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情学霸笔记.pdf
《铜川市情学霸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川市情学霸笔记.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 1 第 O 章 铜川市情 一 考点详细解析 2 一 概况 2 1 地理特征 2 2 自然资源 4 3 行政区划 7 二 历史与文化 8 1 历史 8 2 行政区划由来 9 三 发展改革 10 1 区位优势 10 2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10 3 六大产业基地 10 4 铜川精神 11 二 学霸笔记 12 位置面积 东经 108 35 109 29 北纬 34 48 35 34 12 地质地貌 鄂尔多斯台地与渭河断陷盆地的过渡地带 属黄土高原南缘的残原区 横 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 12 气候 渭北旱塬 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12 河流水系 石川河和洛河两大水系 13 土壤土质 由南向北依次
2、为褐土 黑垆土 黄绵土 铜川的土质属微碱性 利于固氮 菌类活动 能够增加固氮能力 13 自然资源 铜川有着丰富的地上地下自然资源 13 建置沿革 北魏始设铜官县 县治在今王益区王益乡高坪村附近 隶属雍州北地郡 14 历代人物 14 风景名胜 4A 级景区 玉华宫 药王山 香山 15 市树市花市鸟 铜川的市树为合欢树 市花为玫瑰花 市鸟为画眉 15 行政区划 15 人口 86 万 16 2 第 O章 铜川市情 一 考点详细解析 一 概况 1 地理特征 1 地理位置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 处于东经 108 34 109 29 北纬 34 50 35 34 之间 是关中盆地和陕北高 原的交接地带 东
3、和东南与渭南市的蒲城 白水 富平接壤 西和西南与咸阳市的旬邑 淳化 三原毗邻 北部同延安市 的黄陵 洛川相连 总面积 3882 平方公里 2 地形地貌 铜川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渭河断陷盆地的过渡地带 属 黄土高原南缘的残原区 横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 地貌复杂 多样 山 川 原 梁 峁 台塬 沟谷 河川均有分布 境内山峦纵横 峪谷相间 台塬广布 梁峁交错 3 主要山脉与河流 铜川山高沟深 河流均是源头或上游 其特点是 流程 短 水量少 水位低 比降大 易涨落 能利用者甚微 铜 川境内的河流分为石川河和洛河两大水系 石川河水系主要由漆 沮二水组成 市内流域面积 2240 8 平方公里 石川河水系中流域
4、面积 10 平方公里以上 的支流 67 条 主要河流有漆河 沮河 赵氏河 浊峪河 3 清峪河 赵老峪河等 洛河为铜川东北部的界河 境内流程 35 公里 流域面积 1648 8 平方公里 洛河水系中流域面积 在 10 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 78 条 主要河流有白水河 清河 五里镇河 雷塬河等 4 气候特征 铜川市地处渭北旱塬 系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 带 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 冬长夏 短 雨热同季 雨量较多 温度偏低 地区差异明显 灾害 比较频繁 气候区可分为三个 南部台原温暖半干旱气候区 中东部残原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西北部山地温凉湿润气候 区 铜川光能资源丰富 多年平均太
5、阳辐射量为 125 8 127 6 千卡 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 2250 7 2387 7 小时 年内各季分布不均 秋冬较弱 春夏较强 12 月最弱 6 月 最强 铜川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春季升温较快 秋季降温迅 速 气温日较差较大 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 9 7 12 7 铜川近 30 年平均降水在 543 4 676 3 毫米之间 但各 地间差异较大 台原区为 543 4 毫米 残原区为 594 3 毫米 山区为 676 3 毫米 铜川白天多西南风 夜间多东北风 年平均风速 2 3 3 2 米 秒 残原区风速较小 台原区和山区风速较大 春季 4 风速最大 夏冬季次之 秋季最小 铜川近 30
6、 年平均无霜期为 199 227 天 中部最小 北 部略多于中部 南部无霜期最长 2 自然资源 5 土地资源 铜川市土壤分为 9 个土类 15 个亚类 25 个土属 73 个土种 9 个土类占全市土壤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 褐土为 53 72 黄绵土为 30 3 黑垆土为 4 32 新积土为 2 02 垆土为 1 52 潮土为 0 06 水稻土为 0 03 紫色土为 0 02 其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依次为褐土 黑垆土 黄绵 土 山间河谷地多为沙壤质新积土 砂砾质新积土 壤质新 积土 冲击型潮土 洪树型潮土 壤质新潮土 冲积型湿潮 土 梁峁残原分布着白土 红粘土 原区分布着黑垆土 垆 土 土石山地分布
7、着砂砾岩褐土性土 泥质岩褐土性土 铜 川的土质属微碱性 不仅适合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需要 而 且有利于固氮菌类活动 能够增加固氮能力 6 矿产资源 铜川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 4 大类 20 种 建材工业的水泥配料黄土 耐火粘土居陕西省第一位 陶瓷 粘土 铝土矿居第二位 水泥石灰岩居第三位 全市煤田面 积 522 平方公里 煤炭产量列全省前茅 目前已探明保有储 量分别为原煤 25 60 亿吨 油页岩 4 7 亿吨 水泥石灰岩 4 2 5 亿吨 耐火粘土 3400 万吨 陶瓷粘土 34 7 万吨 7 植物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 铜川境内有维管束植物为 106 科 384 属 618 种 5
8、个亚种 38 个变种 其中 蕨类植物为 9 科 13 属 16 种 裸子植物 2 科 3 属 3 种 被子植物 95 科 318 属 599 种 5 亚种 38 变种 森林资源 全市共有林地面积 376 3 万亩 经济林 206 万亩 有林地 190 8 万亩 森林覆盖率为 45 11 主要树种 有油松 山杨 刺槐 侧柏 桐树 苹果 核桃 柿子 梨 桃等 草地资源 共有草地面积 152 万亩 可利用面积 136 万 亩 多呈大面积连片分布 在 300 亩以上的草地 105 块 计 100 万亩 且等级较高 其中万亩以上的草场 29 块 面积 59 3 万亩 牧草 67 科 308 种 主要有白
9、羊草 铁扫帚 蒲公英 硬质苔草等 草场分为农林隙地和山坡灌木丛两类 草质优良 可载畜 19 98 万个羊单位 发展牧业条件优越 中草药资源 境内有中草药 683 种 已大量采集收购的 有 164 种 主要为党参 黄芪 柴胡 黄芩 连翘 丹参等 8 水资源 铜川水资源总量 22042 万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 21069 万 立方米 地下水 12607 万立方米 目前 已探明的地下水可 开采量 4494 万立方米 主要分布在耀州区漆 沮河谷区走 6 马村川道 瑶曲川道和小丘 坡头 下高埝原 水质良好 宜饮用 9 动物资源 铜川有野生动物 68 种 分属 16 目 35 科 其中兽类 5 目 10 科
10、 23 种 主要为中华鼠 花鼠 岩松鼠 艾虎 水獭 草兔 野猪 狍等 禽类动物 10 目 23 种 主要有石鸡 环 颈雉 喜鹊 鸢 楼燕 啄木鸟 杜鹃 麻雀等 3 基础设施 10 交通状况 铜川的交通由铁路和公路两种方式构成 2012 年末境内 铁路里程 177 公里 含企业自营铁路 各区县均通铁路 咸铜线和梅七线构成 V 字型主体格局 咸铜线通过东 坡 罕 井 线与西延线连通 在运输上形成东南两个进出口 并构成铜川新区咸阳三角形铁路线 境内有铁路专用线 33 条 总延长公里 145 67 公里 铁路密度为 0 05 公里 平方 公里 比全省 0 009 公里 平方公里高出 4 6 倍 201
11、2 年末公路总里程 4054 74 公里 其中 高速公路 105 49 公里 国道 117 11 公里 省道 68 7 公里 县道 578 17 公里 乡道 882 84 公里 村公路 2244 35 公里 专用公路 58 08 公里 全年建成县乡油路 40 公里 通村油路 61 公里 11 人口状况 铜川市 2013 年年末总人口 855651 人 其中非农人口 7 457105 人 年末总户数 281627 户 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 的 53 2 面积 3882 平方公里 全市下辖宜君县 王益区 印台区 耀州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 其中 王益区 205666 人 其中非农人口 1702
12、68 人 总 户数 72144 户 印台区 224686 人 其中非农人口 142763 人 总户数 72151 户 耀州区 244136 人 其中非农人口 65145 人 总户数 76983 户 宜君县 94681 人 其中非农人口 45731 人 总户数 322103 户 新区 86482 人 其中非农人口 33198 人 总户数 28246 户 3 行政区划 铜川市现辖 3 区 1 县 1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22 个镇 6 个乡 13 个街道办事处 543 个村委会 57 个居民委员会 面积 3882 平方公里 市委 市政协驻地朝阳路 9 号 市人 大常委会 市政府驻地正阳路 9 号 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铜川 市情 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