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课题申请评审书(李小波).doc
《遵义市课题申请评审书(李小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市课题申请评审书(李小波).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编号:遵义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申请评审书研 究 类 别 学生学习生活指导研究 课 题 名 称 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的策略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高正伟 负责人所在单位 新蒲新区新舟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3-4-10 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2012年3月修订申请者的承诺: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 月 日
2、填 表 说 明 一、请按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领导小组的有关规定,用计算机或钢笔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二、本表报送一式2份(含电子版),请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本表所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一律打印,每份单独装订,报送5份。三、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代替。四、请按“填写数据表注意事项”的要求,准确、清晰地填写数据表内各栏内容。五、本表必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填 写 数 据 表 注 意 事 项课题名称 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关
3、键词 按研究内容设立。不超过3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研究类别 请选项填写,限报1项。 例如: E课程与教材研究A. 基础教育政策与制度研究 B.队伍建设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C.质量管理与教育教学评价研究 D.学校管理与学校发展研究 E.课程与教材研究 F.公民教育与德育研究 G.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研究 H.学生学习生活指导研究 I.学科问题与学生思维发展研究。工作单位 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 主要参加者 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主要参加者人数不能超过8人。预期成果 系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最多限选报
4、2项。例如: A专著 D研究报告A. 专著 B.译著 C.论文 D.研究报告 E.工具书 F.电脑软件G. 其他。一、数据表课题名称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的策略研究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研究类别H学生学习生活与指导负责人姓名高正伟性别男民族 汉族出生日期 1978年4月5日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中学一级 最后学历大学本科 最后学位理学学士 所在市(州、地)所属系统 工作单位新蒲新区新舟中学电子信箱通讯地址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街文化路31号邮政编码563127 联系电话身份证号主要参加者姓 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张科乾196910中学高级本科 新蒲新区新舟中学 高
5、荣198310 中学一级本科 新蒲新区新舟中学徐静静197705 中学一级本科 新蒲新区新舟中学高 鹄197103中学一级本科 新蒲新区新舟中学张 宇196606中学高级本科 新蒲新区新舟中学熊万军197904中学二级本科 新蒲新区新舟中学黎诗玉198212中学二级本科 新蒲新区新舟中学蔡文飞198307中学二级本科 新蒲新区新舟中学预期最终成果C论文D研究报告预计完成时间 2014 年 9月 日 1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五年来已开展的相关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研究者成果形式发表或交流情况(刊物、出版单位或学术交流层次)发表出版时间(或完成研究时间)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6、的运用高正伟论文遵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年10月中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问题的探究与思考高正伟论文新课程方案在我国不同地区适切性研究课题组2009年8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高正伟教学设计遵义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2010年5月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高正伟研究成果贵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贵州省教育学会2009年7月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整合的探究与思考高正伟论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3月刍议高中课程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张科乾论文数理化学习2008年2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探讨高 荣论文新课程2009年7月巧用错题集、培养好习惯徐静静论文贵阳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年
7、5月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对话初探高 鹄论文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9年4月浅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张 宇论文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年5月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熊万军论文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2月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黎诗玉论文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2月常见游戏中的概率例题谈蔡文飞论文初中生辅导2009年3月浅议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何 伟论文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8月2三、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文献综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或研究步骤(限3000字
8、内)一、问题的提出:我校是一所初中、高中一贯制农村学校,经济相对较落后,因此,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环境大都比较差,自主学习的意识普遍比较差,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加深,普遍自我意识增强,开始从比较单纯的接受他人的评价转向能自觉地进行自我评价。学生的表现欲逐步增强,尤其是学困生希望被别人重视、渴望被人理解和尊重,他们也开始在意自己在同学和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在意自己的成绩,而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他们信心的建立。如果他们不能克服暂时的学习困难,将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也使得他们成为“问题学生”,这不仅影响了数学质量的提高,
9、也大大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这与新课程和新世纪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相悖的。因此,及时关注和研究数学学困生,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思考和迫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二、课题的界定:(1)学困生: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品格、方法与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没有得以正常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学困生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其主要表现在发现问题困难,提出问题困难、理解问题困难、分析问题困难、解决问题困难。(2)数学学困生:指在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方
10、面不能达到的学生。他们一般数学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智力的、非智力的,家长的、环境的、社会的、教师的、教材的、应试教育的、教育评价的,使得数学学困生较多地表现为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缺乏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对学习数学感到厌恶,产生逆反心理。(3)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从狭义方面来说就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培养的过程。而本课题所说的教育是指用道理说服学生,使其能够照着教师的建议或要求去做
11、。(4)转化:指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变,向着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变。本课题中的转化是指学困生经过教师的教育,能够由厌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学习习惯、学习品质方面有良好转变。(5)策略: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本课题的策略是指根据学困生的特点、类型、表现及其发展情况,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制定有效的行动方针。(6)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指为了使学困生能够在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有所转变而制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方法。如通过交流消除学困生的自卑心理;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通过个别辅导提高
12、学困生的基础;通过家访使学困生内心感到温暖;通过简单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和诙谐幽默的教育艺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等。三、课题研究的背景: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3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
13、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有关课题如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数学分化影响的研究的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固然起重要作用,但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每个人能力的发展与发挥,只有经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才能实现。课程标准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反映了教育的重要作用。小而言之,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应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更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让每位学生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
14、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这就不可避免的会碰到学生有困难的学生,因此我们就更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四、课题的研究目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农村中学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1、改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使学困生从思想上根本改变,在态度上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改变教师较落后的学生观,构建正确的学生评价观和平
15、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真正走上科研之路。3、努力解决教师教学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全面发展与个体指导之间、组织教学与转化学困生之间的矛盾。五、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以如何转化学困生为研究主线,以学困生的现状、形成的原因、类型及特点、学困生个案等方面为辅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学困生成因的调查和反思;2)学困生的特点、分类;3)学困生课堂教学的研究对策;4)学校、社会和家长三结合教育;5) 学困生教育与转化策略研究六、研究对象、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课题搜集的文献有:新课程标准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成功素质教育全集(新华出
16、版社),其中包括心理方面的诸多因素。教学教育工作者所作的关于高中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实践总结及在数学“学困生”教育与转化方面的研究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我们了解了数学“学困生”的含义及成因。4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通过问卷主要了解的问题是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类型及其成因。如何在设计问卷时达到调查的效果是所要考虑的重点。因此针对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教育与转化策略的实际效果,设计简单的、可操作的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调查问卷。通过对我校高中各年级几百名学生的调查,获取大量丰富的资料,对它们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了解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思想及学习现状,在此基础上诊断出问题的所在。问
17、卷设计有两种类型:选择题:要求学生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结果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解答,力求答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以本校高一、高二、高三共12个教学班为的数学“学困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以高一年级三个班为重点,先对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困生学习现状,然后再通过教师教育与转化过程,到期末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将“学困生”期中测试与期末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并对成功的做法讨论形成理论;对不足的方面进行修改,在此期间,教师要对“学困生”的成长过程记录,装入档案袋,我们称之为数学“学困生”成长记录袋,要保证每生一袋,情
18、况要真实可靠。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学困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这是本课题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七、研究过程(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8月)(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三)课题研究结题阶段(2014年8月-2014年9月)5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1.高正伟:主持教育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课程方案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适切性研究” 的子课题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遵义市 课题 申请 评审 李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