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有效教学(体院培训).ppt
《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有效教学(体院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有效教学(体院培训).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新课程视野下的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徐诗鹏,一、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二、好的体育课有哪些基本特征 三、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四、如何听评课 五、课例分析,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同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组织教材编写和审查; 从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全面实验; 2005年,江苏进入实验; 2006年,辽宁、福建、浙江、天津、安徽进入实验; 2007年,黑龙江、吉林、北京、湖南、陕西全国从东部向中部西部推进; 2009年湖北省开始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2、师资力量问题 3、场地器材情况 4、选项不均衡 5、评价方法 6、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7、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二、好的体育课有哪些基本特征?,好的体育课有哪些要求? 不好的体育课是什么样的? 当前体育课应注意哪些问题?, 有生成性的课, 有意义的课, 有效率的课, 常态下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 有待完善的课,真实,学得愉快,教得有效,考得满意,个人体会,当前体育课应注意的问题,问题1:反对“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错误思想 问题2:体育课要上得有实效(懂会乐) “知其理、明其义、乐其趣” 问题3:要正确谨慎地开发课程资源 问题4:要上出实实在在的体育课,三、实施
3、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与方法,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活动: 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在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性。(孙亚玲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第10页 ),对概念的理解:有效果(学生),1、有效果: 是指教学活动结果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是对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的程度来评价的。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如果教学活动结
4、束时,学生确实得到了他所期望得到的东西,那么,教学效果就是好的。 如:高一男生排球正面下手发球第一次课的教学目标“70-80%的学生能用正面下手发球的方法将球发过球网”。如果这样的目标能够实现,可以认为这堂课是“有效果”的。,对概念的理解:有效率(老师),2、有效率: 是指教学投入的精力、时间与教学活动结果(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有效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总教学时间100%。这是一个数学表达式,不是一个精确的计算式。 如:给学生讲“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要领,A老师 用口诀“一插二夹三提”;B老师用教材上的表述“正面对准来球;击球时两手臂伸直、夹紧、提肩;用
5、腕关节以上小臂处击球;击球时腿蹬地,身体重心前移;上肢和下肢协调用力”。可以认为,A老师的方法是效率高的。,对概念的理解:教学效益(课堂),3、教学效益 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地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 体育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性质. 建议将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修改为:“体育是一门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毛振明 等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上) J体育学刊2007(3):2),体育课
6、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教什么? 为什么教? 如何教? 教得如何?,请您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教学准备策略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策略(模块) 优化教学策略 差异教学策略 实施情感教学策略 强调学生主体性策略,(一)实施教学准备策略,是改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1、体育课堂教学准备也就是备课。 是指体育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钻 研和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分析自我和学 生,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它还包括场地 器材的准备 。,2、体育课堂教学准备的三个方面 (1)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身体健 康状况、学习态度、学习风格。 (2)分析教材,熟悉教材内容的知识体 系,确定知
7、识点、重难点和关键点。 (3)制定系统的完善的课堂教学设计, 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 学组织形式、课的结构和程序等。,高中体操教材的特点(同初中教材对比),1、教材调整了动作的难度 2、教材增加了选择的灵活性 3、教材重视了单个动作和联合动作的组合,(2)分析教材,熟悉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确定知识点、重难点和关键点。,例:,案例:体操教材的分类及主要内容,技巧运动的特点与主要功能,学校体育教材中的技巧运动与竞技项目不同,主要用以健身和实现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选择了技巧运动中最简单、最基础的以翻腾、平衡等为主的技巧动作。技巧动作不仅是体操运动中的基础动作,而且也是其他体育项目练习的
8、辅助手段。 通过技巧动作练习,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骨骼力量,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例:,技巧教材之一 手倒立前滚翻,例:,一、动作方法、要点、重点、难点,动作方法: 手倒立撑地时,两手与肩同宽,五指分开稍屈,摆腿时,右腿向后上摆,左腿蹬地后向右腿并拢,同时含胸、顶肩、立腰、夹臀、稍抬头。 以脚尖前伸带动重心前移,同时两肩前移缩小肩角,接近地面时低头含胸,顺势前滚翻(也可以在重心前移同时屈臂降低重心)。,动作要点: 蹬摆时:一腿蹬地一腿摆,直臂顶肩有支撑。 倒立时:含胸顶肩臀收紧,两腿夹紧向上伸。
9、前倒时:直臂移肩脚远伸,头背腰臀依次滚。 团身时:屈膝团身抱小腿,上体前跟成蹲立。 重点:直臂移肩脚远伸 难点:移肩和低头的时机,背越式跳高,1、教材分析 随着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跳高越杆的姿势也在逐渐的演变,由最原始的跨越式发展到剪式、滚式、俯卧式到现在被普遍采用的背越式。学习背越式跳高一方面是为了运动技术、知识的有效学习,提高运动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运用多种多样的的锻炼手段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跳跃的能力,让学生在学、练技术动作和锻炼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对腾空动作的控制能力;发展跳跃能力练习三个方面作为高
10、中阶段的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进程进行选择性的安排。,例:,1、动作要点,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四个部分紧密联系的部分组成。 (1)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包括直线和弧线助跑两个阶段,一般跑810步各占二分之一,根据起跳脚决定从左或右侧助跑。 弧线助跑身体内倾、前脚掌着地、节奏鲜明倒数第二步稍大、最后一步稍小速度快两臂积极配合摆动准备起跳,起跳点距离横杆7090厘米。,(2)起跳,助跑倒数第二步,支撑腿以全脚掌着地,步幅稍大重心稍下降,同时摆动腿积极擦地面前迈,向前上方送出髋关节,上体稍后仰保持内倾;起跳腿踏上起跳点时,摆动腿顺势上摆,同时摆臂向上,起跳腿迅速蹬
11、伸髋、膝、踝起跳腿的异侧臂上伸,躯干充分伸展,整个身体腾起。,(3)腾空过杆,保持起跳腿蹬伸、摆动腿沿起跳腿异侧臂方向向上摆动,躯干充分伸展的身体的姿势,继续向上,离地后,身体转动成背对横杆,起跳腿下垂,摆动腿逐渐放下;当头和肩越过横杆后,迅速沉肩,两臂置于体侧,髋关节向上挺起,形成背弓,这时两膝自然弯曲、分开,小腿自然下垂;当髋关节过杆后,肩继续下沉,稍抬头,收腹,抬大腿,小腿自然上甩,使整个身体过杆。,(4)落地 臀部过杆后,小腿上撩、屈髋、两手放置脸前、自然下落。,2、重点、难点 重点:助跑与起跳结合的技术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关键环节。 难点:合理的腾空技术,(3)制定系统的完善的课堂教学
12、设计, 包括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 学组织形式、课的结构和程序等。,三维目标 是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它们有各自的内涵和特性,它们又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三者统一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会,会学,乐学,切实掌握了知识和技能,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课时教学目标四个要素,A、是学习的主体(出发点),在目标表述的语句中学生应是主语. B、是行为,说明学生应能做什么. C、是条件,说明B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指对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D、是程度,表明B行为的标准。(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
13、个方面确定)。,对不清晰不完整体育教学目标的分析与修改,例、学习排球垫球技术 1、通过对排球垫球的移动和夹臂、送臂动作的学习 (条件),提高(程度)学生(对象)的垫球准确率,使2/3的学生可以把60-70%来自不同方向的球垫到目标的范围内(行为)(目标:4米外,将球垫至墙壁上3米高处直径2米的圆圈内) 2、让学生(对象)知道几种与垫球有关的战术, (条件)并在尝试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程度)配合战术. (行为),建议1:目标不是理论的,而是实践的,实在的、 具体的、可操作的 建议2:目标制定不能全、大、空 建议3: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 建议4:制订时要把握对象是什么、教材的本质是什 么、掌握到什
14、么程度,教学准备可采用下几种方法:,1、集体备课 2、协作备课 3、课后反思备课,(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策略 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1、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2、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 3、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4、选择的教学内容考虑教师能力、气候、场地设施等因素。,体育教学内容优选的原则,体育教学内容优选的工作程序,体育教学内容优选的工作程序,(三)实施优化教学策略,是改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关键,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3、优化课堂教学组织,简洁明快 (不是拖泥带水),重点突出 (不是面面俱到),相对完整 (不是支离破碎),
15、好课的教学结构要求,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中的三条序线:,反映知识技能演化的逻辑顺序,反映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反映教学活动的时空顺序,体育课的结构 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体育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课的结构决定着课的整个进程,决定着把课划分成时间上的一些段落,能否科学地认识它和设计它,决定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成效。,体育课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至于每部分的内容和组织的安排等,则因课的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作业条件(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小学中学低年级的体育课,为加强组织教学,也可把准备部分分为“开始”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 健康 课程 课堂 有效 教学 体院 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