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doc
《通信工程专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专业.doc(9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通信工程专业CommunicationEngineering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信息领域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信息的处理、传输与交换技术,具有通信网络基础、光纤通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通信设备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2掌握好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
2、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3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有应用与开发能力。5系统掌握通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具有通用电子产品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设计开发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7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专业定位与特色本专业按照现代信息社会需求,在通信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之上,设置通信工程和铁路信号两个方向,紧跟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以适应通信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六)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主干学
3、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七)学位课程序号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学时学期101001030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2010010300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57230080105001大学英语(A)46440080105002大学英语(A)46450080105003大学英语(A)46460080105004大学英语(A)46470070107001高等数学(A)69680070107002高等数学(A)580900704
4、07001大学物理(A)464100070407002大学物理(A)3.556110040208001电路原理(A)464120040208002电路原理(A)232130040208004模拟电子技术464140040208005数字电子技术(A)464150040408003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A)464160040608001高频电子技术464170040508001信号与系统464180040508002数字信号处理(A)464190040508003通信原理(A)464200040508004电磁场与电磁波348210040508007程控交换原理232220040508008移动通
5、信232230040508009光纤通信232合 计851360(八)培养方案基本框架1基本框架人文社科课程体系 (29学分)通识基础教育 自然科学课程体系 (36学分)公共选修课程体系 文化素质综合类课程(10学分)课 程 教 学 学科基础教育 学科基础及专业基础 (47.5分)经济管理系列课程 (4学分) 专 业 教 育 必修课程 (6学分)教 选修课程 (14学分)学 199.5分计 社会实践 (10.5学分)划 实 践 教 学 体育实践 (4学分) 学科基础实践(15.5学分)专业实践 (17学分) 专 题 教 育 (6学分)2框架的总体要求说明课程性质课程属性必 修限 选任 选合 计
6、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比例%学时(周)课程教学通识基础人文社科2743223275511230自然科学2035016256文化素质综合10160学科基础学科专业基础38.5652914451.538860经济管理464专业教育69681286962011320其中实验(上机)教学39294496占课程教学学分比例%632611100课 程 教 学 小 计91.515303962416256146.5742410实 践 教 学 小 计4748.5472348.5专 题 教 育 小 计663合 计144.53916199.5100注: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训练、专业
7、基础综合训练、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实践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2主要专业实验: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程控交换机原理、移动通信、信号与系统实验、高频电子技术实验等。(八)课程配置流程示意图数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电路原理、电子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子测量等专业基础课程及相关的实验、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外 语政治思想教育军训工程训练数字图像处理与通信、程控交换原理、移动通信等专业基础课程及相关的实验、实践环节(九)指导性学时安排计划学 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学 期教学周20212121212121
8、19理 论教学周1517151816.516160实 践教学周32412.53319课程教学理论学时2283202883363802881700实践学时5211274684032220学 分19+422.5+924+421+716.5+1316+87.5+1018周学时19 23.5 222123.5 18 12注:学分为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之和,“+”后为该学期建议修读的选修课学分。周学时不包括公共选修课学时。 (十)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1增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教学计划中开设文化素质类课程,同时开辟第二课堂,营造和活跃学校文化氛围,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9、。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娱、体育及各种文学艺术类社团组织的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生产、社会实践和人文社科类系列讲座或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学分。3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现代设计思想、方法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把培养创新能力融合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此外,在二、三年级选拔一些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指定专业教师指导其科研训练,从中发现部分有个性和专长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5各类活动可取得学分: 学分内容53210.5论 文成 果中文核心期刊专 利公开发表论文推广应用成果校内刊物发表论文听(网上)讲座并撰写报告
10、竞 赛比 赛省(部)级及以上获奖市级获奖参加市级及以上竞赛、比赛未获奖校 级院系级社团组织社会实践评定优 秀合 格参加科研一个学年不少于150学时 一个学期不少于50学时 注:1论文成果以每1篇或每1项计;社会实践每次时间不得少于1周。 2竞赛、比赛获奖以项目计算;同一项目按最高级别奖励为准,不得重复计算。 3超过计划要求的任选课,每门可计1学分。(十一)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1毕业标准(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2)修满本计划各项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99.5分;(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2学位要求符合学校学籍、学位管理规定。(十二)辅修专业要求及其教学计划1辅修专业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工程 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