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建筑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ppt
《典型建筑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建筑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典型建筑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常熟古建集团 2013年,一、建筑施工的特点: 1、建筑产品的多样性 2、建筑施工的流动性 3、建筑施工的综合性 4、作业条件的多变性 5、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繁重性 6、施工现场设施的临时性,1、建筑产品的多样性 由于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因而建筑产品的种类繁多,不同的建筑物建造不仅需要制定一套适应于生产对象的工艺方案,而且还应针对工程特点编制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才可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安全生产。,2、建筑施工的流动性 建筑产品都必须固定在一定的地点建造,而建筑施工却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各工种的工人在某建筑物的部位上
2、流动;二是施工人员在一个工地范围内的各幢建筑物上流动;三是建筑施工队伍在不同地区工地的流动。这些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了许多可变因素,稍有不慎,易导致伤亡事故发生。,3、建筑施工的综合性 建筑物的建造是多工种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劳动并相互配合协调的过程,同一时间的垂直交叉作业不可避免,由于隔离防护措施不当,容易造成伤亡事故,各工种间的交叉作业由于安排不当,也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4、作业条件的多变性 建筑施工大多是露天作业,日晒雨淋、严寒酷暑以及大风影响等形成的恶劣环境,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还易诱发安全事故;其次是高处作业多,据统计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约占总工程量的90%左右,且高处作业的等级
3、越来越高有不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除了不安全因素多外,还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中,近60%与高处作业有关;另外是不少作业在未完成安装的结构上或搭设的临时设施(如脚手架等)上进行,使得高处作业的危险程度严重加剧。,5、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繁重性 建筑施工中不少工种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加上组织管理不善,无限期地加班加点,工人在高强度劳动和超长时间作业中,体力消耗过大,容易造成过度疲劳,由此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或作业中的力不从心等易导致事故的发生。,6、施工现场设施的临时性 随着社会发展,建筑物体量和高度不断增加,工程的施工周期也随之延长,一年以上工期的工程比比皆是。
4、为了保证工程建造正常和顺利地进行,施工中必须使用各种临时设施,如临时建筑、临时供电系统以及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这些临时设施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冻融和种种人为因素,其安全可靠性往往明显降低,特别是由于这些设施的临时性,容易导致施工管理人员忽视这些设施的质量,因而安全隐患和防护漏洞时有出现。,建筑施工中伤亡事故的类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具伤害、起重伤害、触电、高处坠落、坍塌、中毒和窒息、火灾和爆炸以及其他伤害。从建设部和我省对近几年发生的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类别、原因、发生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表明,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具伤害这五大类伤亡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左右。其中,高处
5、坠落事故占50%左右。,从事故易发部位来看,高处作业是事故产生的重要根源,临边洞口的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率明显较高。根据数据统计,在临边洞口处作业发生的事故死亡人数占到19.20%;其他高处作业类型如脚手架上作业,占12.66%,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过程中产生事故,占8.38%;在安装、拆除塔吊过程中产生事故的,占10.06%。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故易发部位还有:基坑部位,由于基坑挖掘事故导致死亡人数比例为6.96%;土石方施工部位,由于土石方坍塌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比例为4.44%;与施工机械和机具混合作业部位,由于施工机具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数比例为4.95%;另外,还有因模板支撑失稳倒
6、塌事故导致死亡人数比例为7.38%;外电线路死亡人数比例为0.75%;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死亡人数比例为2.77%。,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的主要部位,高处坠落事故,回顾近几年所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坠落处较多出现在脚手架、预留洞口和临边作业,其中从脚手架或操作平台坠落而导致伤亡事故的案例尤其多;二是事故发生从施工准备到主体工程施工,以及装饰工程施工和工程收尾各个阶段;三是事故责任者有项目部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和操作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和新工人;四是受伤害者除了操作工人外,还有技术人员,甚至还有安全员。,高处坠落事故原因,一)违反建筑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7、91)的有关规定。诸如,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又如,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此外,高处作业必须涉及攀登问题。该规范规定,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采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二)违反起重运输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在龙门架、塔吊、外用电梯、吊篮与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和使用过程中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这些规范主要有: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
8、术规程等。,三) 违反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这本规程中对高处作业以及架子工等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制定了明确的要求,其中许多内容关系到防止高处坠落,规范了架子工的安全操作技术,如脚手架材料的选用;脚手架、井架、龙门架安装完毕,必须经施工负责人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等。,四)违反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的有关规定。诸如脚手架无施工方案;脚手架外侧未设置密目式安全立网,或网间不严密;超高的脚手架和整体提升脚手架,以及卸料平台未经设计计算;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装置、防坠落和防倾覆装置不符合要求;脚手架搭设不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和有关脚手架规程的规定
9、等。,五)建筑等高架设作业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由于违反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六)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三宝)使用中的问题。诸如安全帽和安全带不符合标准的规定,使用未取得建筑安全生产监督部门颁发准用证得不合格安全网,或安全网规格、材质不符合要求;又如不按规定系戴安全带、安全帽,或系戴方法不正确,安全网设置不符合规定等。,七)高处作业安全设施(如脚手架操作平台、跑道等)的主要受力构件未经设计验算和批准就盲目使用。脚手架操作平台、楼层卸料平台无防护措施或防护不严密。,坍塌事故,当前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开挖基坑、基槽时,边坡坡度过陡且不加临时支撑,或支
10、撑不符合要求,基础挡土墙倒塌;现浇混凝土梁板支撑体系没有经过设计计算,模板或支撑构件的强度、刚度不足,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失稳造成倒塌;现浇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提前拆模;新浇混凝土楼、屋面上堆物过多,严重超载而造成垮塌;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的安装或拆除,不遵守有关规定而发生整体倒塌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层建筑不断兴建,建筑高度不断增高,地下室深度也日益加深,深基坑支护的坍塌事故也时有发生。,施工模板倒塌事故连年不断,建设部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不断发生,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模板施工前,要进行模板设计,并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模板支撑在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模板设计及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典型 建筑 安全生产 事故 警示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