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膜式浓缩器设计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doc
《升膜式浓缩器设计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膜式浓缩器设计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目录一、设计目的及要求-2二、设计任务-2三、设计分析-2四、升膜膜式浓缩设备结构简图-4五、升膜式浓缩器相关参数计算-51物料衡算-52热量衡算 -53换热面积计算 -64换热管计算-75二次蒸汽汽速及校核-76分离室体积计算-87管子在管板上的分布-88浓缩器筒体选择计算-9 9管板的选择-1010浓缩器两端封盖-1011分离室设计-1312补强计算-16技术要求-19参考资料-20设计感想-21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升膜式浓缩器课程设计的设计,全面综合应用了机械CAD、热工学、传热与传质、过程设备设计及化工机器等课程的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升华。要
2、求:全面认识掌握传热的工程计算,化工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熟悉并掌握化工设备图的画法及有关的规范、标准和手册,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课程设计题目:升膜式浓缩器设计升膜式茶液浓缩器:每小时处理量:(1)180Kg/h (2)360Kg/h (3)540Kg/h茶液浓度 5%25%;原茶液温度 20,沸点进料; 真空度650mmHg ; 加热蒸汽压力 0.1Mpa(表压); 冷却水温度(进)30(喷射泵)。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根据处理量对列管换热蒸发器部分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确定换热面积;根据二次蒸汽的汽速的等要求确定换热管的直径和长度大小。根据蒸发强度等确
3、定分离器的体积大小。3.主要设备的强度设计计算根据真空度大小等条件按外压容器设计蒸发器和分离器的壁厚以及开孔补强计算。4.辅助设备的选型对真空泵进行选型。5.画设备总装图零号图,用CAD画6.编写设计说明书20页左右。三、升膜式浓缩器结构和原理由多根垂直管束加热器和一个蒸发分离室等组成,被浓缩液体从加热管底部进入管内,加热蒸汽在管间传热及冷凝,将热量传给管内料液。料液被加热沸腾,便迅速汽化,所产生的二次蒸汽及料液在管内高速上升,浓缩液被高速上升的二次蒸汽所带动,沿管内壁成薄膜上升,在此过程中继续蒸发。这样料液从加热器底部至管子顶部出口处,逐渐被浓缩,浓缩液并以较高的速度进入蒸发分离室,在离心力
4、作用下与二次蒸汽分离,二次蒸汽从分离室的顶部经水力喷射泵排出。为了保证物料有效地成膜状上升,蒸汽的速度应维持在一定的数值,如常压下一般2030m/s,减压下速度更高。因此,如果料液中蒸发的水量不够,就难以达到所要求的汽速,即升膜式蒸发器不适用于较浓溶液的蒸发,它对粘度很大,易结晶,结垢的物料也不适用。物料在管束中分为预热区,沸腾区和饱和区。沸腾区中成膜状流动,其传热膜系数最大,而预热区和饱和蒸汽区的传热膜系数则很小,因此希望膜状流动段尽可能扩大,而预热区和饱和蒸汽区则希望相对地缩短。四、升膜膜式浓缩设备结构简图接管:a. DN40PN6 进料口b. DN40PN6循环料口c. DN100PN6
5、蒸汽出口d. DN40PN6 蒸汽进口e. DN32PN6冷凝水出口f. DN150PN6二次蒸汽出口g. DN32PN6出料口h. DN80PN6视镜i. DN32PN6破真空口j. DN80PN6灯光口k. DN150PN6手孔l. DN32PN6真空表接口五、升膜式浓缩器相关参数计算1物料衡算1.传热膜系数K设计计算的关键是确定传热系数,目前确定传热膜系数的主要方法是依靠实验测得,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有关准数方程计算传热膜系数。本次设计,根据参考书上推荐的值。(前人积累的经验或数据),根据相关书籍的推荐范围,传热膜系数K=12006000W/(m2K),由于传热膜系数K的取值一般不大于190
6、0 W/(m2K),这里取传热膜系数K=1900W/(m2K)。2.换热面积A由已知条件知升膜式浓缩器处理量为m=360Kg/h,由于浓缩前后,溶质质量守恒。根据浓缩前后茶液的浓度为5%25%列溶质的物料守恒:设处理前360Kg的溶液处理后的质量为x Kg,则3605%=x25%解得:x=72Kg/h所以每小时水的蒸发量为w=288Kg/h2热量衡算总传热为QQ=Q1+Q2+Q3预热Q1:由于沸点进料,预热段Q1=0汽化Q2:Q2=w -汽化潜热换热管内的真空度Pv=650mmHg大气压力Pb=760mmHg所以,换热管内的绝对压力P=Pb-Pv=760-650=110mmHg=0.015MP
7、a查饱和水蒸气表=2372.4KJ/Kg 汽化温度t=51.86 Q2=2372.4288=6.8105KJ/h热损失Q3:Q3=Q5%列平衡方程:Q=Q1+Q2+Q3=0+6.8105+Q5%解得:Q=7.2105KJ/h3换热面积计算Q=KAtt=T-tm 加热蒸汽表压Pe=0.1MPa,绝对压强P=0.2MPa查饱和水蒸气表T=120.2tm=t1+t22=51.86+51.862=51.86 t=120.2-51.86=68.34 则A=QKt=7.2105190068.34=5.545m2 加热蒸汽消耗量D=Q=7.21052372.4=303.5Kg四、换热管计算根据标准,换热管的
8、管径规格为1950,常用的19和25,这里取换热管的规格为192。长径比:常压下l/d=100150 真空下l/d=130180本次设计取l/d=130则l=13019=2470mm管束n=Ad0l=5.5453.140.0192.4736.9837根五、二次蒸汽汽速及校核二次蒸汽的汽速必须足够大才能使料液在管子内壁拉成膜状,并沿管壁上升。常压下,水的最小成膜汽速约为10m/s,在一定的范围内传热膜系数随蒸汽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汽速不能太高,汽速过高会使料液成雾状喷出,破坏了膜状上升,传热系数会明显下降。对水溶液适宜的操作汽速常压下 2030m/s在绝对压力 50mmHg 为100160 m/
9、s( 在不同的真空度下汽速不同,换算成常压下2030m/s的范围内即可)二次蒸汽体积V=v真空度650mmHg情况下,v=0.0997Kg/m3解得:V=2880.0977=2888.666m3/h验算二次蒸汽汽速u=VA A=14d2n=143.14(0.015)237=0.00495则u=2888.6660.009453600=162.25m/s校核:常压下v=0.5977Kg/m3则u=2880.004950.59773600=27.07m/s六、分离室体积计算分离室内的真空度与换热管内相同。根据分离室内绝对压力为P=0.015MPa查得二次蒸汽的体积蒸发强度0: m3/(m3h)(0.
10、10.15)105Pa 0=20000180000 m3/(m3h)取0=20000 m3/(m3h)取=0.7则=0=0.720000=14000m3/(m3h)蒸发室体积V=wv=2880.097714000=0.2052m3=205200000mm3 七、管子在管板上的分布参考过程设备设计,管径=19mm的管子,管心距为25mm,最外层管与筒壁的距离不小于d,换热管在管板上的分布主要有正三角形分布和正方形分布,这里选用正三角形分布。分布图形如下:8、浓缩器筒体选择计算1.筒体的基本尺寸参数由上图算的所需的筒体直径为200mm,这里选用DN200的钢管作为浓缩器的筒体,其具体参数参见材料与
11、零部件手册。筒体长度,由于筒体与管板的连接采用焊接工艺焊接而成:开槽的深度定为5mm,则筒体的实际长度为2480mm。筒体材料选定为低碳钢材料16MnR。2.筒体的强度校核由已知条件知,加热蒸汽的表压为0.1MPa则筒体内加热室的绝对压力为0.2MPa,为内压容器进行设计=pcDi2t-pc 由已知条件pc=0.1MPa Di=219mm选用材料16MnR查饱和水蒸气表,加热蒸汽的温度为120.2在616mm之间,t150时t=170MPa 取=0.85单面焊对接接头,局部无损检测求得:=0.09mm规定不包括腐蚀裕量,最小厚度应不小于3mm=3mm 取C1=0,C2=2mm 则C=2mm则n
12、=5mm6mm材料与零部件手册规定的6mm壁厚是合适的。9、管板的选择工业设计中管板的厚度一般取不小于20mm,这里取管板的厚度为25mm。管板的公称直径:考虑焊接、美观以及节省材料的要求,取管板的公称直径与筒体的公称直径相同,为DN200.管板的材料,由于筒体的材料为16MnR,考虑焊接接口的热应力等因素,管板的材料同样也选用16MnR。管板的数量为2。管板的强度校核:根据浓缩器的结构,管板的一侧为内压容器,另外一侧为外压容器。对管板按内压容器设计方法设计,并按外压容器设计法进行校核。具体的设计及校核方法参见浓缩器加热室筒体的内压设计法及分离室筒体的外压设计法。经计算与校核,管板厚度取25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升膜式 浓缩器 设计 过程 设备 课程设计 说明书 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