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加固回填风成砂地基的数值模拟毕业论文.doc
《强夯加固回填风成砂地基的数值模拟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加固回填风成砂地基的数值模拟毕业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1 引言强夯法是由法国工程师Menard于1969年首先提出来的一种地基加固技术,法国Riviera滨海填土地基加固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例强夯法地基处理工程。强夯法具有诸多其它地基处理方法相比,是一种简单、经济、快速、有效的地基处理加固技术,在全球各类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也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强夯法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方、水利工程和公路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和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在强夯加
2、固地基机理研究方面,许多专家与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国内外关于强夯法加固地基机理的研究还没有达成共识,主要是因为地基土体性质千差万别,饱和土与非饱和土的加固机理不同,饱和土中粘性土与无粘性土也有区别,对特殊性土,如湿陷性黄土,也应该考虑它的特殊性。叶代成1结合吹填砂的地基处理,在典型区域进行试夯后,对地基进行监测与检测,得到了基本的数据。刘松凯2以抚顺某强夯施工工地为研究背景,建立与施工工地相对应的地基土体模型,模拟夯击过程,对该工地的地基土参数设置、强夯过程中夯锤与地基土的动态响应以及监测进行深入的研究。胡乃财3建立了强夯加固地基的三维有限元动力固结分析模型,考虑几何非线性。施有
3、志4通过对某填海工程吹填砂地基进行强夯处理的现场试验,对夯坑沉降及夯点周围地表变形、场地平均沉降量、孔压的增长和消散、强夯振动等进行监测,然后采用载荷试验,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瑞利波波速测试等原位测试方法对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地基强夯参数,以供指导施工。通过试验研究可以了解强夯对提高吹填砂地基承载力的效果、孔隙水的响应规律、地基的振动影响等,有利于揭示强夯加固砂地基的特性,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填海造地”工程提供了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和经验。汤庆荣5通过分析土的动力固结理论和震动波压密理论,对强夯法加固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我国目前各项现行规范和工程实践,
4、分析探讨了强夯设计方法,提出了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参数的选择方法,通过实例对强夯效果进行了评价。应用Flac软件对强夯法加固该工程地基的强夯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强夯过程中夯点竖向位移和强夯时地基土体位移、应力及弹塑性区相应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评价了强夯法加固该工程地基的作用效果。张唯,王坚通过某码头工程典型试验区进行的强夯试验,研究了在单点夯试验过程中夯沉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地基土水平位移和深度的关系、夯击次数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及孔隙水压力增长与消散和时间的关系;在试验块强夯后,进行了静载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钻孔取土室内土工试验。通过对强夯前后进行对比,得到了强夯法加固吹填砂地基的效果,提出了
5、合理的强夯施工参数和控制工艺,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张阿粒7基于波动理论推导了土层中的波动方程,采用弹性半空间理论对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介绍了采用强夯法加固填土地基的施工实践。林雄斌8在研究分析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动力固结理论和震动波压密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强夯时地基土的加固过程,从运动角度对土体中的不同成分互相影响的关系出发,对强夯加固机理进行新的阐述。詹金林,水伟厚,梁永辉,宋美娜9对内蒙沙漠土进行 8 000、6 000 、4 000 、3 000 能级强夯法地基处理试验,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载荷试验对强夯后的沙漠土进行检测,得出各种能级强夯
6、对沙漠地区填方区、挖方区处理后的有效加固深度和承载力。对强夯法处理沙漠土的一些规律进行总结,给出各种强夯能级能够处理的有效加固深度、夯点间距等设计施工参数,供类似地质条件下强夯地基处理工程借鉴参考。杨俊波,李忠义10以某电厂工程场地为例,通过对回填土进行强夯地震效应测试,分析强夯振动的特征及振动衰减规律,评估隔震沟的减震作用、强夯对回填土所形成的高边坡的影响以及对新浇混凝土基础的影响,为回填土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刘先11利用相关理论,构建强夯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利用大型的有限元软件Adina8.3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夯击能及夯击技术对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经验公式。随着强夯研
7、究方法的增多,强夯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因此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和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很多具有探索性的成果。但强夯法的机理较为复杂,强夯的设计和施工多数依靠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强夯法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有对强夯的加固机理进行系统的研究。鉴于以上分析,本文结合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天然气项目化工装置区地基强夯工程的现场动力测试结果,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强夯法加固风成砂地基的加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 强夯加固风成砂地基的计算模型强夯加固地基时,可以把地基看成是各向同性水平层状分布,地基土为均
8、质各向同性的半限体域。强夯作用在地基表面的过程是一个动力过程。假设夯锤底部应力平均分布,且随时间变化。 在强夯作用下有限元体系的运动增量方程: (1)阻尼矩阵:式中,为体系中的总质量矩阵;为体系的总刚度矩阵;为体系的总阻尼矩阵。 和按下式确定: (2) (3)式中,、为阻尼比;、为固有频率。在计算分析中,首先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体系的自振周期。考虑强夯作用的计算频率,分别选取体系的低阶基本频率作为阻尼计算用的频率值,土体阻尼比取1015%。在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地基等无限域介质的动力响应时,其计算模型中必须引入人工边界条件,以消除在边界上非真实的反射波,以保证波在人工边界处的波传播特性与原连续介质一致
9、。在时域内的动力分析中使用的传输边界主要有粘性边界、叠合边界、旁轴边界及插值边界四种类型。人工边界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避开边界条件,取人工边界至结构物的距离足够远,以使在人工边界处波的衰减趋近于零。本文计算模型两侧采用截断边界,计算模型的两侧水平固定,竖向自由,底部固定。 3 强夯加固风成砂地基的工程概况3.1 工程概况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天然气项目化工装置区地基强夯工程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新庙乡,北距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约70km,距边贾公路约3km,西距包神铁路约50km。根据上部结构荷载要求,本工程地基需进行强夯处理,强夯后地基按双线浸水检测法检测承载力不小于250kPa
10、。3.2 工程地质条件3.2.1地形地貌场地区域属河谷侵蚀堆积地貌,原微地貌一般属冲洪积的高台地地形,东侧局部地段为丘陵斜坡地形。原地形起伏不平,地面高程1129.571141.60m,相对高差2.05.0m,局部丘陵斜坡处可达710m,地面坡度一般5%8%,局部最大可达8%12%,地表均为风积砂覆盖,沙丘形态多为新月形及垅岗状,少为平沙地。场地现已进行了挖填方场平,场区东侧局部为挖方区,场区西侧大部为回填区,最大回填厚度10m。场平后地面高程1130.691139.91m,地面坡度一般1%4%。场地属中等复杂地貌。3.2.2土层分布及描述单元层素填土:人工堆积,黄色、浅黄色,松散,局部车道处
11、稍密,上部干燥,中下部稍湿,物质组成主要为风积细砂,夹有粉砂质泥岩岩屑及少量煤屑,局部表部有少量的杂填土,物质来源主要为附近山体剥离的岩土体构成,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堆积时间约半年左右。地层强度低,变形量高,工程特性不稳定,中等冻胀性。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有分布,仅东侧的丘陵斜坡处未见发育,地层厚度一般较大,局部较小,变化较大,地层厚度为0.75.7m。单元层细砂:风积,黄色,土黄色,松散,局部下部稍密,稍湿,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及云母,颗粒形状多呈次棱角粒状及针片状,少为次园粒状,磨园较差,其中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为86.5%,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2.6%。地层强度较低,变
12、形量较高,中等冻胀性。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有分布,仅东侧的丘陵斜坡处未见发育,地层厚度一般较大,局部较小,厚度为1.76.0m。单元层细砂:坡积,灰黄色,土灰色,灰黑色,稍密,局部中下部中密,稍湿,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颗粒形状多为次园粒状,少为次棱角状,磨园中等,级配较好,其中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为87.3%,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为2.7%。下部偶含砾石。中下部夹中粗砂薄层,夹层厚0.120.35m,夹层呈稍湿,稍密状态,地层强度中等,变形量中等,中等冻胀性。该层仅在场区东侧丘陵斜坡地段有分布,范围较小,大部地段未见发育,地层厚度一般较大,局部较小,单体建筑场地变化较
13、小,地层厚度为1.110.3m。单元层粉砂细砂:冲洪积,土黄色,稍密,稍湿湿,矿物成份主要为长石、石英及云母,颗粒形状多为次园粒状,少为次棱角状,磨园较好,级配一般,其中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为84.6%,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为2.8%。地层强度中等,变形量中等,中等冻胀性。该层在场地均有分布,地层厚度一般较大,局部较小,最大厚度7.5m,最小厚度1.6m,平均厚度5.0m。单元层细砂:冲洪积,黄色,浅黄色,中密密实,上部稍湿,中下部很湿饱和,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及云母为主,颗粒形状多为次园粒状,少为次棱角状,磨园较好,级配较好,其中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为89.6
14、%,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为2.6%。偶含砾石,地层中下部局部夹粉土薄层二三层,夹层厚0.170.23m,夹层呈湿、中密状态;地层底部局部地段夹中粗砂和砾砂薄层二三层,夹层厚0.210.38m,夹层呈饱和、密实状态。地层强度较高,变形量较低,中等冻胀性。该层在场区均有分布,地层厚度一般较大,局部较小,单体建筑场地变化较小,地层最大厚度17.4m,最小厚度10.9m,平均厚度14.7m。地基岩土单元层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变形)模量综合取值表详见表3-1所示。 表3-1 岩土单元层力学参数 单元层编号岩性承载力特征值压缩(变形)模量备注/ kPa/kPa/MPa素填土(1.0)1)为不许修正
15、的承载力特征值;2)为尚未修正(允许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3)单元层-素填土,土质不均且松散,现状稳定的承载力。细砂100(3.0)细砂160(6.5)粉砂细砂165(7.0)细砂200(16.0)砾石260(25.0)粉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1200(150.0)粉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2800(280.0)3.3强夯方案设计3.3.1 设计要求(1) 夯点布置夯击点位的布置,本工程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布置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夯击点间距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 (2) 强夯遍数及间隔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3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固 回填 风成砂 地基 数值 模拟 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