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整理.pdf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整理.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简答简答论述论述整理整理 第一章 导言 一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领会 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8861886年 埃利 理查德 美国劳工运动 埃利 理查德 美国劳工运动 开创了对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的先河 19251925年 布卢姆 劳动经济学 布卢姆 劳动经济学 历史上第一本第一本以劳动经济学正式命名的劳动经济学教科书 19361936年 凯恩斯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凯恩斯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开创了宏观宏观经济学和宏观劳动经济分析的先河 劳动力的 准商品 属性 准商品 劳动力不是不是可以买卖的商品 二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领会 实证经
2、济学的两个假说 1 稀缺性稀缺性 2 经济人经济人 规范经济学的判断尺度 判断尺度 互惠原则互惠原则 1 市场交易行为活动涉及的所有各方均受益 即没有人在此交易 行为活动中遭受损失 2 在市场交易行为活动中 有一些人获得收益 而无人遭受损失 3 受益者收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和数量 应用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人们对资源的使用存在着供求问题 存在着成本 特别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劳动力资源也是稀缺的劳动力资源也是稀缺的 可以通过劳动力的价格 工资工资反映 劳动经济学的 经济人 假设 人是理性的 个人追求效用效用最大化 企业追求利润利润最大化 第二章 劳动供给分析 一 劳动力范畴的分类
3、劳动供给的测度及影响因素 领会 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 一般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来计算 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 劳动年龄人口 100 应用 1劳动力参与率指标的意义 1 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 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预测未来劳动力供 给给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这类数据可用来制定就业政策制定就业政策并确定培训需要确定培训需要 3 这一指标也为计算男女人口的预期工作寿命和进入 退出经济活动的比预期工作寿命和进入 退出经济活动的比 率率提供了基本数据 对于制定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财务计划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4 这一指标也可用来了解不同类别的
4、人口群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2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 1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对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带来巨大影响 2 教育因素教育因素 教育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 影响年轻人的劳动力参与率 3 退休政策退休政策 退休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劳动供给 4 其他其他因素的影响 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 休假期限制度 社会保险制度 二 工作时间决策理论 领会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无差异曲线具有负负的斜率 2 无差异曲线凸凸向原点 3 存在一个无差异曲线组合图 在该图中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4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不会相交 5 针对不同消费者 无差
5、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偏好差异的原因 1 个人性格的差异 2 人们所做工作类型的差异 3 闲暇的相对价值不同 预算约束线的性质 1 斜率为负负 2 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 3 当工资率变化时 预算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4 当存在非劳动收入时 预算线将沿 Y 轴平行向上移动 4向后弯折的劳动供给曲线 原因 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应用 1劳动者的工作决策 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相切点 为均衡点 均衡点是效用最大化的组合点 此时 预算线的斜率等于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2影响个体劳动供给的因素 1 工作时数与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变化 2 工作时数与工资率工资率变动 三 劳动供给理论的扩展 领会 1家庭生产
6、模型的两个结论 1 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 2 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 2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因素 1 每个家庭成员的工资率工资率 2 家庭的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 3 家庭可以判断的每周总的时间量时间量 四 劳动供给理论的政策应用 领会 工伤补偿计划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 重新进入工作工资会降低 工作产生的工资报酬被津贴的减少而抵消 妨碍人们工作 造成的替代效应会使劳动供给减少 2 受伤者不工作时的境况比工作时好 闲暇时间更多 造成的收入效应阻 碍人们尽早重返岗位 劳动供给减少 2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减 增 税对边际税率的影响比对平均税率的影响越大 越可能增
7、加 减 少 劳动供给 3二孩政策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短期短期影响 对育龄妇女的劳动参与影响 1 受家庭结构 即是否有家庭成员能够帮忙照顾子女的影响 2 与丈夫在家庭生产中是互补还是替代关系有关 丈夫的劳动供给一般会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长期长期影响 会提高生育率 进而增加未来的人口数量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 但人口增 长可能会不如预期 二孩政策只会延缓延缓劳动供给衰减的速度 第三章 劳动需求分析 一 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领会 对劳动力的派生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 劳动需求是一种 派生需求派生需求 或 引致需求 约束劳动需求的制度因素分类 正式制
8、度正式制度 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就业制度 用人制度 工资制度 福利制度等 各项制度安排 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潜在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 伦理道德 习惯等 3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 1 最低劳动标准 2 最低生活保障 3 对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利在法律上的确认 4 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或利用 应用 1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1 技术技术 2 时间长短时间长短 通过对技术的影响体现出来 3 企业目标企业目标 4 社会制度安排社会制度安排 二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领会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9、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的特点 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即随着劳动使用数量的增加 劳动的边际产 品会逐步下降 3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1 斜率为负负 2 位置较高的曲线具有较高的产量 3 曲线是连续的 4 曲线没有常数斜率 在左边较陡直 在右边较平坦 4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更平坦更平坦 三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领会 1卖房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工资率 2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斜率为负 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左侧 3劳动的边际成本 1 企业为增加使用劳动所必须支付给新增加的劳动数量的价格 2 企业雇用
10、的总劳动数量因价格变动而导致所支付的成本变动 四 劳动需求弹性 领会 1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应用 1希克斯 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1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其他生产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越容易替代越容易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高 2 当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 用来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需求的工资 弹性越大 3 总成本中劳动成本所占比例越高劳动成本所占比例越高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大 4 与某一特定要素协同生产的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越富有弹性供给越富有弹性 该要 素的需求越富有弹性 五 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领会 1技术
11、工人数量变化对非技术工人的影响 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下降 企业增加雇用技术工人 对非技术工人的数量将增加 非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上升 2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对男性工资率的影响 不同经济部门 独立生产要素 无影响 相同经济部门 男性处于管理地位 互补互补性生产要素 提高提高男性工资率 一般情况 替代替代性生产要素 降低降低男性工资率 应用 1最低工资立法的影响 最低工资立法的就业效应对于在没有立法情况下工资会最低的工人来说 是一把双刃剑 减少减少了工人就业的可能性可能性 增加增加了保持就业工人的工资率工资率 2就业法律保护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 积极积极效应 1 限制不公平的劳动市场权力 2 促进企业专用
12、人力资本投资 3 增强员工满意度和劳资合作 4 提供保险机制和改进社会福利 2 消极消极效应 1 增加企业劳动力调整成本 减缓劳动力调整速度 2 阻碍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降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影响生产率 3 对长期失业产生影响 第四章 人力资本投资 一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 领会 人力资本的特征 1 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无形资本 2 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时效性 3 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性收益递增性 4 人力资本具有累累积性积性 5 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无限的潜在创造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 1 各级正规教育 2 在职培训活动 3 健康水平的提高 4 对孩子的培养 5 寻找工作的活动 6
13、 劳动力迁移 3创建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人物及其贡献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最早最早提出人力资本概念 西奥多 舒尔茨西奥多 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论人力资本投资 1 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 表现为知识 技能 体力 健康状况 价值的总和 一个国家的人力 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 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度量 2 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 3 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4 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 5 人力资本投资的消费部分实质是耐用性的 甚至比物质的耐用性消费品更加经久耐用 加里 贝克尔加里 贝克尔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 家庭经济分析家庭经济分析 1 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考虑将来
14、的收益 也要考虑现在的收益 2 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3 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 4 提出了年龄 收入曲线 5 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 同时也比较了不同 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 6 信息的搜集也是人力资本的内容 同样具有经济价值 雅各布 明塞尔雅各布 明塞尔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 1 最早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模型 2 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 3 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市场行为与家庭决策 4 提出了 追赶 时期的概念 并用于分析在职培训对终生收入模式的影响 二 教育投资的分析 领会 教育决策投资模型的结论 1 其他条件不变 上
15、大学的总成本降低 对上大学的需求将增加 反之 总成本上升 对大学教育的需求下降 2 其他条件不变 大学毕业生与无大学学历劳动者的收入差别扩大 则要求上大学的人数增加 即收入流的规模会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 3 年龄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 即收入流的长度会对教育决策有影响 4 其他条件不变 贴现率高的人上大学的可能性小 三 在职培训 领会 1在职培训投资的主要模式 1 德德国国模式 双重学徒制 2 日本日本模式 根植在生产制造系统内部 3 美国美国模式 私营部门提供为主 4 北欧北欧模式 政府提供 5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模式 基于工作的学习 2在职培训的两种类型 1 普通培训普通培训 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
16、多个雇主同样有用 2 特殊培训特殊培训 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 或者说能使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业高得多 3在职培训的特征 1 一般训练和特殊训练都涉及成本和收益 2 在两种情况下 人们对训练的支付都是通过在培训期间接受一个比市场 均衡工资更低的工资来进行的 这种成本是接受培训的机会成本 3 特殊训练工作 工人所得在训练期间大于其 VMP 此后则少于 VMP 一般训练工作 工人所得等于 VMP 但其 VMP 随着训练时间增加而上升 4 风险的存在 四 新人力资本理论 应用 1新人力资本对个人经济社会表现的影响 1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本对个体劳动力市场表现的影响 1 能力与
17、工资能力与工资 认知技能对工资的效应与非认知技能相同 其中 非认知技能对女性工资效应稍强一些 2 能力与教育能力与教育 认知能力比非认知能力更重要 在认知能力上更优秀的学生倾向于获得更高的教育水平 2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本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 比起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对个体后天行为后天行为的影响更大 2 非认知能力对个体职业的选择职业的选择 白领或蓝领 具有显著影响 3 非认知能力同时也促进健康的行为选择健康的行为选择 五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应用 1中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总量问题 我国劳动力整体受教育年限偏低 国家层面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质量问题 教育投资效率偏低 培养的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无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经济学 名词解释 论述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