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C混合制冷.ppt
《MRC混合制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C混合制冷.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混合制冷 王斌 第一章制冷基础知识概论制冷 又叫冷冻 指使物系温度降到低于周围介质温度的过程 习惯上将冷冻温度大于173K的制冷叫普冷 将温度小于173K的制冷叫深冷 在工业上 为了达到制冷的目的 常用以下三种操作方法 a 溶液的减压蒸发 b 流体的节流膨胀 c 气体做外功的等熵膨胀 第一种方法 主要用于普冷 其余用于深冷 第一节普冷因为在低温甲醇洗过程中 需要在较低温度下来操作 因此 就需要能提供冷量的装置 而根据设计所使用的冷源为 40 和0 这样 选用冷冻剂氨的减 压蒸发工艺即可满足工艺要求 一 热机及卡诺循环 1 热机 用热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 一般由锅炉 透平冷凝器和泵组成 其整个循
2、环由四热力过程组成 见下图 1 等压加热过程 工质水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成为过热蒸汽 高温热源的温度为TH 吸热量为QH 2 绝热膨胀过程 高温高压工质在透平中绝热膨胀 对外做功为W 3 等压冷凝过程 乏汽在冷凝器中冷凝 工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放出热量为QL 4 绝热压缩过程 工质水用泵送至锅炉 所需功为WP 其热效率为 2 卡诺循环 由两个可逆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所构成的循环叫卡诺循环 完成卡诺循环的装置叫卡诺热机 其效率为 即 热效率只与高低温热源温度有关 与工质种类无关 可逆热机的热效率最大 下图为卡诺循环示意图 二 温熵图 T S图 T S示意图 用它可以表示某物质在各种状态下的热力
3、学性质 图中 P1 P2 P3为等压线H1 H2 H3为等焓线c点为临界点ac为饱和液体线bc为饱和蒸汽线ac左侧为液体区 L acb之下为气 液两项区 L G dcb之上为气相区 G 2 T S图应用举例 2 1等压加热或冷却过程 1 2为等压加热过程 所需热量QP H2 H1 3 4为等压冷却过程 其放出热量 H3 H4 3 节流过程示意图 如下图 2 等温压缩或膨胀过程 1 2过程为等温压缩过程 过程热量 Q T S T S2 S1 过程焓差 H H2 H1 因为 H Q W 所以 过程轴功W Q H T S2 S1 H2 H1 3 4为等温膨胀过程 由T S图 同理可计算出过程轴功W
4、2 1为节流膨胀过程 它沿等焓线进行 该过程 H 0由图可见 a S1 S2表明过程可自发进行b T1 T2表明节流膨胀后温度降低 P2 4 等熵膨胀过程 T1 第二节我公司的制冷一 制冷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粗煤气净化工艺采取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 而低温甲醇洗的操作温度在 如上图所示 2 1为绝热凳上膨胀过程 该过程沿等熵线进行 因Q T S H H1 H2由 H Q W知 H W由图可见 等熵膨胀过程 温度由T2降到T1 图中2 1 过程为不绝热膨胀过程 因 因S1 S1 故同绝热等熵膨胀过程相比 T2 T1 T2 T1 30 60 之间 而其中一部分冷量就需要制冷装置来补偿 而且通过热力学计算
5、得出我工艺的低品位热能有相当的富裕 出于能量利用的最大化考虑 采取压缩吸收混合制冷工艺 二 制冷的基本概念 1 制冷的定义 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物系的温度降到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2 普冷和深冷 普冷 通常把制冷温度在 100 以上 的称为普冷 深冷 通常把制冷温度在 100 以下的称为深冷 根据我公司的工艺流程图看 空分 LNG是深冷 而低温甲醇洗属于普冷 三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首先 必须明确制冷是以热力学为其主要理论依据的 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及其相互转换规律的基础学科 主要研究热能和机械能等其它能量转换规律 其中热力学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制冷的重要依据 我们重复一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
6、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 热不可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或者说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变为有用功 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上图为热机工作过程示意图 热机一般是由四个部分组成 锅炉 透平冷凝器 泵四部分 流程简介 由锅炉出来的高温高压蒸汽 实际为过热蒸汽 进入透平 在其中膨胀 推动透平做功 带动发电机 而出透平的乏汽 低温低压蒸汽 进入冷凝器 由冷凝水移走热量后 经泵打压返回锅炉 吸收热量汽化 构成循环 如果蒸汽在透平或汽轮机 中膨胀和冷凝水用泵升压都是绝热过程 并且升压所需之功WP由透平供给 则整个循环由四个过程组成 而1 2水由高温 TH 热源吸收
7、热量QH而汽化 2 3蒸汽在透平中进行绝热膨胀作出净功W 3 4乏汽在低温 TL 下放出QL 负值 冷凝 4 1冷凝水用泵绝热压缩升压后返回锅炉 每次循环 工质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除去部分用作净功外 必定还有部分热量排至低温热源 由此可见 经过循环过程 热量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功 而是有一定限制的 四 制冷的原理 普冷的物理制冷法原理 相变制冷 1 相变 是指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物质分子重新排列 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发生改变 并伴随着热量 变化 我们将这种热量叫相变热 2 相变制冷 利用某些物质在相变化时的吸热效应来达到制冷目的 任何液体液体汽化 都会产生吸热效应 所以液体汽化的相变制
8、冷应用非常广泛 3 冷冻剂的选择 相变制冷是利用某些物质发生相变化时的吸热效应来制冷的 而这些物质就是制冷剂或称为冷冻剂 3 1冷冻剂的选择原则 首先 冷冻剂的汽化潜热应尽可 能的大 这样在一定的冷冻能力下 可以降低冷冻剂的循环量 从而使冷冻设备的体积和实际动力消耗减少 其次 冷冻剂在蒸发温度下蒸汽比热容要小 以缩小压缩机的体积和节省实际功消耗 第三 冷冻剂必须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不应有显著的腐蚀和分解作用 对操作人员也不应有毒害和强烈的刺激作用 第四 不应具有易燃或易爆性 最后 冷冻剂的价格应便宜 同时供应方便 如果采取往复式压缩机则上述条件必须满足 如果采用离心压缩机则不必考虑第二条 而经
9、过综合考虑我们工艺采取液氨作为制冷剂 4 氨的性质 氨的汽化潜热较大 对钢铁的腐蚀性小 极易溶于水 有刺激性气味 汽化潜热大 对人的呼吸道有害 我们将相变制冷中的相变物质叫冷冻剂 饱和氨蒸汽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液氨的蒸发温度与压力有关 温度愈低 压力也愈低 因此可以根据所要求的冷冻温度确定液氨蒸发压力 根据冷冻量 即取走的热量 来确定液氨蒸发量 液氨蒸发为气氨 从环境吸收热量 使环境达到冷冻的目的 在整个工艺上和经济上才更合理 气氨变成液氨必须采取冷却的办法 可是蒸发温度很低 要把低温下的气氨变成液氨 则要求冷却剂的温度更低 这与制冷相矛盾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如果把气氨压力提高 则冷凝温度也
10、 相应提高 当冷凝温度高于冷却水温度后 就可以用冷却水来冷却 例如 把气氨压力提高到16atm后 冷凝温度达到40 显然可以用冷却水来冷凝气氨 使氨气重新变成液氨 液氨再减压蒸发如此循环 气氨压力的提高可以由压缩机来完成 也可以经溶液吸收后用泵加压送至精馏装置 再精馏出高压气氨 即用 热压缩机来完成 最后用冷却水降温后送出界区 5 冷冻剂的循环使用 液氨蒸发 变成气氨 需从外界环境吸收吸收热量 使环境温度降低 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氨循环使用 必须采取冷却的办法将气氨再变成液氨 由液氨的性质知 低压下 冷冻量大 高压时 气氨冷凝温度高 故氨可以采用下法循环使用 1 高压液氨进行减压蒸发 2 将气
11、氨提压 以便于用冷却水冷凝 3 气氨变成液氨 重新从第一步开始循环 对于氨制冷剂 1 蒸发温度和压力有关 压力越低 蒸发温度也越低 2 汽化潜热和压力有关 压力提高 汽化潜热值降低 即 在低温低压下的制冷能力较大 五 普通冷冻循环 冷冻剂完成从液到气 再从气到液的循环过程 必须具备四个主要设备 膨胀设备 蒸发装置 升压装置和冷凝装置 从低温蒸发态向高温冷凝态转变的过程不能自动进行 需要外界提供能量 按照外界 输入能量的形式不同 我们将制冷循环分为两大类 即消耗机械能的制冷和消耗热能的制冷 制冷循环 机械能制冷 气体压缩制冷 g态 蒸汽压缩制冷 g l态交替 热能制冷 吸收制冷 蒸汽喷射制冷 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RC 混合 制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