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唯物论(第四、五课)复习课件.ppt
《哲学唯物论(第四、五课)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唯物论(第四、五课)复习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知识框架,二、对应原理,探究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求索真理的历程,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论部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考情分析】一、选择题部分1.2007.山东25:意识的作用(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2008.山东22:发挥主观能动性3.2009山东22:自然界的客观性4.
2、2010山东24:意识的本质;物质与运动5.2011山东25:规律;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二、主观题部分1.2009山东28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作用2.2012.山东3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作用,【基础知识梳理】 1.物质的含义是什么?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一样吗?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区别?3.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4.为什么说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内容是什么?5.为什么说人的思维具有物质性?6.为什么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具体的物
3、质形态除了具有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 客观实在也是客观存在。,【原理升华】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原理:自然
4、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题。1、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人脑 基本路线 森林 思想观念 江河 辩证唯物主义A. B.C. D.,D,A,3、(2011江苏单科)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
5、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 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者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从哲学上看,这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D,C,考点二、物质和运动,【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运动?2、物质的固有(根本)属性是什么?有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
6、物质会导致什么错误?3、有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什么错误?4、总结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是什么?5、运动有什么特点?,区别:含义不同联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易混点】物质的固有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1、(08上海)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
7、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2、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B,A,考点三、运动和静止,【基础知识梳理】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指的是什么?2、静止有什么特点?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什么?4、什么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什么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举例说明。,(1
8、)区别:含义不同 特点不同(2)联系: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处于绝对的、永恒的、运动中的事物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的事物又处于绝对运动中,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1)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2)克拉迪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3)芝诺认为“飞矢不动”。(4)课本32页欧布里德犯了什么错误?(5)如何认识惠施和僧肇的话?,看到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
9、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看到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观点。,惠施只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僧肇只看到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到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1、(2011江苏单科)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这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 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2、(2012高考江苏卷2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就会凋谢/ 我们希望长驻一切/
10、诱惑你,然后飞逸/ 什么是人间的欢乐/ 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 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A,B,1、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2、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们所认识3、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4、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5、只有承认相对静止和暂时的平衡才能区别事物,复习检测,【基础知识梳理】1、什么是规律?2、规律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说规律是客观的?4、为什么说规律是普遍的?5、规律的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唯物论 第四 复习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