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第二版习题答案详解.pdf
《工程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第二版习题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第二版习题答案详解.pdf(63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1 基础力学基础力学1 1 作业作业 静力学 静力学 2 FNA FNB F A B P 450 第一章第一章 P19 1 1 b 1 2 a FNB A 300 P B FA 3 1 2 b FNB FA A 450 P B FB A B C F 300 FAx FAy FB A B C F 300 FA 1 2 d 或或 4 1 5 P A B C E F D FNE FA FDx FDy FB FB FDx FDy FCx FCy FNE FA FCx FCy A B C B D P F E A C 5 A B C P FC FB C B A B P FB FA A B P FB FAx
2、 FAy 1 6 6 第二章第二章 P35 P35 2 1 已知已知F1 150N F2 200N F3 250N F4 100N 试分别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这四个力的合力 试分别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这四个力的合力 600 O x y F4 F3 F2 600 450 F1 F4 F3 F2 F1 FR 1厘米代表厘米代表100N 量出量出FR的长度 折算出合力的大小 的长度 折算出合力的大小 量出角度量出角度 的值 的值 几何法几何法 7 解析法解析法 FR 600 O x y F4 F3 F2 600 450 F1 F1cos 450 F2cos600 F3 F4cos 600 293 93N
3、 Fx FRx FRy Fy F1sin450 F2sin60 F4sin600 192 67N FR FRx FRy 2 2 351 45N tan FRy FRx 33 16 8 P35 2 4 图示三铰刚架由图示三铰刚架由AB和和BC两部分组成 两部分组成 A C 为固定铰支座 为固定铰支座 B为中间铰 试求支座为中间铰 试求支座A C和铰链和铰链B的的 约束力 设刚架的自重及摩擦均可不计 约束力 设刚架的自重及摩擦均可不计 a a A C B F FA FC FC FB B C 二力构件二力构件 FC FA F 450 FFFFF AC 707 0 2 2 45sin 0 0 707
4、BC FFF 450 解 解 BC 整体整体 BC 9 P36 2 8 图示梁图示梁AB F 20KN 试求支座试求支座A和和B的约束力 的约束力 梁重及摩擦均可不计 梁重及摩擦均可不计 2m 2m A B C F 450 FB FA F x 0 F y 0 0 2 2 5 2 FFA kNFFA81 15105 4 10 12 0 25 BA FFF kN07 725 B F 解 解 AB 10 P47 3 4 图示折梁图示折梁AB 试求支座 试求支座A和和B的约束力 的约束力 梁重及摩擦均可不计 梁重及摩擦均可不计 第三章第三章 P47 300 FB l A B F F FA 0m 0 c
5、os300 A FlF a l Fa l Fa FA 866 0 2 3 l Fa FF AB 866 0 解 解 AB 11 P68 4 1 平板上力系如图示 试求其合成结果 平板上力系如图示 试求其合成结果 第四章第四章 P68 Me F1 300 F4 F2 F3 O1 O3 O2 2m 1m 2m 2m 1m 1m 1m 5m 1234e 80506040140 FNFNFNFNMN m 已知 12 0 132 4 arctanarctan63 2 66 9 Ry Rx F F 22 22 66 9132 4148 3 RRxRy FFF N MO mO Fi F1 cos300 1
6、F1 sin300 9 F2 3 F3 cos 450 5 F2 sin 450 1 Me F4 1 795 3N m O为左下角点为左下角点 0 795 3 6 01 132 4 Ry M xm F F Rx Fx F1 cos300 F3 cos45o F4 66 9N F Ry Fy F1sin300 F2 F3sin45o 132 4N Me F1 300 F4 F2 F3 O1 O3 O2 2m 1m 2m 2m 1m 1m 1m 5m 13 M O1 mO1 Fi F1 cos300 2 F1 sin300 6 F3 cos 450 2 F3 sin 450 2 Me F4 2 5
7、98 6N m 1 1 598 6 4 52 132 4 O Ry M xm F Me F1 300 F4 F2 F3 O1 O3 O2 2m 1m 2m 2m 1m 1m 1m 5m 14 MO2 mO2 Fi F1 cos300 4 F1 sin300 8 F2 2 Me F4 4 997 1N m 2 2 997 1 7 53 132 4 O Ry M xm F Me F1 300 F4 F2 F3 O1 O3 O2 2m 1m 2m 2m 1m 1m 1m 5m 15 MO3 mO3 Fi F1 sin300 8 F2 2 F3 cos 450 4 Me 729 7N m 3 3 72
8、9 7 5 51 132 4 O Ry M xm F Me F1 300 F4 F2 F3 O1 O3 O2 2m 1m 2m 2m 1m 1m 1m 5m 16 P68 4 3 已知已知F 400N 杆重不计 试求杆重不计 试求C点处的约束力 点处的约束力 FB FCx FCy 450 F 0 6m 0 5m 0 5m A B C D B C D NFFFM CxCxA 880 01 15 0 0 NFFFM CyCyB 480 06 05 0 0 NFC4 1002480880 22 0 6 28 880 480 arctan 第四象限第四象限 解 解 DBC F 17 P69 4 5 b
9、 试求外伸梁支座处的约束力 梁重及摩擦均不计 试求外伸梁支座处的约束力 梁重及摩擦均不计 a a F Me a a A B C D q FAy FB 0 2 32 0 a qaaFMaFM eBA 42 3 2 qaF a M F e B 0 0 qaFFFF BAyy 5 224 e Ay MFqa F a 解 解 AB 18 P69 4 6 a 试求构架试求构架A B处的约束力 构件重及摩擦均不计 处的约束力 构件重及摩擦均不计 600 A B FAx FAy FNB 2 5m 2 5m 3m 400kN 0 A M05 24003 2 3 5 2 1 NBNB FF kNFNB2 196
10、 kNFFFF AxNBAxx 9 169 0 2 3 0 1 0 4000 301 9 2 yAyNBAy FFFFkN 解 解 AB 19 P69 4 7 活塞机构如图 活塞机构如图 F 800N 方向垂直于 方向垂直于ED 设活塞 设活塞D和缸壁间和缸壁间 的接触面光滑 各构件重均不计 试求活塞的接触面光滑 各构件重均不计 试求活塞D作用于物块作用于物块C上的压力 上的压力 300 B C E D F 450 A 300 B E D F FN D FC FB 解 解 EBD kNNFFF NFFFM CCx BBD 94 11943 0 2 1 800 2 2 9 3312 0 9 33
11、12 06 1 2 1 4 0 2 3 4 0 2 2 0 活塞活塞D作用于物块作用于物块C上的压力与上的压力与FC等值 反向 共线 等值 反向 共线 20 P69 4 8 机构如图 设机构如图 设A C两点在同一铅垂线上 两点在同一铅垂线上 且且AC AB 试问杆保持平衡时角 试问杆保持平衡时角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滑轮半径滑轮半径R与杆长与杆长l相比很小 绳重及摩擦均不计 相比很小 绳重及摩擦均不计 A P2 B C 2 1800 P1 A B 2 1800 P1 FAx FAy 0 A M 0sin 22 180 sin 1 0 2 l PlP 2 cos 2 sin2 22 cos 1
12、 2 P P 1 2 2 sin P P 1 2 arcsin2 P P 解 解 AB FTB P2 21 P70 4 10 图示双跨静定梁 由梁图示双跨静定梁 由梁AC和梁和梁CD通过铰链通过铰链C连接而成 连接而成 试求支座试求支座A B D处的约束力和中间铰处的约束力和中间铰C处两梁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处两梁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梁的自重及摩擦均不计 梁的自重及摩擦均不计 A B C D q 10kN m 2m Me 40kN m 2m 2m 1m 1m 解 有主次之分的物体系统解 有主次之分的物体系统 CD D Me 40kN m C FAy FB FD FD FCy 0 C M 01204
13、04 D F kNFD15 0 y F02015 Cy F 5 Cy FkN 整体整体 0 A M 2 15 84040 40 B F 40 B FkN 0 y F 40 15400 Ay F 15 Ay FkN 22 P71 4 17 a 试用截面法求图示桁架中指定杆件的内力 试用截面法求图示桁架中指定杆件的内力 100kN 50kN FAy FB A B C D E 3 2 1 FN3 FN1 FN2 50kN FB B E 1 C D 3 2 右半部分右半部分 0 y F 045cos 0 2 BN FF 2 53 N FkN 1m 4 1m 4m 0 D M 0 1 cos45 120
14、 NB FF 1 125 N FkN 0 E M 3 110 NB FF 3 87 5 N FkN 解 解 整体整体 0 A M 4 100 250 30 B F 87 5 B FkN 23 P84 5 1 已知已知 30 300 0 P 350N FT 100N fs 0 35 fd 0 25 试问物块是否平衡 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试问物块是否平衡 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y x P 1 FT A Ff FN 0 x F 0sincos fT FPF 88 4 f FN 0 y F cossin0 NT FPF 353 1 N FN NFfF Nsf 6 123 所以物块平衡 所以物
15、块平衡 由由fs 0 35得得 19 29 19 290 0 24 P84 5 5 物块物块A置于水平面上 自重置于水平面上 自重P 150N 物块与水平面 物块与水平面 间的间的fs 0 25 试求使物块滑动所需的力 试求使物块滑动所需的力F1的最小值及对应的角的最小值及对应的角 度度 P F1 A P F1min FA 0 04 14arctan s f NPF3 36sin min1 25 P120 6 13 求图形的形心位置 求图形的形心位置 2 111 800010080 50 40mmAmmymmx 2 222 50 50 60 603600 xmm ymm Amm 40 8000
16、503600 31 8 80003600 ii c x A xmm A 50 ii c y A ymm A x y 100 20 20 20 o 80 26 P120 6 14 求图形阴影面积的形心坐标求图形阴影面积的形心坐标xc 242 11 0 1204 52 10 xmm Amm 2 22 1 30 180 908100 2 xmm Amm 4 30 8100 6 54 4 52 108100 ii c x A xmm A x y 基础力学基础力学2 作业作业 7 11章 章 P153 7 1 b 试作杆的轴力图 并指出最大拉力和最大压力的试作杆的轴力图 并指出最大拉力和最大压力的 值及
17、其所在的横截面 或这类横截面所在的区段 值及其所在的横截面 或这类横截面所在的区段 10kN 10kN 20kN 最大拉力为最大拉力为20kN 在 在CD段 最大压力为段 最大压力为10kN 在 在BC段 段 1m 1m 1m 10kN 20kN 30kN 20kN A B C D 解 解 P153 7 2 试求图示直杆横截面试求图示直杆横截面1 1 2 2和和3 3上的轴力 并作轴力上的轴力 并作轴力 图 如横截面面积图 如横截面面积A 200mm2 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10kN 10kN 20kN a MP100 10200 1020 6 3 1 3 26 10 1
18、0 50 200 10 a MP 3 36 10 10 50 200 10 a MP a a a 20kN 10kN 20kN 1 1 3 3 2 2 解 解 P154 7 5 铰接正方形杆系如图所示 各拉杆所能安全地承受的铰接正方形杆系如图所示 各拉杆所能安全地承受的 最大轴力为最大轴力为 FNt 125kN 压杆所能安全地承受的最大轴力为压杆所能安全地承受的最大轴力为 FNc 150kN 试求此杆系所能安全地承受的最大荷载试求此杆系所能安全地承受的最大荷载F的值 的值 F F A B C D a a F F 2 2 F 2 2 F F 2 2 F 2 2 C点点 D点点 AC BC AD
19、BD均为拉杆 故均为拉杆 故 kNFkNF75 1762125125 2 2 F F 2 2 F 2 2 A点点 AB为压杆 故为压杆 故 kNF150 所以所以 max 150FkN 解 解 P155 7 8 横截面面积横截面面积A 200mm2的杆受轴向拉力的杆受轴向拉力F 10kN作用 作用 试求斜截面试求斜截面m n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 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 F 10kN 300 m n a MP5 37 2 3 5030cos 2 02 0 300 a N MP A F A F 50 10200 1010 6 3 0 a MP7 21 4 3 50 2 60sin 2 302sin 0
20、0 0 0 300 解 解 P155 7 10 等直杆如图示 其直径为等直杆如图示 其直径为d 30mm 已知 已知F 20kN l 0 9m E 2 1 105MPa 试作轴力图 并求杆端 试作轴力图 并求杆端D的水平位移的水平位移 D 以及以及B C两横截面的相对纵向位移两横截面的相对纵向位移 BCBC 20kN 20kN 20kN l 3 2F 2F F 1 1 3 3 2 2 mm EA lF EA lF EA lF NNN D 04 0 03 0 4 101 2 3 01020 211 3 332211 3 2 2 112 20 100 3 0 04 2 1 100 03 4 N B
21、C Fl mm EA l 3 l 3 A B C D 解 解 P156 7 14 直径为直径为d 0 3m 长为长为l 6m的木桩 其下端固定 如在的木桩 其下端固定 如在 离桩顶面高离桩顶面高1m处有一重量为处有一重量为P 5kN的重锤自由落下 试求桩内的重锤自由落下 试求桩内 最大压应力 已知木材最大压应力 已知木材E 10 103MPa 如果重锤骤然放在桩顶 如果重锤骤然放在桩顶 上 则桩内最大压应力又为多少 上 则桩内最大压应力又为多少 参照参照P138例题例题7 10 a stdd MP A P Pl hEA K 4 15 15 0 105 6105 15 0101012 11 2
22、11 2 3 3 29 当当h 0时时 ad MP A P 14 0 15 0 105 211 2 3 解 解 l1 P156 7 16 试判定图示杆系是静定的 还是超静定的 若是超静试判定图示杆系是静定的 还是超静定的 若是超静 定的 试确定其超静定次数 并写出求解杆系内力所需的位移定的 试确定其超静定次数 并写出求解杆系内力所需的位移 相容条件 不必具体求出内力 图中的水平杆是刚性的 各相容条件 不必具体求出内力 图中的水平杆是刚性的 各 杆的自重均不计 杆的自重均不计 解 解 a a a 1 2 1 5a a l2 2 1 111 5 3 sin l 222 2 sin 2 l 21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力学 西南交通大学 应用力学 工程系 第二 习题 答案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