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笔刀外壳注塑模毕业设计.doc
《铰笔刀外壳注塑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铰笔刀外壳注塑模毕业设计.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681 塑件分析1.1 明确塑件设计要求及选用的材料 1.1.1选用材料 如上图为铰笔刀外壳,该零件是削铅笔册的小零件外壳,因此选用的材料不宜太脆,本设计初步选用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HIPS).下表为聚苯乙烯的性能与用途。聚乙烯的性能与用途,塑料品种性能特点成型特点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使用温度 主要用途聚乙烯 质软,机械性能差,表面硬度低,化学稳定性好,但不耐强氧化剂,耐水性好 成型前不要预热;收缩大,易变形;冷却时间长,成型效率不高,塑件有浅侧凹可强制脱模浇注系统应尽快保证充型;需设冷却系统;采用螺杆注射机收缩率:料流方向2.75%;垂直料流方向2.0% ,注意防变形80薄膜管绳容器电器绝缘零
2、件日用品等聚乙烯塑料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注射机类型:螺杆式螺杆转速/ : 喷嘴形式:直通式喷嘴温度/:机筒前段温度/:机筒中段温度/:机筒后段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成型周期/:聚苯乙烯的成形特性:(1) 无定型塑料,吸湿性小,不易分解,性脆易裂,热膨胀系数大,易产生应力开裂。(2) 流动性好,溢边值0.03左右。(3) 塑件壁厚应均匀,不宜有嵌件(如有应预热),缺口,尖角,各应圆滑连接。(4) 可用螺杆或柱塞式注塑机加工,喷嘴可用直通式或自锁式。(5) 宜用高料温,高模温,低注射压力,延长注射时间有利于降低内应力,防止缩孔,变形(尤其对厚
3、壁件),但料温高易出银丝,料温低或脱模剂多则透明性差。(6) 可采用各种形式的进料口,进料口应与塑料圆弧连接,防止去除浇口时损坏塑件,脱模斜度宜取2以上,推出均匀以防止脱模不良发生开裂、变形。可用热浇道系统。1.1.2 塑件的形状如图下图1-1所视,铰笔刀外壳侧面有一个圆孔,因此有侧向抽心机构。 图1-11.1.3 塑件的壁厚制品的壁厚对其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壁厚过小难以满足使用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对于大型复杂难以充满型腔制品的内部易产生气泡,外部易产生凹陷等缺陷,同时还会增加生产成本。本设计的制品壁厚为1,属于小型塑件壁厚。 1.1.4 塑件的圆角 塑件制品设计圆角,能使其成型时的流动性能好,成
4、型顺利进行。因为当制品带有尖角时,往往会在尖角处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力或受冲击振动时发生破裂。本设计的制品均采用圆角半径为11.1.5 脱模斜度 制品冷却后会紧紧包在凸模上,为了便于脱模,防止制品表面在脱模时划伤,擦毛等在制品设计时应考虑其表面具有合理的脱模度。本设计采用的脱模度为1。1.1.6 制品的表面质量制品的表面质量包括表面粗糙度和外观质量等,制品的外观要求越高,表面粗糙度值应越低。这除了在成型时从工艺上尽可能避免冷疤、云纹等缺陷来保证外,主要取决于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一般模具表面的 粗糙度要比制品的要求低12级。精度要求采用MT5。1.2 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1.2.1 型腔数量的确定
5、该产品需大批生产,故本设计的模具需要有较高的注射效率,浇注系统要自动脱模,可采用侧浇口自动脱模结构。由于该制品较小,所以初步采用一模四腔结构,浇口形式可采用侧浇口。该塑件很小,壁不厚,因此只采用一个点进料,都可以满足充满型腔。1.2.2 注射量的计算产品的材料为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HIPS),查手册或产品说明得知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的密度为0.981.10.平均收缩率为0.45%。使用UG或Pro/E软件画出三维实体图,软件能自动计算出所画图形的体积,当然也可以根据塑件的形状手动几何计算得到实体的体积。本设计采用了Pro/E软件画出塑件的实体图,然后通过分析可得到 塑件的体积 塑件的质量流道凝料
6、的质量还是个未知数,可按塑件质量的0.6 倍来计算,从上述分析中确定为一模四腔,所以注射量.1.2.3 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在模具设计前是个未知数,根据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大致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的0.20.5倍。因此可用来进行估算,所以: 式中 行腔压力P取302 注射机的选用2.1 注射机的两种类型的优缺点采用卧式注射机的优点是注射部分和锁模部分在同一水平线上,工作位置低,操作方便,稳定性好,顶出后塑件可以自动脱落,是应用广泛的注射机,适用于大、中、小个各型注射机,但唯一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采用立式注射机的优
7、点是占地面积小,缺点是操作位置高,对于注射量大的注射机,势必使注射机高度增加,操作台升高,操作不方便,注射机的工作稳定性也减小。因此,立式注射机多限于小型注射机。2.2 注射机的选用本设计考虑到两种注射机的优、缺点,最终选用卧式注射机。根据每一生产周期的注射量的计算值,可初步选用SZ60/40卧式注射机(上海第一塑料机械厂),如下表2-1所视表2-1 注射机主要技术数参理论注射容量/60锁模力400螺杆直径/30拉杆内间距/200300注射压力MPa180移模行程/250注射速率g/s70最大模厚/250塑化能力/h35最小模厚/150螺杆转速r/min0200定位孔直径/80喷嘴球半径/10
8、喷嘴孔直径/3.5锁模方式双曲轴3 模具结构的设计3.1 塑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的选择分型面即打开模具取出塑件或取出浇注系统凝料的面,分型面的位置影响着成型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型腔的排气情况也与分型面的开设密切相关。 分型面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影响塑件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 有利于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有利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便于制件的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分型面应有利于侧向抽心; 分型面应取塑件尺寸最大处; 拔模斜度小或塑件较高时,为了便于脱模,可将分型面选在塑件的中间部位。下图3-1为本设计分型面的选择
9、 图3-1 分型面的位置3.2 模具型腔数的确定,型腔的排列和流道布局 3.2.1型腔数量的确定该制品精度要求不高,属于小零件,又要大量的生产,为了考虑生产效率和模具制造费用低点,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因此本设计初步拟定于一模八腔模具的形式生产。根据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即只要满足下式,就符合要求式中:型腔数目 G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g; W1单个制品的质量,g; W2浇注系统的质量,g;4,因此一模四腔符合要求。3.2.2 型腔的排列形式及流道布局的确定该塑件侧面有一个梯形的旋转孔,需要有侧向抽心,为了便于抽心及节省流道凝料,因此采用下列的型腔排列及流道布局。 图3-2型腔的排列及
10、流道布局3.3 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是塑料容体由注射机的喷嘴向模具型腔的流动通道。因此它应该保证容体迅速顺利有序地充满型腔各处,获得外观清晰,内在优良的塑料件。对于浇注系统设计的具体要求有: 1 重点考虑型腔布局。2 热量及压力损失要小,为此浇注系统流程应尽可能短,截面尺寸应尽可能大,弯折尽量少,表面粗糙度要低。3 均衡进料,即分流道尽可能采用平衡式布置。4 塑料耗量要少,满足各型腔充满的前提下,浇注系统容积尽量小,以减少塑料耗.5 消除冷料,浇注系统应能收集温度较低的“冷料”。6 排气良好。7 防止塑件出现缺陷,避免熔体出现充填不足或塑件出现气孔、缩孔、残余应力。8 保证塑件外观质量。9
11、 较高的生产效率。10 塑料熔体流动特性(充分利用热塑性塑料熔体的假塑性行为)。 浇注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3.3.1 主流道的设计主流道是塑料容体进入模具型腔时经过的部分,它将注射机的喷嘴注出的塑料容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其形状为圆锥形,便于容体顺利地向前流动,开模时主流道凝料又能顺利拉出来。主流道的尺寸直接影响到塑料容体的流动速度和充填时间。由于主流道要与高温塑料和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通常不直接开在定模板上,而是将它单独设计成主流道衬套镶入定模板内。3.3.1.1 主流道的尺寸半锥角一般在13内选取,主流道带锥度是为了在模具打开时使主流道凝料容易脱离定模。本设计
12、选取锥度为3。主流道径向尺寸的小端(与喷嘴连接的一端)应大于喷嘴口孔径0.51.0。当主流道与喷嘴同轴度有偏差时,可以防止主流道凝料不易从定模一侧拉下来。D=d+(0.51)式中:d注射机喷嘴口直径 D浇口套进料口直径D=3+0.5 =3.5凹球面半径应比喷嘴球径大12,可以;保证注射过程中喷嘴与模具紧密接触,防止两球面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容体充入这间隙中,妨碍主流道凝料顺利从定模上拉出。 主流道内壁的表面粗糙度在0.8um以下,主流道的长度L一般根据模板的厚度而定,为了减少压力损失和物料损耗。应尽可能减少主流道的长度,一般控制在60mm以内。主流道出口处的圆角半径较小,一般取r=Dr=3.5 =
13、0.475主流道上开设浇口套。将主流道开设在一个专用零件主流道衬套上而不是直接加工在定模板上的方法较好,因为主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和硬度要求一般都比定模板高,可以选用较好的钢材。损坏后也容易更换,一般选用T8或T10制作,淬火硬度为5055HRC,浇口套的形式如下图(a) (b) (c) (e) (f) (g) 图3-3 浇口套的形式(a) 是浇口套和定位圈做成一体,仅适用于小型模具; (b) 采用螺钉将定位圈和定模座板连接,防止浇口套受容体的反压力而脱出,是常用结构;(c) 用定位圈的凸肩将其压在注射机的固定板下,当浇口套端面尺寸较小时,仅靠注射机喷嘴的推力就能将浇口套压紧,也是常用结构;(d)
14、 通过浇口套上挖出凹坑来减少主流道的长度;(e) 直接在定模座板上开主流道,适用用于小型模具的小批生产,上述几种情况适用与注射机为球面的情况。(f) 用于喷嘴头为平面的结构,优点是接触面积大,密封好容体不外溢,缺点是对注射机的精度要求很高;本设计采用(b)图的结构3.3.1.2 主流道剪切速率的校核(1)主流道凝料的体积=106.172=1.06(2)主流道剪切速率的校核由经验公式式中=7.3其中 = 因此,主流道剪切速率偏小主要是注射量小、喷嘴尺寸偏大,使主流道尺寸偏大所致。3.3.2分流道的设计分流道是指主流道与模具型腔浇口之间的一段流道,用于一模多腔和一腔多浇口(用于较大或形状复杂的塑料
15、件)的情况,将从主流道流来的容体分配至各个型腔或同一型腔各处,起着对容体的分流和转向作用。3.3.2.1 分流道截面形状分流道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和U形等,如下图所视,圆形和正方形截面流道的比表面积最小(流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值称为比表面积),塑料容体的温度下少,阻力亦小,流道的效率最高。但加工较困难,而且正方形截面不易脱模,圆形分流道要求开设在分形面两侧,对称、分布加工难度大,所以实际生产中常用截面形状为梯形、半圆形及U形。 图3-3分流道截面形式本设计选用分流道截面为梯形的截面形式。3.3.2.2 分流道的尺寸 图3-4 分流道的形式第一级分流道=20mm 第二极分流道=20
16、mm分流道的尺寸由塑料品种,塑件的大小和流道的长短确定。对于重量在200g以下,壁厚在3mm以下的塑件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分流道的直径,D=0.2654式中:D分流道的直径,mm; W塑件质量,g; L分流道的长度,mm;此式计算的分流道直径限于3.2mm9.5mm。对于梯形分流道,H=2D/3;对于U形的分流道,H=1.25R,R=0.5D。D算出一般取整数。由HIPS(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塑料分流道端面尺寸的推荐值3.510mm可取3.3.2.3 分流道的布置常用塑料的分流道直径列于下表,由表可见,对于流动性极好的塑料(如PE、PA等),当分流道很短时,其直径可小到2mm左右;对于流动性差
17、的塑料(如PCHPVC及PMMA等),分流道直径可以大到13mm;大多塑料所用分流道的直径为6mm10mm。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布置中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平衡式布置是指分流道到各型腔浇口的长度、断面形状、尺寸都相等的布置形式。它要求各对应部分的尺寸相等,这种布置可实现均衡送料和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使成型的塑件力学性能基本一致。但是这种布置使分流道较长。非平衡式布置是指分流道到各个型腔浇口的长度相等的布置。这种布置使塑料进入各个型腔有先后顺序,因此不利于均衡送料,但对型腔数量多的模具,为不使流道过长,也常采用。为了达到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各个浇口的断面尺寸要制作得不相同,在试模的时候要多修改才
18、能实现。 (a) (b) 分流道的平衡布置示意图 分流道的非平衡布置示意图 本设计中为了成型的塑件力学性能基本一致,采用图(a)结构,分流道的平衡布置。3.3.2.4 分流道设计要点1 在保证足够的注射压力使塑料熔体顺利充满型腔的前提下,分流道截面积与长度尽量取小值,分流道转折处应以圆弧过度。2 分流道较长时,在分馏大的末端应开设冷料穴。3 分流道的位置可单独在定模板或动模板上,也可同时开设在动、定模板上,合模后形成分流道截面形状。4 分流道与浇口连接处应加工成斜面,并用圆弧过度。3.3.2.5 分流道剪切速率的校核分流道长度L= 分流道截面积A= =采用经验公式只要其值在之间,剪切速率校核合
19、格。式中= = 式中:t注射时间,A梯形面积,;C梯形周长,;=在之间,因此分流道的剪切速率符合要求。3.4浇口的设计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通道(除了直接浇口外),它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 浇口的主要作用: 型腔充满后,熔体在浇口处首先凝结,防止其倒流; 易于切除浇口尾料; 对于多型腔模具,用以控制熔接痕的位置。当塑料熔体通过浇口时,剪切速率增高,同时熔体的内摩擦加剧,使料流的温度升高,黏度降低,提高流动性能,有利于充型,但是浇口尺寸过小会使压力增大,凝料加快,补缩困难,甚至形成喷射现象,影响塑件质量。3.4.1 浇口的形式浇口的形式有很多,但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铰笔刀 外壳 注塑 毕业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