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_mol_气体的体积.ppt
《测定_mol_气体的体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定_mol_气体的体积.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10.1 常温下氢气摩尔体积的测量 问题问题1:怎么得到:怎么得到1molH2? 问题问题2:气体的体积通常怎么测?:气体的体积通常怎么测? 问题问题3:测量装置的基本部件:测量装置的基本部件 1.回顾已学习的知识内容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2)相关计算2.识记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装置3.装配该测定仪(如何检查气密性?)装配该测定仪(如何检查气密性?)4.解读教材解读教材P49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测哪些步骤是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测哪些步骤是关键?会如何影响测定结果?关键?会如何影响测定结果?(1)一次称量。一次称量。(2)二次加料。二次加料。即向A瓶加料口加入镁
2、带及用小烧杯加入约20mL水。(3)三次使用注射器。三次使用注射器。第一次是步骤4,反应前用注射器从A瓶抽气使B瓶导管内外液面持平(调节装置内外气体压强相等)。第二次是步骤5,用注射器注入稀硫酸。第三次是步骤7,读数前再用注射器从A瓶抽气使B瓶导管内外液面持平。注意:注意:注射器在拔出时要捏住针头一起拔出,不能使针头与针筒脱离而留在橡皮塞上,造成漏气而实验失败。(4)记录四个数据:记录四个数据:镁带质量、稀硫酸体积、步骤7中抽出气体的体积及C瓶体积(读数)。 数据处理:氢气体积C瓶液体体积一稀硫酸体积+抽出气体体积5.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分析:(先解读教材(先解读教材P51的的拓
3、展视野拓展视野)结合该实验,判断:结合该实验,判断: (1)镁带表面的氧化镁没有除尽。镁带表面的氧化镁没有除尽。 (2)测定仪装置漏气。测定仪装置漏气。 (3)气体温度确定偏低。气体温度确定偏低。问题问题1:用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测定常:用化学反应气体体积测定仪测定常温下温下1mol H2的体积时,产生误差可能的的体积时,产生误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镁带的纯度、气体温度的确定、气体中混有镁带的纯度、气体温度的确定、气体中混有水蒸气等水蒸气等问题问题2 2:以下因素使测定结果偏大还是偏小,:以下因素使测定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并说明原因。并说明原因。7.你还能想出几种测量你还能想出几种测量
4、1mol氢气的体积的方法?氢气的体积的方法?9.选出合适的实验方法后,请制定出具体的操作选出合适的实验方法后,请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并罗列出实验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并罗列出实验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实验药品,说明相关注意事项药品,说明相关注意事项8.比较这些方法,分别用到了哪些知识?哪些方比较这些方法,分别用到了哪些知识?哪些方法更好(从科学性,可操作性,简约性,准确性,法更好(从科学性,可操作性,简约性,准确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做比较)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做比较)6.解读教材解读教材P50的的拓展视野拓展视野常温下常温下1mol气体体积的理论值的确定方法气体体积的理论值的确定方
5、法1. 减小误差的方法。 对照试验:对照试验:用已知特征量的标准试样按同样方法作测定,将测定值与标准试样的精确值比较,得到系统的系统误差。用于对实际测定结果的误差分析。 空白试验:空白试验: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同样方法测定得到的结果叫空白值,试样的测定值应扣除空白值作为测定结果,以减小系统误差。平行试验:平行试验:在相同条件下,作多次测定取其平均值,可减小偶然误差。2. 测定常温下lmol H2体积的其他实验装置。 (1)量气装置。 测气管。如图A所示,由一头封口、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制成,测气量程可设计为25mL、50mL两种规格。测定体积如图B,将测气管注满水,倒置在盛有水的烧杯里,测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定 _mol_ 气体 体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