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淬火.doc
《材料淬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淬火.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目錄壹、實驗目的 P.01貳、實驗設備 P.01參、實驗原理 P.02肆、實驗方法 P.04伍、實驗結果 P.06陸、問題討論 P.08柒、結論心得 P.10捌、參考資料 P.10玖、工作分配表 P.11壹、實驗目的1. 觀察不同含碳量的碳鋼,經退火、正常化、淬火及回火處理後的顯微組織,並量測其硬度。2. 瞭解材料性質的發揮與增進,有賴於熱處理的配合,依目的不同,採行合適的熱處理之方式。3. 淬火的目的是將試片加熱至沃斯田鐵化組織急冷轉變為麻田散鐵組織,然後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鋼的強度、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韌性等,從而滿足各種機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過淬火滿足某
2、些特種鋼材的鐵磁性、耐蝕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4. 回火處理一般接在淬火處理之後實施,回火是為了使淬火生成的組織變態或析出,接近安定組織,減少殘留應力並改善相關機械性質(提昇材料韌性)。,為在沃斯變態點以下的適當溫度加熱、持溫及冷卻的操作。貳、實驗設備a. 火鉗:將試片從高溫爐內夾出所需的工具(圖一)b. 耐熱手套:在高溫夾式片時,所需的隔熱護具(圖二)c. 高溫爐:將試片加熱所使用的器具(圖三)d. 含碳量0.15%的碳鋼(圖四)e. 鐵桶:裝水後,作為急冷卻所需之容器f. 砂紙:用其將試片磨光滑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參、實驗原理 將材料施以適當的加熱或冷卻的配合,以得所需要的性質或狀
3、態,達到利用其材料特性的操作稱為熱處理,其基本要素有:(1) 適當的加熱溫度變態點、固溶限。(2) 加熱速度慢加熱、急加熱。(3) 適當的溫度範圍臨界區域、危險區域。(4) 適當的冷卻速度徐冷、急冷。 將這些要素互相配合起來,就可依需求而使用不同的熱處理方法。1. 連續冷卻變態曲線圖(C.C. T. Curve)從沃斯田鐵狀態以快慢種種速率來冷卻時,所發生的變態與組織變化,圖示出來的就是連續冷卻變態曲線。從沃斯田鐵狀態以一定速率冷卻至規定溫度,然後即刻急冷至室溫,來檢查各種組織與硬度的變化,以求變態開始與完成點,即可繪出各種不同鋼種的C.C.T.曲線。 圖五所示0.8C鋼(共析鋼)的連續冷卻變
4、態曲線,圖中顯示變態的開始與終了,和所產生的組織:(圖五 共析鋼(0.8%C)的C.C.T.曲線)2. 淬火將鋼鐵加熱到沃斯田鐵變態溫度,保持適當的時間後急冷,以阻止Ar1變態(波來鐵變態),而得到高硬度的麻田散鐵組織的處理方法稱之淬火。其目的是使材料硬化,而淬火要領是在臨界區域及沃斯田鐵化溫度(A1或A350C)至Ar點(主要在碳鋼,稱之波來鐵臨界區域)或變靭鐵點(主要在特殊鋼,叫做變靭鐵臨界區域)的溫度範圍,要快冷卻;在危險區域又名Ar”點,是發生麻田散鐵變態的溫度範圍,通常用Ms記號來表示,要慢慢冷卻。如圖五表示淬火冷卻的操作要領。施以水淬火時,採用每直徑3mm用水冷卻1秒後取出,再加以
5、油冷或空冷。油淬火時,不要在油中完全冷卻,每直徑3mm油冷3秒後取出再加以空冷較 好。使急冷溫度TQ比TA低一點的淬火稱為遲延淬火,可以減少淬火後之彎曲,使 淬火操作容易。3. 回火將淬火後的鋼依其鋼種及使用目的,加熱到A1變態點以下的適當溫度的處理方法稱為回火。其目的為:a. 使鋼料淬火後的麻田散鐵及殘留沃斯田鐵組織安定化。b. 消除鋼料內部應力。c. 調節硬度以得到適當的韌性。(1) 實用上回火可分為低溫回火和高溫回火兩種:a. 工具、刀具等硬度要相當高的零件,用高碳鋼作成後施以淬火和低溫回火,除去淬火鋼內的殘留應力,也使殘留沃斯田鐵不容易發生變化,而防止尺寸的變化,並且保持相當高的硬度且
6、可增加韌性,通常在150200左右回火,然後水冷或在靜止空氣中冷卻。b. 構造用鋼不但要有相當高的硬度,也要有較大的韌性,通常回火到550650之間的高溫然後在水中或油中急冷,以防止高溫回火徐冷脆性。(2) 回火應注意事項:a. 淬火硬化之後,一定要施行回火,不能夠淬火後直接使用。b. 淬火後,冷卻至不燙手的程度,即可施行回火,太早取出來回火時,會發生裂痕。c. 一定要當天施行回火,不要放置至第二天才回火,至少用100的開水施行水回火,然後隔日再施行正式的回火。d. 回火溫度比回火時間重要,回火時間過長也沒有什麼壞處,為了改善其韌性,一般在低溫長時間之回火,比在高溫短時間之回火來得有效。e.
7、須留意300350脆化,由於0.20.4C的構造用合金剛淬火後都具有極少量殘留沃斯田鐵,在300350回火時,分解為雪明碳鐵薄膜,此板條狀麻田散鐵邊界上雪明碳鐵的存在,即構成所謂300350回火麻田散鐵脆性之一種原因。肆、實驗方法1. 先將試片表面的黑皮用銼刀做粗磨減少大部分的黑皮在用砂紙來做細磨讓表面光滑度提高,磨完後試片如下圖。 2. 用游標卡尺量測試片厚度大約6mm3. 對照鐵碳平衡圖來計算試片(含碳量0.15%)的最高加熱溫度為860+50=910C (計算持溫時間用鐵碳平衡圖加熱至A3上方3050C)。4. 碳鋼試片置放到熱處理機中準備加熱試片,如下圖。5. 在來設定高溫爐溫度設定溫
8、度910度持溫時間40分鐘,如下圖。6. 配製淬火液:鹽與水的比例大約為1:10 7. 升溫時間 17min (0910C時間)。8. 試片降至100C以下為15秒(由高溫一碰到水至氣泡聲結束的時間)。9. 將試片放在空氣中等待高溫爐降溫到200度以下再將試片放入爐中實施高溫回火。10. 等待一小時後將試片拿出放置陶瓷平台上冷卻。伍、實驗結果: 熱處理前試片 熱處理後試片 完整的加熱溫度-時間折線圖時間(min)minc溫度(c)持溫時間:2030min+23min/mm*板厚mm(2min)。 20+3min/mm*6mm+2min=40min。恆溫溫度:根據下圖可得知:含碳量0.15%時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