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监测技术规程(北京市地标).pdf
《湿地监测技术规程(北京市地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监测技术规程(北京市地标).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ICS 65 020 B 15 备案号 48711 2016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 T 1301 2015 湿地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on wetland monitoring 2015 12 30 发布2016 04 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1 T 1301 2015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气象和大气环境监测 3 5 水文和水质监测 4 6 土壤监测 6 7 生物监测 7 附录 A 10 附录 B 11 附录 C 13 附录 D 14 附录 E
2、15 附录 F 16 附录 G 17 附录 H 18 附录 I 19 附录 J 20 参考文献 22 DB11 T 1301 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 T 1 1 2009给出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崔丽娟 刘润泽 张曼胤 李伟 赵欣胜 马牧源 魏圆云 颜亮 肖红叶 宁宇 黄三祥 DB11 T 1301 2015 1 湿地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湿地生态系统气象 水文水质 土壤和生物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3、北京市域范围内湿地的监测与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T 5750 4 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 T 6920 1986 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 T 7475 1987 水质 铜 锌 铅 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 7479 1987 水质 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 T 7489 198
4、7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GB T 11893 1989 水质 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T 11894 1989 水质 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 T 11914 1989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 T 13195 1991 水质 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 T 15265 1994 环境空气 降尘的测定重量法 GB T 15432 1995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 T 17135 1997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硼氢化钾 销酸银分光光度法 GB T 17136 1997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 GB T 17140 1997 土壤质量 铅 镉的测定 KI MIBK 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T 24708 2009 湿地分类 GB T 50138 2010 水位观测标准 GB 50179 1993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HJ T 91 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 T 164 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T 166 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484 2009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505 2009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HJ 597 2011 水质 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1
6、8 2011 环境空气 PM10和PM2 5的测定重量法 LY T 1210 1999 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LY T 1215 1999 森林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的测定 DB11 T 1301 2015 2 LY T 1223 1999 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 LY T 1228 1999 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 LY T 1237 1999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化的计算 LY T 1239 1999 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 LY T 1244 1999 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 LY T 1253 1999 森林土壤矿质全量元素 硅 铁 铝 钛 锰 钙 镁 磷 烧失量的测定 LY T
7、1254 1999 森林土壤全钾 全钠的测定 LY T 1255 1999 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 LY T 1258 1999 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LY T 1259 1999 森林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LY T 1260 1999 森林土壤有效铜的测定 LY T 1261 1999 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 LY T 2090 2013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MT T 633 1996 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技术规范 NY T 1121 3 2006 土壤检测 第3部分 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 T 1121 4 2006 土壤检测 第4部分 土壤容重的测定 NY T 1121 14 2006
8、土壤检测 第14部分 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NY T 1121 17 2006 土壤检测 第17部分 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 T 1121 18 2006 土壤检测 第18部分 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QX T 46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2部分 云的观测 QX T 47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3部分 气象能见度观测 QX T 48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4部分 天气现象观测 QX T 49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5部分 气压观测 QX T 50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6部分 空气温度和湿度观测 QX T 51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7部分 风
9、向和风速观测 QX T 52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8部分 降水观测 QX T 53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9部分 雪深和雪压观测 QX T 54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0部分 蒸发观测 QX T 55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1部分 辐射观测 QX T 56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2部分 日照观测 QX T 57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3部分 地温观测 QX T 58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4部分 冻土观测 QX T 61 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7部分 自动气象站观测 SL 58 1993 水文普通测量规范 SL 78
10、 1994 电导率的测定 电导仪法 SL 94 1994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位测定法 SL 187 1996 水质采样技术规程 SL 197 2013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规划设计阶段 SL 219 1998 水环境监测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11 T 1301 2015 3 3 1 土壤动物 soil fauna 动物的一生或生命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定期在土壤中度过 而且对土壤产生一定影响的动物 主要有 原生动物 扁形动物 轮形动物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3 2 底栖动物 zoobenthos 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动物群
11、 包括各类水生昆虫 蠕虫 底栖甲壳类 双 壳类软体动物等 4 气象和大气环境监测 4 1 气象监测 气象监测的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度和引用方法见表1 可在监测场地内设置自动气象监测系统 自动气象监测系统按照QX T 61 2007 的规定设置 表1 湿地气象监测指标及方法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度 引用方法 天气现象 降水 地面凝结 视程障碍及雷电等现象 连续监测 QX T 48 2007 气压 hPa 连续监测 QX T 49 2007 风速 m s 1 连续监测 QX T 51 2007 风向 连续监测 QX T 51 2007 空气温度 距地面 1 50 m 连续监测 QX T 50
12、2007 地温 离地面 0cm 5 cm 10 cm 15 cm 20cm 深度 连续监测 QX T 57 2007 空气湿度 距地面 1 50 m 连续监测 QX T 50 2007 总辐射量 w m 2 连续监测 QX T 55 2007 净辐射量 w m 2 连续监测 QX T 55 2007 日照时数 h 连续监测 QX T 56 2007 降水量 mm 每次降水时监测 QX T 52 2007 降水强度 mm h 1 每次降水时监测 QX T 52 2007 蒸发 mm 连续监测 QX T 54 2007 4 2 大气环境监测 大气环境监测的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度和引用方法见表2
13、CO2和CH4可采用温室气体分析仪进 行连续监测 表2 大气环境监测指标及方法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度 引用方法 CO2 g m 3 连续监测 GB 3095 2012 DB11 T 1301 2015 4 表 2 环境监测指标及方法 续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度 引用方法 SO2 g m 3 连续监测 GB 3095 2012 CH4 g m 3 连续监测 GB 3095 2012 O3 g m 3 连续监测 GB 3095 2012 NOx g m 3 连续监测 GB 3095 2012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mg m 3 连续监测 GB T 15432 1995 负氧离子 个 m3 连续监
14、测 PM10 g m 3 连续监测 GB 3095 2012 PM2 5 g m 3 连续监测 GB 3095 2012 大气降尘量 t km2 1 次 月 GB T 15265 1994 5 水文和水质监测 5 1 水文监测 5 1 1 地表水水文监测 地表水水文监测的监测指标 监测频率 测定方法和引用方法见表3 不同湿地类型适用的地表水 水文监测指标按照LY T 2090 2013的规定执行 表3 湿地地表水水文监测指标及方法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率 测定方法 引用方法 径流量 m3 s 1 连续监测 流速仪法 浮标法 GB 50179 1993 流速 m s 1 连续监测 流速仪法 浮
15、标法 GB 50179 1993 水位 m 连续监测 自记水位计 水尺 GB T 50138 2010 淹水历时 d 淹水期 观察 淹水深度 m 连续监测 自记水位计 水尺 GB T 50138 2010 积水面积 hm2 2次 年 GIS或测绘法 湿地面积 hm2 1次 5年 GIS或测绘法 SL 197 2013 5 1 2 地下水水文监测 地下水水文监测的监测指标 监测频率 测定方法和引用方法见表4 每年监测3次宜丰水期 平水 期和枯水期各一次 表4 湿地地下水水文监测指标测定方法 监测指标 监测频率 测定方法 引用方法 地下水位 3 次 年 自记水位计 手工测量 SL 58 1993
16、水量 3 次 年 水表法 流量计法 HJ T 164 2004 DB11 T 1301 2015 5 5 2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指标每年应不少于3次 宜丰水期 平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 样品采集方法按照SL 187 1996的规定执行 地表水和地下水宜同步采样 样品保存及预处理方法按照SL 219 1998的规定 执行 监测指标 单位 测定方法和引用方法见表5 表5 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及方法 监测指标 单位 测定方法 引用方法 备注 水温 水温计测量法 GB 13195 1991 地表水和地下水 pH 玻璃电极法 GB 6920 1986 地表水和地下水 透明度 赛氏盘 透明度计 GB 13195
17、 1991 地表水 悬浮物 mg L 重量法 GB 11901 1989 地表水 溶解性总固体 mg L 称量法 GB T 5750 4 2006 地下水 总硬度 EDTA 滴定法 GB T 7747 1987 地表水 电导率 S cm3 电导率仪 SL 78 1994 地表水 溶解氧 mg L 溶氧仪 碘量法 GB 7489 1987 地表水 氧化还原电位 mV 电位计 SL 94 1994 地表水 高锰酸盐指数 O2 mg L 酸性高锰酸钾法 碱性高锰酸钾法 GB 11892 1989 地表水和地下水 化学需氧量 O2 mg L 重铬酸钾法 GB 11914 1989 地表水 五日生化需氧
18、量 O2 mg L 稀释与接种法 HJ 505 2009 地表水 氨氮 mg dm 3 纳氏试剂光度法 GB 7479 1987 地表水和地下水 硝酸盐氮 mg dm 3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GB 7480 1987 地表水和地下水 亚硝酸盐氮 mg dm 3 分光光度法 GB 7493 1987 地表水和地下水 总氮 mg dm 3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碱 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 光度法 GB 11894 1989 地表水 总磷 mg dm 3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893 1989 地表水 挥发酚 mg m 3 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 法 HJ 503 2009 地表水和地下水 氰
19、化物 mg m 3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484 2009 地表水和地下水 氟化物 mg m 3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484 2009 地表水和地下水 硫酸盐 mg m 3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 GB 13196 1991 地表水和地下水 氯化物 mg m 3 硝酸银滴定法 GB 11896 1989 地表水和地下水 六价铬 mg m 3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7475 1987 地表水和地下水 砷 mg m 3 二乙基二硫代氨甲酸银分 光光度法 GB 7485 1987 地表水和地下水 镉 mg m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5 1987 地表水和地下水 铅 mg m
20、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5 1987 地表水和地下水 铜 mg m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5 1987 地表水 DB11 T 1301 2015 6 表 5 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及方法 续 监测指标 单位 测定方法 引用方法 备注 大肠菌群 MPN cm 3 多管发酵法 SL 219 1998 地表水和地下水 叶绿素 a mg dm 3 分光光度法 SL 219 1998 地表水 细菌总数 CFU cm 3 培养法 SL 219 1998 地表水 6 土壤监测 6 1 土壤样品的采集 制备与保存 土壤样品应在设定的土壤样点采集 采集方法按照LY T 1210 1999的
21、要求执行 土壤样品制备与 保存方法按照HJ T 166 2004的要求执行 湿地水体中底泥的采样方法以及样品制备与保存方法按照SL 219 1998的要求执行 6 2 土壤物理性质监测 土壤物理性质的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率和引用方法见表6 表6 土壤物理性质监测指标及方法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度 引用方法 湿地土壤类型 每五年一次 LY T 2090 2013 湿地底泥类型 每五年一次 LY T 2090 2013 沉积物粒度 每年 1 次 GB T 27845 2011 土壤容重 g cm 3 每年 1 次 NY T 1121 4 2006 土壤饱和导水率 mm d 1 每年 1 次 L
22、Y T 1215 1999 土壤总孔隙度 毛管孔隙度及非毛管孔隙度 每年 1 次 LY T 1215 1999 土壤质地 每年 1 次 NY T 1121 3 2006 土壤凋萎含水量 每月 1 次 LY T 1217 1999 土壤坚实度 N cm 3 每年 1 次 LY T 1223 1999 沉积层厚度 m 每年 1 次 SL 219 1998 湿地土壤深度 10cm 20cm 40cm 60cm 80cm 和 100cm 处含水率 连续监测 LY T 1213 1999 湿地土壤深度 10cm 20cm 40cm 60cm 80cm 和 100cm 处温度 连续监测 LY T 12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湿地 监测 技术规程 北京市 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