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语文课本]人教版七班级下册文言文学问归纳(6).docx
《[人教版七上语文课本]人教版七班级下册文言文学问归纳(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上语文课本]人教版七班级下册文言文学问归纳(6).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人教版七上语文课本人教版七班级下册文言文学问归纳(6) 人教版七班级下册文言文学问归纳(6)文章来自:爱师网 一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 1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纳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谈论,揭示道理。 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唱歌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
2、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看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辑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3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字君实。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全书长于描写战斗。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斗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关心”;“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关心加强政治。 4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字铁崖,清顺治年间进士。代表作有铁崖文集秋声诗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
3、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5夸父逐日节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6共工怒触不周山节选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7狼选自聊斋志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二本册出现的通假字。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n)通“攀”牵、引。伤仲永 2对镜帖花环“帖”(ti)通“贴”粘,粘贴。木兰诗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通“耶”语气词孙权劝学 4满坐寂然“坐”(zu)通“座”座位,这里指来宾口技 5止有剩骨只增笑耳“止”(z
4、h)通“只”只有狼 三古今异义举例: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今”。今义:推断动词) 2或以钱币乞之(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泯然众人矣(众人古义:平常人。今义:很多人,大家。) 5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6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几欲先走 文章来自:爱师网 一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 1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5、”之一。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纳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谈论,揭示道理。 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唱歌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看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辑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3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字君实。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6、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全书长于描写战斗。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斗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关心”;“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关心加强政治。 4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字铁崖,清顺治年间进士。代表作有铁崖文集秋声诗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5夸父逐日节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6共工怒触不周山节选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7狼选自聊斋志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聊斋”
7、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二本册出现的通假字。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n)通“攀”牵、引。伤仲永 2对镜帖花环“帖”(ti)通“贴”粘,粘贴。木兰诗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通“耶”语气词孙权劝学 4满坐寂然“坐”(zu)通“座”座位,这里指来宾口技 5止有剩骨只增笑耳“止”(zh)通“只”只有狼 三古今异义举例: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今”。今义:推断动词) 2或以钱币乞之(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泯然众人矣
8、(众人古义:平常人。今义:很多人,大家。) 5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6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几欲先走,文章来自:爱师网 一文言文文学常识积累: 1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纳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谈论,揭示道理。 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
9、乐唱歌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看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辑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3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字君实。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全书长于描写战斗。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斗的代表作。这里“资”是“关心”;“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关心加强政治。 4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字铁崖,
10、清顺治年间进士。代表作有铁崖文集秋声诗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5夸父逐日节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6共工怒触不周山节选自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7狼选自聊斋志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二本册出现的通假字。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n)通“攀”牵、引。伤仲永 2对镜帖花环“帖”(ti)通“贴”粘,粘贴。木兰诗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通“耶”语气词孙权劝学 4满坐寂然“坐”(
11、zu)通“座”座位,这里指来宾口技 5止有剩骨只增笑耳“止”(zh)通“只”只有狼 三古今异义举例: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今”。今义:推断动词) 2或以钱币乞之(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泯然众人矣(众人古义:平常人。今义:很多人,大家。) 5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6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几欲先走文章来自:爱师网 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但当涉猎 8出郭相扶将(郭古义:
12、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讨论。今义:治理。) 10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11及鲁肃过寻阳(过古义:到。今义:经过。) 12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最高的一级。) 13会来宾大宴(会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聚在一起,合拢。) 14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古义:隐模糊约。今义:小,微小。) 15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1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古义:其中夹杂。今义:里面。) 17两股战战(股古义:大腿。今义:量词、屁股)屠自后断其股 18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表假设连词。
13、今义:虽然,标转折连词。) 19河、渭不足(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20只增笑耳(耳古义: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四一词多义举例: 1自: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2闻: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3其: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稍稍来宾其父(代词,他的) 4然: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来宾:稍稍来宾其父(动词,以来宾之礼相待)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6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卒之为众人(动词,成为) 7名:并自为其名(名词,名字)不能名
14、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8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动词,完成)蒙乃始就学。(.动词,从事,做) 9于:贤于材人远也(.介词,此,)于厅事之东北角(.介词,在) 10夫:今夫不受之天(指示代词,那些)夫起大呼(名词,丈夫) 11市:东市买鞍马(集市)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情愿为此去买鞍马。) 12将:.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13帖: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 14机: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15当: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掌管)但当涉猎(应当) 文章来自:爱师网 16
15、见:见往事耳(动词,知道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17乳:妇抚儿乳(动词,喂奶)儿含乳啼(名词,乳头) 18绝:以为妙绝(副词,极)群响毕绝(动词,消逝) 19指:手有百指(名词,手指)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20妙:.众妙毕备(名词,妙处)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奇异) 21作: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百千齐作(动词,开头,文中是发出声音) 22坐:满坐寂然(名词,通“座”)众宾团坐(动词,坐) 23止:止有剩骨(副词,只有)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24敌:.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25意: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意将遂入以
16、攻起后也(动词,企图,准备) 26前: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27恐: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忧)不治将恐深(动词,唯恐) 28之:久之(补充音节,无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29其: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30以: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盖以诱敌(介词,用)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译为“认为”) 五特别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上语文课本 人教版七上 语文 课本 人教版七 班级 下册 文言文 学问 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