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部分——岩石.ppt
《地质学基础部分——岩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基础部分——岩石.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第一章地质学基础 内容提要 矿物的概念矿物的物理性质及常见种类鉴定岩石的概念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的鉴定特征 包括主要矿物成分 结构 构造 三大类岩石的常见类型 岩石与土壤的关系 土壤固体成份中绝大部分是矿物质 占总质量的95 它是岩石通过风化而形成的 因而 学习土壤学必须先认识形成土壤矿物质的岩石 第一节矿物 狭义 指地壳 岩石圈 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 广义 包括地壳矿物 地幔矿物 陨石矿物 宇宙矿物和人造矿物 地球结构 矿物 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 地壳运动岩桨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 火山喷发 沿断层 内力地
2、质作用 矿物的分类 单质矿物化合物矿物 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深色矿物浅色矿物 矿物 成因 组成 颜色 晶体 晶体矿物非晶体矿物 矿物的鉴定依据 形状颜色与条痕光泽与透明度硬度解理及断口比重其它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特殊化学反应 晶体矿物 颜色条痕硬度比重晶体形状晶体表面光泽解理情况 颜色条痕硬度比重块体形状块体表面光泽 非晶体矿物 1 颜色 是认识矿物最基本的要素深色矿物和浅色矿物自色 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是由矿物的成分 色素离子 和构造决定 他色 由于矿物混入了杂质或气泡而造成 假色 由于矿物内部裂缝 解理面及表面的氧化膜引起的光波的干涉而产生的颜色 一 矿物的物理性质 因此 要正确
3、确定矿物的颜色 必须观察矿物的新鲜断面 但有时由于矿物混入了杂质 即使是新鲜面也不是真正的颜色 为了避免他色 假色 可引入条痕 2 条痕 矿物粉末的颜色 在未上釉的瓷板上刻划矿物 板上留下粉末的痕迹即矿物的条痕 测定条痕只适合深色矿物 只适合硬度比瓷板小的 硬度比瓷板大的矿物 如何鉴定 物理性质 3 光泽 矿物表面对可见光波的反射特征 1 金属光泽 如黄铁矿 黄铜矿等 2 半金属光泽 如磁铁矿 赤铁矿 3 非金属光泽 包括玻璃光泽 珍珠光泽 脂肪光泽 常见的矿物光泽 1 金属光泽 表面象金属器皿一样光亮 2 玻璃光泽 象玻璃表面一样光泽 方解石 3 珍珠光泽 象珍珠表面一样光泽 云母 4 脂肪
4、光泽 光线呈散射现象 有油状的感觉 石英断口 注 光泽是指矿物的晶面或解理面来说的 物理性质 4 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磨擦或刻划的能力 摩氏硬度表硬度 10分别是 滑石 1 石膏 2 方解石 3 萤石 4 磷灰石 5 正长石 6 石英 7 黄玉 8 刚玉 9 金刚石 10 注 摩氏硬度计仅是硬度的一种等级 它只表明硬度的相对大小 不表示其绝对值的高低 根据力学数据 石英的硬度是滑石的3500倍 而金刚石的硬度是石英的1150倍 物理性质 5 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作用后 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能为解理 裂开后形成的光滑面称解理面 注 结晶质的矿物才具有解理 非结晶质的矿物不具解理 如果矿物受力后不
5、沿一定的方向裂开 而是不规则破碎 那么破碎后形成的面叫断口 物理性质 5 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作用后 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能为解理 裂开后形成的光滑面称解理面 注 结晶质的矿物才具有解理 非结晶质的矿物不具解理 如果矿物受力后不沿一定的方向裂开 而是不规则破碎 那么破碎后形成的面叫断口 物理性质 1 极完全解理 解理面大而完整光滑 无断口出现 云母 2 完全解理 常裂成规则小块 解理面光滑 断口少见 方解石 3 中等解理 很少出现大的光滑平面 4 不完全解理 解理面少见 5 极不完全解理 无解理 石英 常见断口 贝壳状 石英断口 及锯齿状 平坦状等 解理可分 物理性质 6 相对密度 比重 单
6、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同体积水在4 C时重量之比 比重大小决定于组成矿物的元素的原子量和构造的紧密程度 矿物的比重差别很大 从1到23 一般在2 5 4之间 轻矿物 小于2 5 中等矿物 2 5 4之间重矿物 大于4 只有当两种矿物的比重有很大差异时 才能作为鉴定特征 物理性质 7 其他物理性质 1 磁性 2 发光性 3 放射性 4 感觉性质此外 尚有脆性 延展性 弹性等 对某些矿物亦有特殊的鉴定意义 物理性质 晶体石英 六方柱状晶体 常呈晶簇 晶面为玻璃光泽 硬度为7 常透明 并由于混入各种杂质而常呈紫 黑 玫瑰等色 无色透明的称水晶 块体石英 是在有限空间中形成的 一般在岩石中都是块体石英
7、一般是乳白色 硬度与晶体石英一样 脂肪光泽 石英是自然界中较难风化的矿物 一般不进行化学风 风化后形成碎屑 因而含石英多的岩石形成的土壤砂性大 易水土流失 1 石英 二 常见造岩矿物 晶体石英 常见矿物 水晶是一种宝石 中国最大的石英晶体产于江苏 重3 5吨 南非盛产水晶 非晶体石英 玛瑙 常见矿物 二氧化硅胶体沉淀而成 非晶体石英 蛋白石 常见矿物 蛋白石是天然的硬化的二氧化硅胶凝体 含5 10 的水分 内部具球粒结构 集合体多呈葡萄状 钟乳状 底色呈黑色 乳白色 浅黄色 桔红色等 半透明至微透明 2 正长石和斜长石长石类矿物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 可占地壳重量的50 正长石因为二组解理成90度
8、而得名 斜长石则因为二组解理成86度而得名 常见矿物 3 白云母和黑云母云母的最主要特征是一组极完全解理和珍珠光泽 此外 白云母和黑云母区别之处主要是颜色 由于黑云母含有Fe Mg 所以变成黑色 云母容易沿着表面呈薄片状崩解 但白云母化学分解非常困难 在高温多雨化学分解强烈的热带地方 白云母也往往呈细薄片状混杂在土壤中 黑云母易化学分解 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粘土矿物往往是伊利石或混层矿物 常见矿物 4 角闪石和辉石是两种深色矿物 在自然界中也是极难区别的两种矿物 角闪石和辉石是较易风化的矿物 常见矿物 5 橄榄石 一般为橄榄绿色 有时为淡褐 淡灰红及灰绿等色 也有无色的 条痕白色或淡黄色 玻璃光
9、泽的粒状晶体硬度6 5 7 比重3 3 3 6 极不完全解理 断口贝壳状 分布 橄榄石分布在含硅酸较少的岩浆岩中 如辉长岩 辉绿岩 玄武岩等超基性中 其伴生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 风化 橄榄石富含亚铁离子 同时多有细的裂缝 所以易风化变成无色或淡绿色的蛇纹石等 以上1 5介绍的是常见的原生矿物 常见矿物 6 方解石 CaCO3 方解石呈三向完全解理 白色为主 有时有淡黄色 粉红色等 它的三向解理成菱面体 硬度 方解石和1 3稀HCl有气泡反应 此可作为野外鉴定矿物的简便方法 7 白云石晶体常为弯曲的马鞍状 粒状或致密块状 颜色灰白有时微带黄褐等色 玻璃光泽 硬度3 5 4 三组菱面体解理完全 白云
10、石遇稀盐酸反应微弱 其粉末加盐酸起泡沫反应 这是与方解石的重要区别之一 马鞍状 常见矿物 赤铁矿 Fe2O3 赤铁矿呈半金属光泽 常呈鲕状 豆状等集合体 色赤红 条痕樱红色 无解理 8 三种含铁矿物 以上6 8介绍的是常见的表生矿物 褐铁矿 2Fe2O3 3H2O 是一种铁矿 也为半金属泽 常呈钟乳状集合体 表面多孔 磁铁矿 Fe3O4 晶体呈八面体 普通多呈致密粒状 块状的集合体 铁黑色 条痕黑色 半金属光泽 硬度5 5 6 比重4 9 5 2 无解理 具磁性 常见矿物 几种宝石的矿物名称及产地 红宝石 刚玉 Al2O3 因含Cr杂质呈现红色 蓝宝石 刚玉 Al2O3 因含Ti杂质呈现蓝色
11、世界著名的红 蓝宝石产地在缅甸和巴基斯坦 软玉 是透长石为主的矿物集合体 硬玉 又称翡翠 是钠和铝的硅酸盐密集体 蓝宝石 第二节岩浆岩 概念 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结合组成的矿物集合体 岩石一般可分成三类 岩浆岩 地壳和上地幔中岩浆流动或喷出地表冷却结晶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 先成岩石受地球力和地热作用发生重新排列 结晶增大等变质作用而形成的新一类岩石 沉积岩 岩石在地表经风化 破碎 搬运沉积下来 又经成岩作用而形成的一类新的岩石 一 岩石的概念和分类 岩浆岩 地壳和上地幔中岩浆的分布规律陆地地壳以酸性岩浆为主 因而 地表的岩桨岩多数为酸性岩 酸性岩浆较粘稠 喷出地表
12、呈锥形火山 如日本富士山地形景观 长白山岩石绳 海底地壳以基性岩浆为主基性岩浆粘稠度低 喷出地表后呈现岩被 岩流等 如中国长白山地形景观 岩浆岩是地壳深处岩浆冷却结晶而形成的 岩浆可在不同位置冷却 因而分为深成岩 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类 深成岩 岩浆在地表3 5km以下冷却结晶而形成的岩浆岩叫深成岩 浅成岩 岩浆在地表下 但在3 5km以上冷却而形成的岩石叫浅成岩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 火山爆发 冷却而形成的岩石叫喷出岩 岩浆岩 二 岩浆岩形成及产状 岩浆岩的产状 指岩浆冷凝后所形成的岩体的形态 大小和围岩的关系 以及它形成时所处的构造环境而言 根据岩石在不同深度 形成相应的三类岩体即产状喷出岩体
13、浅成侵入岩体深成侵入岩体 岩浆岩 喷出岩体包括 1 岩盖 喷出地表呈菌形的岩体 2 岩流 岩浆沿着倾斜的地面流动 则形成岩流 3 岩钟 浓而粘的岩浆由火山口溢出后 形成似钟状的岩体 岩浆岩 浅成侵入岩体包括 1 岩墙 岩脉 岩墙是狭长的侵入体 横穿围岩的层理或片理 似 墙状 故称岩墙 或称岩脉 2 岩床 岩体沿围岩的层面或片理 顺着岩层侵入 形成的层状岩体 深成侵入岩体包括 1 岩基 岩体非常庞大 可连绵数十里或千里 形状很难推定 岩体愈往深处体积愈大 与地壳深处相连 2 岩株 岩株是较岩基为小的侵入岩体 其形状略成圆柱形 岩株往下很深与岩基相连 1 结构 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 颗粒大小和形
14、状 以及矿物间结合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岩石特征结构 强调对矿物颗粒的描述 即微观特征 全晶质结晶程度半晶质玻璃质等粒状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不等粒 斑状 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 岩浆岩 三 岩浆岩结构 构造 a 全晶质等粒结构 组成岩石的矿物全部结晶 一般深成岩 例花岗岩 辉长岩 闪长岩等 b 隐晶结构 岩石中矿物虽结晶但肉眼无法观察到 只有用显微镜可看到 一般是喷出岩的结构 c 玻璃质结构 岩石中矿物不结晶 一般是喷出岩结构 d 斑状结构 岩石中部分矿物隐晶或不结晶 并且晶体常分散于隐晶或不结晶的 基质 中 一般是浅成岩或喷出岩的结构 岩浆岩 常见的岩浆岩结构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 斑状结构 晶体单元
15、斑晶 白色 基质 黑色 岩浆岩 非晶质 玻璃质 指黑色部分 隐晶质结构 岩浆岩 2 构造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及其集合体在空间上的排列 配置 充填方式 是指岩整体的外观特征 强调对矿物集合体的总体描述 即宏观特征 构造一般可分为 a 块状构造 岩石无特别形状 一般深成岩具备此构造 b 流纹状构造 岩浆在地表流动时冷却而形成流纹 是喷出岩的构造 c 气孔 岩浆喷出地表时 岩浆中的挥发性成分逸失后形成气孔 d 杏仁状 当气孔被后来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 沸石 蛋白石所填充 形成 杏仁 岩浆岩 流纹构造 流线 气孔 石英斑晶 岩浆岩 气孔构造 深色浮岩 基性岩 岩浆岩 杏仁构造 杏仁 浅色 岩浆岩 岩浆岩结
16、构 构造与形成环境的关系 深成岩 浅成岩 喷出岩 全晶质等粒结构 块状构造 隐晶质及斑状结构 隐晶质 斑状及非晶质结构 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岩浆岩 四 岩浆岩的分类 根据矿物成分和硅酸 SiO2 的含量分为4类SiO2 饱和度Fe MgK Ca Na颜色酸性岩 大于65 过饱和中性岩 52 65 过或近饱和基性岩 45 52 不饱和超基性岩 小于45 不饱和 岩浆岩 岩浆岩造岩矿物结晶顺序图 深色矿物系列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浅色矿物系列基性斜长石基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酸性斜长石 正长石白云母石英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温度下降方向 矿物组合规律 1 同一水平上的两种矿物共生
17、 2 垂直方向上相距较远的矿物不能共生 3 垂直方向上邻的两种矿物也可共生 岩石类别 岩浆岩 五 主要岩浆岩简介 1 超基性岩浆岩当岩浆中SiO2百分含量低于45 以下时 岩浆中石英不饱和 因而没有石英结晶 形成超基性岩浆岩 1 橄榄岩 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的岩石 两者含量近似 各占50 左右 一般为暗绿色或黑绿色 全晶质粗粒或中粒结构 块状构造 易风化 常变为蛇纹岩 2 辉岩 主要由辉石组成 也可以含有一些橄榄石 铁矿等 辉石常形成粗大的晶体 橄榄石则很小 散嵌在辉石的晶体之间 颜色多呈褐色或绿褐色 岩浆岩 橄榄岩 2 基性岩类SiO2含量为45 52 之间 其主要矿物为辉石和基性斜长石
18、次要矿物有橄榄石 角闪石等 A辉长岩 基性深成成岩 全晶质等粒结构 块状构造呈深灰色或黑色 B玄武岩 基性喷出岩 矿物成分同辉长岩 其结构为隐晶质或斑状结构 斑晶为基性斜长石 呈黑色 黑灰色或暗褐色 岩浆岩 辉长岩 3 中性岩浆岩类 闪长岩 安山岩类 SiO2含量为52 65 的一类岩石 SiO2正好饱和 故一般不含石英 其主要的矿物为中性斜长石 70 角闪石 30 次要矿物为辉石 黑云母等 A闪长岩 中性深成岩 全晶质等粒结构 块状构造 灰色或淡灰色 B安山岩 中性喷出岩 斑状结构 斑晶为中性斜长石 基质为隐晶质 块状或气孔构造 灰 灰绿等 岩浆岩 闪长岩 中性岩浆岩类 正长岩 粗面岩类 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学 基础 部分 岩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