边坡为50mm厚喷射砼。三、周边环境1、 拟建场地按设计地坪标高整平后,人工填土在
6、场地广泛分布,厚薄不均,变化大,厚度0.6026.20m。通过本次勘探查明场地内人工填土结构松散,为软弱土。2、 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勘探表明,拟建场区及附近无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也无地下洞室。场区位于观音峡冲断背斜南东翼,为单斜构造,无断层通过,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不发育。3、 勘察区及附近无地表水体。勘探深度范围地下水贪乏,未见稳定地下水位,但场地人工填土为强透水层,在填土中可能形成局部上层滞水,应完善场地排水体系,建议作好基坑降排水措施防止基坑积水。设置3-4个零时集水坑,将地下水排至零时集水坑后,再进行抽排至场外。四、 实施方案本工程基坑
7、开挖采用两种方案,抗滑桩锚杆挡墙支护开挖法和自然放坡法开挖。 (一)开挖准备1、开挖前,应对应地质、水文和底下管线(如电缆、电讯管、排水管、给水管等)做好必要的调查的勘察工作。并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联系相关单位,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 2、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3、组织作业队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交底,根据基坑开挖特点及内容学习相关操作规程。 4、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排水设施,场地向排水沟方
8、向做成不小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基坑顶部有动载时,坑顶边与动荷载间距应预留不小于1m的护道。当动载过大时,必须加大护道。 5、工程所需管材、砖、砂等均应堆放整齐,距沟边2米以外,土质较好、现场狭窄时,堆放位置至少也应距沟边0.8米以上,以免造成沟槽塌方。 6、基坑四周和交通道口均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护栏等,晚间还应加挂红灯。危险作业区应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的明显标志,如沟槽两端、易塌方地段等。夜间应悬挂红灯示警。场地狭窄,来往行人、车辆频繁地段、叉路等,应设临时交通指挥人员。(二) 施工工序及工艺1、 开挖的施工程序:测量放线抗滑
9、桩冠梁施工砌筑排水沟第一次土方开挖第一道锚杆挡墙施工第二次土方开挖第二道锚杆挡墙施工第三次土方开挖第三道锚杆挡墙施工第四次土方开挖边坡喷射砼封固基底整平。 截水沟示例图沟底坡度5.2、基坑开挖时,需修筑1015%的坡道,以便挖土及时运输车辆进出。3、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建筑周围的施工排水工作。做排水沟、截水沟等工程,疏通现场排水,避免建筑物附近场地积水。检查挖土和运输机械的准备情况,若影响其使用与安全时,应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4、采用挖机挖土,开挖出来的土方用自卸汽车外运。基坑周边区域挖土分四次(层)完成:第一次:自然地坪第一道锚杆支护底(相对标高-3.350m)
10、其挖土工作量约为2.8万立方米。第二次:第一道锚杆支护底第二道锚杆支护底(相对标高5.850m)其挖土工作量约为2.5万立方米。第三次:第二道锚杆支护底第三道锚杆支护底(相对标高-8.350m),其挖土工作量约为2.0万立方米。第四次:第三道锚杆支护底基础垫层底,其挖土工作量约为1.7万立方米。5、 锚杆挡墙施工: (1)、锚杆直径为180,锚杆采用普通热轧钢筋HRB400,抗拉强度设计值为360N/m。 (2)、锚杆尽量用整根钢筋制作。当需接长时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且每次焊接钢筋面积不应大于锚杆总面积的50,相邻两个接头的间距应大于35d或60mm。 (3)、锚杆锚固长度不小于各代表剖面
11、图中的长度要求,锚杆的自由长度根据各剖面锚固段位置确定。 (4)、锚杆自由段防腐:除锈、刷二度沥青防锈漆,二布三油沥青玻璃丝布缠裹。并装入套管中;套管两端 200mm长度范围内用黄油充填,外绕扎工程胶布固定。 (5)、锚杆锚孔灌注砂浆采用M30压力灌浆,压力为0.30.5MPa。若在施工时因塌孔造成成孔困难时,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协商处理。 (6)、锚杆砂浆与岩土层间的极限粘结强度特征值frb:对泥岩不小于180kPa,对填土60kPa,且应在施工中通过现场锚杆试验验证。 (7)、锚杆应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位置和入射角施工,锚杆不得破坏墙内侧污水排水管和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或影响其正常
12、使用。 (8)、边坡挡墙墙身应设置泄水孔,间距2.5m,外倾,泄水孔直径D=100mm,上下左右交错布置,泄水孔后设500mmx500mmx300mm的滤水堆囊。最下排泄水孔口应高出地面(或排水沟底面300mm),孔后底部应夯填大于300mm厚的粘土隔水层。岩质边坡的泄水孔应优先设于边坡渗水或裂隙密集处及岩土界面处。 (9)、坡顶截水沟和坡脚排水沟结合场设置,沟底坡率5,加强施工及使用阶段的环境排水管理,做好坡顶、坡面和坡底的排水,尽量避免雨水及施工用水渗入岩土层内 。 (10)、在坡顶边缘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结合使用及建筑要求,设置不低于1.2米高度的栏杆。 (11)、支护结构应约20m设
13、伸缩缝一道,具体位置详基坑支护平面图或立面展开图,伸缩缝缝宽40mm,用沥青马蹄脂嵌缝。 6、钻孔灌注桩、 肋柱、压顶梁、面层及其基础等: (1)钻孔灌注桩、压顶梁、腰梁、面层等采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并采用碎石配制。混凝土均应采用合格的、安全性好的非过期的普通硅酸盐优质水泥配制,石子不得采用强风化岩石,粒径级配良好,拌合水应无侵蚀性。应选用最佳配合比、良好的骨料级配、合理的砂率和水灰比以及适度的振捣和加强养护来达到其强度要求。并应按现行有关规定做试块抗压强度试验,在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按设计的配合比拌混凝土进行浇筑或灌浆。 (2)钻孔灌注桩、压顶梁、腰梁、面层等采用普通
14、热轧钢筋HRB300和 HRB400,和分别表示HRB300和 HRB400钢筋。 (3)钢筋保护层厚度:钻孔灌注桩为50mm,压顶梁和腰梁为25mm,面层为15mm。 (4)钻孔灌注桩、压顶梁、腰梁等的受力钢筋尽量通长。连接接头应在其受力较小处,且同一连接区内接头面积不应大于50%,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和 600mm。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及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面层钢筋可采用绑扎,其对、III级钢筋不小于40d。并且连接部位均应在结构受力较小处即构件跨中三分之一的地方。钢筋的锚固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
15、求。 7、基坑底部设置排水沟并引至集水坑集中抽排,沟底坡度大于5. 底部排水沟示例图沟底坡度5. 8、在土方开挖区制定土方开挖高程控制方格网,根据高程控制点在网点木桩上定出标高,用卷尺或水准仪控制各点的下挖深度。9、挖土机开挖时,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检查完挖土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严禁带病操作。在前、后行走时必须看清楚前后方是否有人或障碍物。机械在回转时必须看清360回转半径内是否有物料、行人等。配合机械挖土的人员必须看清楚挖点处及回转区,严禁在禁区内配合作业。10、基坑边角部,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掏取运走。11、土方超挖部分用与基土
16、相同的土料回填,并分层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碎石类土填补夯实。12、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以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为准。13、雨季施工时、基坑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一段垫层,并在基坑顶的周围全部以砼硬化做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情况,以防止基坑边坡受水浸泡造成塌方。14、土方开挖到要求的标高后,在做好基坑护坡的同时,及时做好坑底的排水沟、沉砂井、坡顶的散水和排水沟,基坑的安全围护(设钢管和挂网围护,高1.2m )工作,等地下工程完工,及时回填,避免基坑槽泡水曝晒。(三)施工监测在支护施工阶段,应对下述内容进行监测:支护位移测
17、量;地表开裂(位置、高度)的观察与记录;周边设施(临时设施、施工道路、围墙等)的变形观测;基坑渗、漏水情况的观察;基坑周边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生产、生活用水等)的观测。根据本工程施工环境,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其中最主要的是位移沉降观测。边坡监测应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业主三方共同认可后实施。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目的、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除监测单位对基坑进行监测外,项目部对基坑周边情况自行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1、位移观测技术依据: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18、);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施工图纸及布点要求(位移沉降观测点布置图详见附图)。 2、位移观测方法 位移观测点布设方案:水平位移点布设于基坑边坡坡顶靠安全防栏外侧上,每20m设置一个观测点。位移观测测站点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设立,一般地,在每条基准线两端向外的延长线上距两端观测点10米以上、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布设位移观测测站点。具体埋设的规格如平面控制点样图。方向点可以采用固定建筑物边缘,稳固天线,或建筑物上标记。 位移观测仪器和计算方法: 仪器拟采用leica TC1700型精密全站仪,3米小钢尺。计算机内业处理。在水平位移工
19、作点设站,用远处固定目标定向,采用小角法观测,用尺直接量出其水平位移量或由公式 :进行计算,其中: 位移变化量 变化秒值 S 测站至观测点的距离 常数206265 位移观测方法: 位移观测采用小角法,观测基准线按平行于基坑边线布置,如果围墙阻碍视线,可以按照实际需要拆除围墙,观测时,以外部不少于两个固定方向定向,角度观测的精度和测回数如下表,距离采用测距仪量取。位移观测拟按城市有关位移观测精度要求进行观测。具体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见:表3 方向观测法限差() 等 级仪器名称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三 级Leica TC170068138待点位稳固后,根
20、据甲方的要求开始第一次观测,第一次观测时,观测点偏离基准线须量取4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第一次的最终值。以基准线为标准,位移观测点在基坑内侧,其值取“+”,反之,为“”。 观测周期: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进行观测。施工期间,每天二次;施工阶段前一个月观测一次,遇大雨观测一次。 内业计算: 位移观测的平差计算可采用简易平差法进行,观测成果表按下表整理。九龙园区石龙农转非安置小区(二期)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第_次位移观测成果表 项目点号第一次观测值(m)上次观测值(m)本次观测值(m)本次位移(mm)累积位移(mm)备注P1P2P3P12制表: 检查: 审核 资料成果 每次位移观测结束后提交位移观测成果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龙二期深 基坑 开挖 安全 专项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