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2013.第2讲.pptx
《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2013.第2讲.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技术与系统应用-2013.第2讲.pptx(42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第2讲1提纲上一讲回顾上一讲回顾第二章第二章 电波的传播特性电波的传播特性2.1 无线电波2.2 电波传播中的衰落2上一讲回顾上一讲回顾考试方式:期末全开卷(60%)+平时成绩(40%)总结:通信原理,图例,与实际结合,科普。交作业邮箱:课件下载:邮箱:密码:wireless20123提纲第一章第一章1.1 移动通信概念1.2 移动通信的发展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及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方式及组成41.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l单工方式单工方式:信息在两点之间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如:寻呼系统)l双工方式双工方式:指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接收数据,两者同步进行(如:普通市话系统)51
2、.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l半双工方式半双工方式:信息在两点之间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发送,但不能同时发送的工作方式,专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如汽车调度(车载GPS安全系统)等)l准双工方式准双工方式:移动台的发射机在发话时工作,而移动台的接收机总是工作的(如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手机通信系统)6 接收机常开,发射机只在有信号 需发射时才开 优点:移动台省电 减少空中干扰电平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一般由移动台(MS)、基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及与市话网(PSTN)相连接的中继线等组成7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MS、BS均有一套收、发信机和天馈系统无线小区:BS天线覆盖范围影响无
3、线小区大小的因素发射功率(传播衰耗)基站天线高度(视距传播特性)通过BS、MSC就可以实现在整个服务区内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经过中继线与市话局连接,实现移动用户和市话用户之间的通信,从而构成一个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移动通信系统8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基本处理过程GSM移动台工作原理框图9发射信号处理语音编码信源编码,用于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以便在信道中传输信道编码主要是为了纠错,有分组码和卷积码交织编码是在解码比特流中降低传输突发差错数字信号调制利用数字信号对射频载波进行调制。变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变频调制后的信号需要上变频到发射频率10接收信号处理接收射频信号处理均衡利用均衡器产生的信道模型可以
4、解决在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差错,GSM系统中采用了Viterbi均衡11移动通信系统的业务基本业务电话业务、紧急呼叫业务短消息业务、语音信箱业务、传真和数据通信业务补充业务号码识别补充业务类、呼叫提供类补充业务、呼叫限制类补充业务等增值业务手机银行、手机证券、手机邮箱、信息点播、彩信、随e行、手机+笔记本上网、WAP等12常用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可分为:民用设备和军用设备按使用环境可分为:陆地通信、海上通信和空中通信;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按业务类型可分为:基本业务、补充业务和增值业务网;按工作方式可分
5、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按服务范围可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13作业1.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与无线通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 移动通信常用的工作方式有哪些?公用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使用那种?3. 移动通信系统在语音信号传输中需要对信号作哪些处理?4. 报告: LTE采用什么技术以及其商用系统的进展情况(交电子档,可在网上搜索其相关内容-是开放性问题,Open problem)14提纲上一讲回顾上一讲回顾第二章第二章 电波的传播特性电波的传播特性2.1 无线电波2.2 电波传播中的衰落15第二章第二章 电波的传播特性电波的传播特性一一. 无线
6、电波的概念无线电波的概念 无线电波是一种能量传输形式,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交替变换,向前行进。在传输过程中,电场和磁场在空间是相互垂直的,同时,这两者又都垂直与传播方向。16电磁波的传播17电场电场电场电场电场电场振子振子电波传输方向电波传输方向磁场磁场磁场磁场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3、波长、频率和传播速度的关系 可用式 / 表示。其中,为速度,单位为米/秒; 为频率,单位为赫兹;为波长,单位为米。18波长波长8Vc /3*10 m/s194、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频段名称频段名称频率范围频率范围波长范围波长范围长波长波30300KHz100010000m中波中波3003000KHz10
7、01000m短波短波330MHz10100m超短波超短波30300MHz(VHF)110m微波微波0.33GHz(UHF)10 cm1m330GHz110cm30300GHz110mm205、VHF、UHFVHF:甚高频(:甚高频(30MHz300MHz)。目前使用情况:)。目前使用情况:150MHz (对讲机频段)(对讲机频段) UHF:特高频(:特高频(300MHz3000MHz)。目前使用情况:)。目前使用情况:450MHz、800MHz、 900MHz(中国手机频段中国手机频段)、)、1800MHz(中国手机频段中国手机频段)、)、1900MHz(美国手机频段美国手机频段)、2000M
8、Hz为何移动通信通信主要使用为何移动通信通信主要使用VHF和和UHF频段?频段? (1)VHF/UHF频段适合于移动通信:频段适合于移动通信: 从从VHF/UHF频段电波的传播特频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来看,主要是视距范围内,一般为几十公里,而大部分车辆的日常移动性来看,主要是视距范围内,一般为几十公里,而大部分车辆的日常移动半径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因此,这个频段适合于移动通信。半径在几十公里范围内,因此,这个频段适合于移动通信。 (2)天线长度决定波长,这个频段信号发射和接收时,所使用的无线较)天线长度决定波长,这个频段信号发射和接收时,所使用的无线较短便于移动。短便于移动。 (3)抗干扰能力强:)
9、抗干扰能力强:VHF/UHF频段,可以使用较小的发射功率获得及频段,可以使用较小的发射功率获得及爱好的信噪比。爱好的信噪比。216、超短波的传播目前目前GSM和和CDMA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都属于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都属于UHF(特(特高频)超短波,其高端属于微波。高频)超短波,其高端属于微波。超短波和微波又称空间波,空间波一般只能沿直线方向超短波和微波又称空间波,空间波一般只能沿直线方向传播到直接可见的地方传播到直接可见的地方。227、电波传播方式 发射机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可依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机发射机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可依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机,当频率,当频率f30 MHz时,典型的传播通路
10、如图所示。时,典型的传播通路如图所示。发射天线接收天线23二、直射波 直射波传播可按直射波传播可按自由空间传播自由空间传播来考虑。来考虑。 所谓所谓自由空间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它是理想传播条件。特点:特点: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l产生原因: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而引起的。产生原因:由于辐射能量的扩散而引起的。直射波传播损耗直射波传播损耗可看成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损耗可看成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损
11、耗:)(201)(20144.32)(zfsMHgfkmgddBLl结论:结论: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只与工作频率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和传播距离d有有关。当关。当f或或d增大一倍时,增大一倍时,Lfs将分别增大将分别增大6dB。24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一般用于预测接收机和发射机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一般用于预测接收机和发射机之之间完全无阻挡的视距路径间完全无阻挡的视距路径是接受的场强,比如卫星是接受的场强,比如卫星通信系统和微波视距通信的无线链路就是典型的自通信系统和微波视距通信的无线链路就是典型的自由空间传播。由空间传播。l结论:结论:自由空间电波传播损耗只与工作频率自由空间电波
12、传播损耗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和传播距离d有有关。当关。当f或或d增大一倍时,增大一倍时,Lfs将分别增大将分别增大6dB。l自由空间传播导致大部分发射信号大部分都散失在空间中,自由空间传播导致大部分发射信号大部分都散失在空间中,从而需要增加发射台的发射功率提高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从而需要增加发射台的发射功率提高移动台的接收灵敏度。25三、大气中的电波传播 特点:折射、能量吸收特点:折射、能量吸收 由大气折射率引起电波传播方向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大气由大气折射率引起电波传播方向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大气对电波的折射。对电波的折射。结论:结论:大气折射有利于超视距的传播,但在视线距离内,因大气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技术 系统 应用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