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H0205-2009川东北天然气井钻井井控技术规范.pdf
《QSH0205-2009川东北天然气井钻井井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SH0205-2009川东北天然气井钻井井控技术规范.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ICS 75.020 E 13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集 团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SH Q/SH 02052009 代替 Q/SH 02052008 川东北天然气井钻井井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ell control technology of gas well drilling in the northeast of Sichuan 2009- 10- 20 发布 2009- 12- 31 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发布 Q/SH 02052009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钻井井控设计.1 4
2、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4 5 钻开气层前的准备和检查验收.6 6 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作业.7 7 溢流的处理和压井作业.8 8 防火、防爆、防硫化氢安全措施.8 9 井喷失控的处理.9 10 井控技术培训、考核.10 11 井控工作分级责任制.12 Q/SH 02052009 I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Q/SH 02052008川东北天然气井钻井井控技术规范。 本标准与Q/SH 0205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钻井井控工程设计书的内容、 井身结构设计中对含硫化氢及二氧化碳井的套管要求、 放喷管线的出口安装、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接出口距离、井控装置的试验压力、短程起下钻的基本作法
3、等不再最具体要求,直接引用 Q/SH 00332009川东北天然气井钻井与井下作业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分别见 3.3.2、3.4、4.1.2.2、4.1.4.3、4.2.1.2 及 6.5); 修改了新区第一口探井关于防喷器的防腐要求(见 3.6.1.1); 增加了“含硫天然气井宜使用抗硫钻杆”的要求(见 5.1)。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化川气东送建设工程指挥部工程技术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普光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家贤、彭新忠、王德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
4、版本发布情况为:Q/SH 02052008。Q/SH 02052009 3 Q/SH 02052009 1 川东北天然气井钻井井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川东北工区钻井井控设计,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规范,井控技术的管理、实施及培训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川东北工区勘探、 开发钻井作业中的气井压力控制技术, 其他同类地区天然气井钻井井控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5、。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 50872005 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 SY/T 51272002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 SY/T 5430 地层破裂压力测定 套管鞋试漏法 SY 5742 石油天然气井井控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SY/T 58582004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SY/T 59642006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 SY 59742007 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SY/T 62032007 油气井井喷着火抢险作法 Q/SH 00332009 川东北天然气井钻井与井下作业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3 钻井井控设计 3.1 井
6、控安全距离 井口距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少于75m,距民宅不少于100m;含硫化氢天然气开发井井口距民宅不少于3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少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少于500m。含硫油气井应急撤离措施见SY/T 50872005有关规定。 3.2 钻井地质设计的要求 3.2.1 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通讯光缆、 高压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 并在地质设计中绘图标注说明 3km范围内人口分布情况。特别应标注清楚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地表深度。其他要求应符
7、合 Q/SH 00332009 的规定。 3.2.2 根据物探资料及本构造邻近井和邻构造的钻探情况,地质设计应提供本井全井段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破裂压力剖面 (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可不作地层破裂压力曲线, 但应提供邻近已钻井地层承压检验资料)、气层资料、油气水显示、地层油气中硫化氢的含量和钻井复杂情况。 3.3 钻井液密度确定和储备要求 3.3.1 根据地质提供的资料,钻井液密度设计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 0.07g/cm30.15g/cm3。具体选择钻井液密度安全附加值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下列影响因素: 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精度; Q/SH 02
8、052009 2 油层、气层、水层的埋藏深度; 地层油气中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 地应力和地层破裂压力; 井控装置配套情况。 3.3.2 钻井工程设计书中应明确各次开钻钻井液和加重材料的储备量,具体应遵照 Q/SH 00332009中 3.3.2.3 的规定。 3.4 井身结构 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岩性剖面及保护产层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并满足如下要求: 探井的井身结构应充分估计不可预测因素,留有一层备用套管; 在地下矿产采掘区钻井,井筒与采掘坑道、矿井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少于 100m,套管下深应封住开采层并超过开采层底部 100m; 含硫化氢井的天然气
9、井,表层套管下深应不少于700m;井口与河流、沟谷水平距离小于 1000m的井,表层套管的下深应低于河床、沟谷底部不少于 300m;井口与河流、沟谷水平距离大于 1000m的井,表层套管的下深应低于河床、沟谷底部不少于 100m; 含硫化氢、二氧化碳井的套管应遵照 Q/SH 00332009 中 3.3.4.1.3 的规定; 套管下深应考虑下一开次钻井最高钻井液密度和溢流关井时的井口安全关井余量。 3.5 破裂压力和承压试验 每层套管固井开钻后应按SY/T 5430的规定测定套管鞋下第一个3m5m厚的易漏层的破裂压力。 3.6 井控装置配套 3.6.1 防喷器 3.6.1.1 防喷器的防腐要求
10、应与地层含腐蚀性流体情况相匹配, 高含硫化氢应选择 HH 抗腐蚀级, 含硫化氢但同时含分压大于 0.021MPa 二氧化碳宜根据硫化氢含量选择 HH 或 FF 抗腐蚀级,低含硫化氢选择 EE 抗腐蚀级;新区第一口探井宜根据邻区参考井中含腐蚀性流体最高的情况选择相应抗腐蚀级。 3.6.1.2 压力等级选择应根据所钻地层最高地层压力,选用高于该压力等级的液压防喷器;对于地层压力高于 105MPa 的地区,井控装置可根据最大关井井口压力选择。可分别选择压力等级为 14MPa、 21MPa、35MPa、70MPa 和 105MPa 的防喷器组。 3.6.1.3 防喷器组合形式: 压力等级为 14MPa
11、、21MPa 和 35MPa 的防喷器组合形式应符合 SY/T 59642006 的规定; 压力等级为 70MPa 和 105MPa 的防喷器组合顺序为:环形防喷器+半封闸板防喷器+剪切闸板防喷器+全封闸板防喷器+半封闸板防喷器+四通+四通+套管头,具体形式见图 1;或:环形防喷器+半封闸板防喷器+剪切闸板防喷器+全封闸板防喷器+四通+半封闸板防喷器+四通+套管头,具体形式见图 2;或用 2 个单闸板代替 1 个双闸板,具体形式见图 3。 Q/SH 02052009 3 图 1 防喷气组合形式1 图 2 防喷气组合形式2 图 3 防喷气组合形式3 3.6.2 节流管汇和压井管汇 节流管汇和压井
12、管汇的压力等级、阀件组合形式和防腐要求应与防喷器相匹配,主通径 103mm,节流管汇与四通平直连接,不允许用弯头连接。 3.6.3 放喷管线数量及点火方式 四通两侧放喷管线应不少于4条,两组放喷管线应平直走向,个别地区两组放喷口与井口连线之夹角不小于90 。 应保证不少于三种有效点火方式。 3.6.4 防喷、放喷管线 防喷、 放喷管线应使用专用抗硫材质管线, 采用标准法兰连接, 由专业厂设计、 加工成组件和检验,防喷管线应采取整体锻造,内径103mm。 3.6.5 井口装置及井控管汇示意图 绘制各次开钻井口装置及井控管汇安装示意图,并提出相应的安装、试压要求。 3.6.6 套管头 套管头应根据
13、最大地层压力或高一个压力级别进行选择, 防腐蚀性能应与地层含腐蚀性流体情况相匹配。 3.7 内防喷工具及辅助设施 3.7.1 钻具内防喷工具的额定工作压力应不小于井口防喷器额定工作压力。 3.7.2 钻具内防喷工具、井控监测仪器、仪表、钻具旁通阀及钻井液处理装置和灌注装置,应根据具体情况配齐,以满足井控技术的要求。 3.8 完井井口装置 根据地层流体中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及完井后最大关井压力值, 并考虑能满足进一步采取增产措施的需要,按SY/T 51272002的规定选用完井井口装置的型号、压力等级和尺寸系列。 3.9 含硫气井钻井 应根据钻井地质设计预测含硫化氢的情况,在钻井设计中明确应采取
14、的安全和技术措施。 3.10 欠平衡钻井 欠平衡钻井应在地层情况等条件具备的井中进行。欠平衡钻井施工设计书中应制定保证作业安全、防止井喷、井喷失控或着火的安全措施。不应在含硫化氢气体的井段实施欠平衡钻井。 Q/SH 02052009 4 3.11 地层压力监测 对探井、预探井、资料井应采用地层压力随钻检(监)测技术;绘制本井预测地层压力梯度曲线、设计钻井液密度曲线、实际钻井液密度曲线,根据监测和实钻结果,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 4 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 4.1 井控装置的安装 4.1.1 钻井井口装置 4.1.1.1 防喷器安装、校正和固定应符合 SY/T 59642006 中的相应
15、规定。 4.1.1.2 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应装齐手动操作杆,靠手轮端应有支撑和操作台,其中心与锁紧轴之间的夹角不大于 30。挂牌标明开、关方向和圈数。 4.1.1.3 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安装要求: 安装在面对井架大门左侧、距井口不少于 25m 的专用活动房内,距放喷管线或压井管线应有1m以上距离,并在周围留有宽度不少于 2m的人行通道,周围 1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 管排架与防喷管线及放喷管线的距离不少于 1m,车辆跨越处应装过桥盖板;不应在管排架上堆放杂物和以其作为电焊接地线或在其上进行焊割作业; 总气源应与司钻控制台气源分开连接,并配置气源排水分离器;严禁强行弯曲和压
16、折气管束; 电源应从配电板总开关处直接引出,并用单独的开关控制; 蓄能器完好,压力达到规定值,并始终处于工作压力状态; 远程控制台上全封、 剪切闸板的三位四通阀操作手柄处应安装防误操作的安全装置, 全封闸板的安全操作装置应不影响司钻控制台操作,司钻控制台上不应安装防喷器剪切闸板的控制阀。 4.1.1.4 四通的配置及安装应符合 SY/T 59642006 中的相应规定。 4.1.1.5 套管头的安装应符合 SY/T 59642006 中的相应规定。 4.1.2 井控管汇 4.1.2.1 钻井液回收管线出口应接至钻井液罐并固定牢靠,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 120的铸(锻)钢弯头,其通径103mm。
17、 4.1.2.2 放喷管线安装要求: 其通径103mm; 放喷管线的组件不应在现场安装时进行切割、焊接改造; 布局要考虑当地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电力线及各种设施等情况; 放喷管线走向一致时,应保持大于 0.3m的距离,并分别固定; 管线尽量平直引出,如因地形限制需要转弯,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 120的铸(锻)钢弯头; 出口要求应遵照 Q/SH 00332009 中 3.3.3.3.1 的规定; 管线每隔 10m15m、转弯处用水泥基墩加地脚螺栓或地锚、预制基墩固定牢靠,悬空处要支撑牢固;若跨越 10m宽以上的河沟、水塘等障碍,应架设金属过桥支撑;距出口 0.3m0.5m处用水泥基墩
18、加双地脚螺栓或双地锚或预制基墩固定牢靠; 水泥基墩的预埋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 20mm,长度大于 0.5m; 压板尺寸为:宽度不小于 100mm,厚度不小于 10mm。 4.1.2.3 井控管汇所配置的平板阀应符合 SY/T 51272002 中的相应规定。 4.1.2.4 防喷器四通两翼应连续安装两个闸阀,应处于常开状态。 4.1.3 钻具内防喷工具 4.1.3.1 气层钻井作业中,应在钻柱下部安装钻具止回阀和旁通阀;下述特殊情况应有相应的防喷 措施: 堵漏钻具组合; Q/SH 02052009 5 下尾管前的称重钻具组合; 处理卡钻事故中的爆炸松扣钻具组合; 穿心打捞测井电缆及仪器组合; 传
19、输测井钻具组合。 4.1.3.2 钻具止回阀的安装位置: 常规钻进、通井等钻具组合,止回阀接在钻头与入井第一根钻铤之间; 带井底动力钻具的钻具组合,止回阀接在井底动力钻具与入井的第一根钻具之间; 在气层中取芯钻进应使用非投球式取芯工具。止回阀接在取芯工具与入井的第一根钻具 之间。 4.1.3.3 应使用方钻杆旋塞阀,并定期活动;钻台上配备与钻具尺寸相符的钻具止回阀或旋塞阀。 4.1.3.4 钻台上准备一根防喷钻杆单根(带与钻铤连接螺纹相符的配合接头和钻具止回阀)。 4.1.4 井控监测仪器及钻井液净化、加重和灌注装置 4.1.4.1 应配备钻井液循环池液面监测与报警装置。 4.1.4.2 按设
20、计要求配齐钻井液净化装置和除气器。 4.1.4.3 液气分离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天然气井液气分离器罐体内径不小于 1200mm,进液管线内径不小于 152.4mm,用法兰、钢圈连接;排液管线内径应大于进液管线内径,排气管线内径不小于 203.3mm;管线用法兰连接; 液气分离器罐额定工作压力不小于 1.6MPa; 液气分离器排气管线接出口距离应遵照 Q/SH 00332009 中 3.3.3.4.3 的规定; 液气分离器用地脚螺栓及钢丝绳固定牢固,排气管线应使用水泥基墩(0.8m0.8m1m)、地脚螺栓固定。 4.2 井控装置的试压 4.2.1 试压值 4.2.1.1 防喷器组应在井控车间按井
21、场连接形式组装试压,环形防喷器(封闭钻杆,不试空井)、闸板防喷器和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线试额定工作压力,防喷器组应进行气密封试验。 4.2.1.2 井控装置的试验压力应符合 Q/SH 00332009 中 3.3.3.5.1 的规定。 4.2.1.3 钻开油气层前及更换井控装置部件后,应采用堵塞器或试压塞按照 4.2.1.2 的有关条件及要求试压。 4.2.1.4 防喷器控制系统用 21MPa 的油压作一次可靠性试压。 4.2.2 试压规则 4.2.2.1 除防喷器控制系统采用规定压力油试压外,其余井控装置试压介质均为清水。 4.2.2.2 试压稳压时间不少于 30min,允许压降不大于
22、 0.7MPa,密封部位无渗漏为合格。 4.3 井控装置的使用 4.3.1 环形防喷器不应长时间关井,非特殊情况不应用来封闭空井。 4.3.2 在套压不超过 7MPa 情况下,用环形防喷器进行不压井起下钻作业时,应使用 18斜坡接头的钻具,起下钻速度不得大于 0.2m/s。 4.3.3 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关井后应手动锁紧闸板。打开闸板前应先手动解锁,锁紧和解锁都应先到位,然后回转 1/4 圈1/2 圈。 4.3.4 环形防喷器或闸板防喷器关闭后,在关井套压不超过 14MPa 情况下,允许以不大于 0.2m/s 的速度上下活动钻具,但不应转动钻具或过钻具接头。 4.3.5 当井内有钻具时
23、,严禁关闭全封闸板防喷器。 4.3.6 严禁用打开防喷器的方式来泄井内压力。 4.3.7 检修装有绞链侧门的闸板防喷器或更换其闸板时,两侧门不应同时打开。 Q/SH 02052009 6 4.3.8 钻开油气层前、后,定期对闸板防喷器进行开、关活动及在钻开油气层前使用环形防喷器进行一次试关井(在有钻具的条件下) 。 4.3.9 井场应备有一套与在用闸板同规格的闸板和相应的密封件及其拆装工具和试压工具。 4.3.10 防喷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按 SY/T 59642006 中的相应规定执行。 4.3.11 有二次密封的闸板防喷器和平行闸板阀,只能在密封失效至严重漏失的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且止
24、漏即可,待紧急情况解除后,立即清洗更换二次密封件。 4.3.12 平行闸板阀开、关到位后,应回转 1/4 圈1/2 圈。其开、关应一次完成,不允许半开半闭和作节流阀用。 4.3.13 压井管汇不应用作日常灌注钻井液用;防喷管线、节流管汇和压井管汇应采取防堵、防漏、防冻措施;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在节流管汇处应以明显的标示牌标示。 4.3.14 井控管汇上所有闸阀都应挂牌编号并标明其开、关状态。 4.3.15 井口装置等井控装置应经检验、试压合格后方能上井安装;井口装置在井上组装后还应整体试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4 井控装置的管理 4.4.1 各油气田应有专门机构负责井控装置的管理、维修和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SH0205 2009 川东 天然 气井 钻井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