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_12体育运动中的情绪情感-应激唤醒.ppt
《体育心理学_12体育运动中的情绪情感-应激唤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心理学_12体育运动中的情绪情感-应激唤醒.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第四章 体育运动中情绪问题,第一节 体育运动中情绪概述,一、情绪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广义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狭义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生理性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二)情绪情感和需要 情绪情感和需要是密不可分的。 一般来说,需要获得满足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把情绪和情感看作需要是否满足的一个指标,但是不能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有时还受主体的生活信念所制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基本观点: 1、人类有五个等级的需要:即生理的需
2、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各层需要依序升级。 3、五种需要有高低级之分:即生理的、安全的和交际的需要是低级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 4、大多数需要层次是按序列上升。 评价: 1、该理论对需要的分类较为系统、具体,对现代管理、教育及心理学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2、该理论忽视大多数人需要的主观能动性,忽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3、忽视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是原始的,多与生理性需要的满足与否相联系;而情感则是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 (2)在人类个
3、体发展中,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在后。 (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4)情绪的表现形式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而情感则比较内隐,多以内在体验的形式存在,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一方面,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这表现在:第一,情感是在情绪的稳定固着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第二,情感又通过情绪形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情绪离不开情感,情感是情绪的具体表现。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往往深含着情感因素。,(四)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基本情绪 (1
4、)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2、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 (1)惊奇和兴趣 (2)厌恶 3、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1)害羞 (2)骄傲与自罪 4、与他人有关的情绪体验 (1)爱 (2)恨,二、常见的紧张情绪表现 表 常见紧张的表现,三、情绪、唤醒与运动操作 (一)情绪与运动操作 有人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可使人更好地完成认知整合任务,可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提高学习新技能的速度。另外,积极情绪还使人们对操作成绩的期待值以及全面的评价水平有所提高。 (二)唤醒与运动操作,四、三种典型的情绪状态 (一)心境 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有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得意、忧虑、焦虑等。心境具有弥散性
5、,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有一定情景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往往是有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 (三)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情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某种以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五、情绪的理论与作用 (一)詹姆士兰格理论 1884年和1885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先后提出了一种相似的理论,即认为情绪产生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他们把情绪的产生归因于身体外周活动的变化,如哭泣是产生悲伤的原因,惧怕产生于颤抖等。这种理论又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6、詹姆士兰格理论重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密切关系,但有片面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机制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表情调节法”、“活动调节法”等都是根据詹姆士兰格理论创造的。,(二)坎农巴德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故这种理论又被称为丘脑说理论: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一定的内导神经传到至丘脑。再由丘脑发出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同时传递冲动到内脏和骨骼肌。输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输送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产生生理反应。,(三)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 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状态的感受有三种信息来源,即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刺激因
7、素。其中认知因素在情绪情感的产生中起关键作用。 (四)巴甫洛夫学说 巴甫洛夫把情感的生理机制建立在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暂时联系系统的基础上,认为大脑皮层在情感的产生中起着主导作用,它可以抑制皮层下中枢的兴奋,直接控制情感。 (五)阿诺德的认知评估理论 该理论认为,认知和生理变化相互结合,才能说明全部情绪。但凭认知不行,但凭生理变化也不行。但同时也认为认知在情绪中起主导作用。,(六)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1、适应功能 2、动机作用 3、组织作用 4、信号作用,第二节 情绪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一、内驱力理论与倒U理论 (一)内驱力理论 1、理论观点 该理论最初是由赫尔(Hull,1943)构想出来以解释复
8、杂技能操作的,后来得到斯潘斯(Spence & Spence,1966)的修正。该理论推测操作成绩(P)是内驱力状态(D)与习惯强度(H)的乘积,即P=DH。,根据这一理论,内驱力的增强(唤醒增高)将使优势反应出现的可能性增大。如果优势反应是正确的(即处于技能掌握的最后阶段),那么唤醒水平的增高会引起操作水平的提高;如果优势反应是错误的(即处于技能掌握的初期),那么唤醒水平的增高将对操作不利。实际上,内驱力理论认为唤醒与运动成绩之间实质是一种线性关系。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操作成绩也会提高(Mahoney & Meyers,1989)。,(二)倒U假说 1、理论观点 倒U假说是人们在唤醒水平与操
9、作成绩关系的研究中讨论的最多的理论。这一理论来自最初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908)。 倒U假说认为:人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于中等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处于较高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下降。,倒U假说还认为:完成简单任务时,最佳唤醒水平要求处于较高位置;任务越复杂,最佳唤醒水平要求处于越低的位置。比如,以力量和速度为主的体能项目,应有较高的唤醒水平;协调配合、小肌肉群精细调节占主要成分的运动项目,应有较低的唤醒水平。,二、最佳功能区理论与突变模型 (一)最佳功能区理论 前苏联学者汉宁以现场研究即在赛前赛后对状态焦虑的测量为基础,提出:每个个体有他自己的理想机能区段,即最佳功能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心理学 _12 体育运动 中的 情绪 情感 应激 唤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