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地选择——萨特的人学辩证法.ppt
《自由地选择——萨特的人学辩证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地选择——萨特的人学辩证法.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2014年3月,自由地选择萨特的人学辩证法,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法国最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戏剧家、哲学家。研究过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思想,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毛泽东1955年10月邀请萨特和波伏娃来中国参观。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写到寻找塞纳河北岸的德弗罗朗咖啡馆() 莫言认为自己的写作风格受到萨特的影响。20世纪的马克思,当代的伏尔泰和雨果身兼二任:思想家+斗士,当代人本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不断以人的名义、以人的自由的名义,向现实世界提出抗议,希望还人以真实的价值。第一次把人与其他东西区分开来,但作出的是西方式的回答。,一、你在干什么?
2、前反思的我思二、你从哪里来?存在先于本质三、你往哪里去?世界荒诞人生痛苦四、自由选择:人本身就是上帝五、自由障碍:他人是我的地狱六、自由和解:走向人学辩证法,一、你在干什么?前反思的我思,你在干什么?短信版本:我想你了警察的故事:小伙子,胖子,女士老太太的故事:跟风,1、萨特与海德格尔的相近之处 胡塞尔:传统哲学的缺陷,缺乏不证自明的开端 海德格尔:传统哲学的缺陷,是无根的存在论 萨特:传统哲学的缺陷,是无根的意识论 因为胡塞尔问:既然“意识是关于某物的意识”,那么“意识自身如何存在?”(你怎么证明自己有意识?)其回答:“存在就是被感知”。 萨特说:错了。这是以对意识的认识证明意识自身的存在,
3、虽然区分了对象意识和反思意识,仍然是二元论,仍然是“海市蜃楼”。,2、为克服二元论,萨特作了三项说明: 其一,外在与内在的二元对立论:一般把外在理解为掩盖真正内在的东西,把内在理解为隐藏于外在下的秘而不宣的东西。 萨特:现象不过是自身的一种显象,“力”不是深藏在效用内部的效应,力就体现在效应上。 其二,活动和潜能的二元对立论:潜能重于活动。萨特:活动即一切,背后不存在潜能的东西。艺术家就是现实的艺术家,天才就是现实的天才,没有可能的。 其三,显象和本质的二元对立论: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不掩盖本质,而是揭示本质,二者是统一的。受到胡塞尔的启发。 关于意识的存在与对意识的反思,同样二元化了。,3、
4、我思即我在:反思前的我思有三种意识一是作为活动的意识。“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指向对象的意识。 二是作为对象的意识。“我思故我在”,意识把自身作为对象进行反思。三是意识对自身意识。 “你在干什么”,反思前的我思。萨特认为:第一,不能以反思证明意识的存在,那样仍然是二元论。第二,没有对自己无知的意识,任何一种意识,都既是指向某物的意识,也同时是指向自身的意识。第三,意识的存在与对自身的意识是一元论的,但是具有两面性。我思不是我的对象,我思与我是一个整体。这种我思是“反思前的我思”,我思与我完全统一,不可分离,真正体现了人的意识的此在性,是名副其实的我思。,4、佛教中的八识 眼识 、 耳识 、
5、 鼻识、舌识 、身识 意识:对感觉到的事物有了好恶之情。 末那识:污染识,长期积累下来的各种识。恩怨、忧喜、爱憎、善恶、好坏,贪、嗔、痴、邪,心魔。 阿赖耶识 :收藏下来的各种识,转世轮回、幕幕重演。,结论: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很多人觉得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实很多人像假警察、老太太一样不知道做什么,二、你从哪里来?存在先于本质中国孝经说: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人要对父母负责。西方圣经说: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人要对上帝负责。海德格尔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所以,人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佛教说:人从无处来,向无处去,人不需要负什么责任,看空一切。小孩说:我从我妈妈的肚子里来
6、。萨特实际上在问:人的存在和本质究竟从何而来?,1、存在的类型自为存在:being-for-itself 自在存在:being-in -itself 前者是有意识的存在,后者是无意识的存在;前者可以说就是意识,后者可以说就是东西;前者是一种主观存在,后者是一种客观存在;前者是非既定的存在,永远在形成中、生成中的存在,后者是既定的存在,是不会变化的存在。前者是真正的“存在”,后者则可以说就是“虚无”。,2、存在先于本质(1)存在在先,本质在后。先有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2)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
7、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任何存在都是有意识的存在,任何意识都是存在的意识。”(3)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 “我命由我不由天”,“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例:杯子、墨水成为自身是不能自己选择的,而人不是东西,可以选择自己的存在,自为比自在更根本,自为是第一性的,决定第二性的自在。这即存在先于本质,这也成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红楼梦片段: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
8、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3、这是对传统哲学“本质先于存在”的批判。萨特认为,本质先于存在,是决定论,宿命论的学说,应该被抛弃。决定论:因果决定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道德决定论(人类自愿行为由善决定);神学决定论(上帝的自由意志,上帝的全知全能)。物理决定论(定律决定一切)。宿命论:宿命,指人们认为人一生的贫富、寿数等受到既定的祸福吉凶的限制。认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命运,在出世之前已由天意注定,人只能服从上天
9、的安排,不能违抗,才能积福除灾。存在论: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命运。反决定论,反宿命论。,4、人的本质:人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人之所以为人,不仅是一种被设想、构想的人,更是他自愿变成的人,一个自己设想、构想的人;人不仅是思想的存在,也是意志的存在。现在的我,不是过去的我,将来的我,也不是现在的我。(英雄不问出处,刘备,蒋开儒)社会规定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是自己规定自己的我。(诗经.卫风.硕人)被动选择的我,不是真正的我;主动选择的我,才是真正的我。(萨特),结论:人需要主动的活着今天某些现实:被自杀、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被小康、被全勤、被捐款、被失踪、被开心、
10、被高速。,三、你往哪里去?世界荒诞人生痛苦佛教:去西方极乐世界圣经:人要去见上帝 中国民间:人要去见自己的祖先萨特的回答:世界荒诞人生痛苦,活在当下,关于世界的几种看法 1、佛教主张:因果的世界 因,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如一朵盛开的花,其种子就是“因”,使种子发芽、成长到开花所不可或缺的水分、阳光、土壤等,就是“缘”。 “画一个房子,你住在那里面,画一颗种子 ,种在你的花园”,2、现代科学:混沌的世界 混沌指的是一种确定的但不可预测的运动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和纯粹的随机运动很相似,即都不可预测。但和随机运动不同的是,混沌运动在动力学上是确定的,它的不可预测性是来源于
11、运动的不稳定性。,3、存在主义:“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墙描述了西班牙内战中三个被敌人判处枪决的国际纵队队员在一夜等待中的表现。其中一个已吓得神经错乱,另一个勉强支撑,而主人公“我”的心情很复杂:既讨厌战友的种种异常,又难以排解心中的忧郁。在倒计时的生命中他通过断断续续的回忆才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弥足珍贵,为自己往日恣意挥霍青春和自以为可以永垂不朽而后悔不已。,如何看待人生: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例:人生三苦:一苦:你得不到,所以你痛苦。二苦:得到了,却不过如此,所以你觉得痛苦。三苦;你轻易地放弃了,后来却发现,原来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所以你觉得痛苦。 如何看待死亡:勇敢面对 死亡可以夺走
12、我的生命,但夺不走我对死亡的态度,客观上的死亡是可怕的,而主观上的无畏却是至上的。,荒诞的价值: 在萨特看来生与死只有一墙之隔,存在与虚无也只有一墙之隔。人生充满意外,今日不知明日事;人生也充满荒谬,命运会捉弄人。在影片中总是有个英雄的主人公带领大家逃出生天,可是在现实的危险中既没有超人也没有上帝。 面对荒诞的生命,某些人认为自杀是一个看似理智的方案;加缪提出自杀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如果生命真是荒诞的话, 那唯一面对它的方法只有维持一个人对待荒诞的自我反应;,结论:人需要自己发现并创造生活的意义 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开篇是这样写的:古希腊大力士西西斯因触犯了神祗,被诸神处罚:不停地把一块巨石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由 选择 萨特 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