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重点--x西药.doc
《药理重点--x西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重点--x西药.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抗药理重点第二章1.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又称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二是应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及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机体对药物处置的速率过程。第三章1不良反应:在治疗剂量下,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产生一些其他作用,大都是人们不希望产生的。2.毒性反应:用药时间过长情况下发生的机体组织、器官以器质损伤未主的严重不良反应。3.副作用:应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反应。4.过敏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或组织损伤。5产生该药物的最大效
2、应50%,引起半数试验动物反应的药物剂量ED506.LD50:引起半数试验动物死亡的药物的力量(越大月安全)7.耐药性:在连续用药过程中,药的药物的药效会逐渐检索,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8.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9.药物依赖性: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患者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10.安全指数:最小中毒量LD50与最大治疗量ED50之比。11.安全范围;药物的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12.治疗指数:LD50/ED50。第四章1受体的分布与效应(P69)要背 重点第五章 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1.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3、又称匹鲁卡品)药理作用:A眼 滴眼后引起a缩瞳(激动瞳孔括约肌的M胆碱受体)b降低眼内压(虹膜根部变薄-前房角扩大-房水容易过巩膜静脉窦-眼内压降低)c调节痉挛B 腺体 增加汗腺、唾液腺分泌C.平滑肌 增加平滑肌的收缩力和张力。临床应用 (青光眼 虹膜炎)2.阿托品-胆碱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 阻断ACH或拟胆碱药与M受体结合,发生拮抗作用a 抑制腺体分泌(唾液腺、汗腺、泪腺)b 松弛平滑肌c 对眼可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d 对心脏 可解除迷走神经抑制,心率上升,传导加速,大剂量时扩血管。e 大剂量是中枢兴奋后抑制。B不良反应:口干,心率加快,树立模糊,皮肤干燥,小便困难及心悸,呼吸加深、烦
4、躁不安,严重中毒可由兴奋转为抑制导致昏迷,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禁用C.临床应用验光/检查眼底 全身麻醉前给药 抗心律失常 抗休克 CNS(有机磷酸解毒)常用的易逆性AChE-新斯的明3.作用用途:a.兴奋骨骼肌-抑制AChE,激动N2-R受体 b. 促进Ach释放-适用重症肌无力,解救某些松肌药过程中毒 c.兴奋胃肠平滑肌-腹气涨和尿储留 d.作用心血管系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中毒 急性中毒症状复杂多样,轻度以M样症状为主,中毒者可同时出现M样和N样症状,严重者还有显著的CNS症状。M样症状:瞳孔缩小、消化系统的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腺体分泌(严重者口吐
5、白沫,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小片失禁、血压降低N样症状; 血压升高,心率加速CNS症状:以兴奋CNS为主,表现为躁动不安、幻觉、 第六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一.拟肾上腺药(作用于受体)1. 、受体-去甲肾上腺素(NA)作用机制:激动受体为主,对受体作用较弱的激动作用药理作用; a.收缩血管(皮肤、粘膜、内脏血管) b.兴奋心脏,作用较弱c升高血压临床应用:休克 、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2. 、受体-肾上腺素(Adr,口服无效) 作用机制:激动. 、受体敏感性.大于 药理作用:a.兴奋R(快、短、强),皮肤黏膜内脏血管收缩-血压 b兴奋1-R,心率、心输出量
6、c兴奋2-R(慢。弱。持续),骨骼肌血管和冠脉舒张-血压临床应用-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局部止血。2.多巴胺作用机制:激动、受体和多巴胺受体,敏感性(多巴胺受体受体受体)药理作用:a 兴奋心脏,作用较弱B肾和肠系膜血管舒张,排钠利尿C 血压临床应用:用于各种休克(心源性、感染中毒性、出血性休克),尤其适用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尿量减弱的休克患者3. 麻黄碱药理作用a 心血管系统-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b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肾上腺素起效慢,但维持时间长c 中枢神经兴奋 系统不良反应-失眠、头痛、不安等麻黄碱与肾上腺素相比的特点;作用机制直接刺激激动、受体外还能促进NA
7、神经末梢释放递质,药理作用与Adr相似但较弱,持久性质稳定,口服有效4 间羟胺-作用机制除了直接激动、受体外,还能促进NA释放5.多巴酚丁胺-用于治疗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6.普萘洛尔- 1 、2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心率、心肌收缩力,血压,主要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7.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受体阻断药能拮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并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第八章 抗高血压药1.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 舒张压=90mmHg2.抗高血压药的分类A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a.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b .AT1(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
8、)受体阻断药:氯沙坦、缬沙坦B 钙离子通道阻滞药 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氨氯地平C利尿药: 秦氯噻嗪、吲达帕胺D 交感神经抑制药a 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莫索尼定b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咪噻芬c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利血平、胍乙啶d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一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特拉唑嗪、乌拉地尔二受体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三和受体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儿F 血管扩张药直接扩血管药:肼屈嗪、硝普钠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米诺地尔、二氮嗪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分子作用机制一是抑制ACE活性,使血浆中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生成二是抑制激肽酶II,使受缓激肽的降解,
9、缓激肽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2 和NO增强扩血管效应。药理作用:一 降压作用(不出现水钠潴留现象、易产生耐药性)二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血压降低三 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四 肾脏的保护作用临床应用 高血压、慢性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与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性肾病及其他肾病不良反应 首剂低血压、咳嗽(无痰性干咳)、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神经性水肿、高血钾与低血糖、汗SH结构的特有反应(皮疹、味觉缺失、等)4.卡托普利适用各型高血压5.钙离子通道阻滞药-机制是抑制钙离子内流,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高血压 硝苯地平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二氢吡啶尅类钙离子通道阻
10、滞药 氨氯地平是第二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药,药理作用与硝苯地平相似,鞥改善冠脉血流,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临床应用于高血压和变异型心绞痛治疗6. 受体阻断药作用特点:起效慢、维持时间长、血浆肾素活性、心率减慢、物水钠潴留现象7.血管扩张药-硝普钠 药理作用:一 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新章的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对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物明显影响,血浆肾素活性。 硝普钠降压作用强,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对小动脉、小静脉及微静脉均有扩张作用。只作静脉滴注,30S出现血压下降,2分钟内达到最低水平,停药后5分钟内血压恢复原水平,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第九章 抗心绞
11、痛药1.抗心绞痛的作用原理 一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收缩力)二 增加心肌供血量2. 抗心绞痛药的分类 一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 二-肾上腺受体阻断药 三 钙拮抗剂3. 硝酸酯类(松弛平滑肌)-硝酸甘油基本药理作用是松弛平滑肌,扩张血管 药理作用 一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二改变冠脉血液根分布,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 临床应用 硝酸甘油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舒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可用于克重类型心绞痛的防治 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与舒张血管有关,如面颊部血管扩张引起暂时性皮肤潮红 ,脑膜血管舒张引起搏动性头痛,也可增加颅内压,下肢血管扩张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及晕厥,眼内血管扩张升高眼内压
12、。青光眼患者慎用故脑颅出血、颅外伤禁用 超剂量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口唇及指甲发绀并继发呼吸局促、眩晕、意识丧失、可静脉注射亚甲蓝治疗总结硝酸甘油扩血管物质内皮舒张因子(NO)释放激活GCCGMP激活CGMP蛋白酶肌球蛋白去磷酸化松弛血管平滑肌第十章 抗心力衰竭药 1.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一种障碍性疾病,一般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降低或障碍,导致心输出量降低和机体组织供氧和代谢的血液供应减少而引起心脏功能的衰竭。2.心衰治疗(强心 利尿 扩血管)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一是心脏的收缩性二是后负荷(血管收缩之后,因为血管有弹性,血 不能忘主动脉三四前负荷(收缩之前,心室的血 太多,不能将血推往
13、主动脉4.强心苷-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和某些心律失常 药理作用 正性肌力作用:最大张力 收缩速率 心肌选择性,结果表现为每博做功和心输出量 减慢心率作用:心功能不全时,心收缩性减弱,心博出量减少,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性提高交感神经张力,引起心率加快 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降低自律性,负性传导,缩短有效不应期,结果表现为心率失常临床应用 慢性心功能不全(强心苷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有不同程度疗效)对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效果良好,对伴有心房颤动或心室过快者疗效最好 某些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 胃
14、肠道反应,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常考选择题)有眩晕、头痛、疲倦、澹妄。还有视觉障碍如黄视、绿视、视物模糊 心脏反应:各种心律失常都有可能出现快速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可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博少见强心苷的长效药洋地黄毒苷,中效地高辛(静脉或肌注) 第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 1.2. 心室肌细胞图3. 自律性事故引起心律是的一个重要原因4.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I类:钠通道阻滞剂,代表药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II类: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普萘洛尔III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代表药溴苄胺、索他洛尔IV类:钙通道阻滞药;代表药维拉帕米、5.
15、 IA类钠通道阻滞药-奎尼丁(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尤其是房颤、房扑的复律奎尼丁的药理作用 自律性 传导性 有效不应期(背)不良反应一是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二是促心律失常是本药的最严重的不良(传导阻滞引起心动过缓或室性早搏,血压降低)三是金鸡纳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腹泻、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四奎尼丁阻断受体,能使血管扩张,减弱心肌收缩力,可引起低血压6. 普鲁卡因胺(药理作用与奎尼丁相似),临床上主要用于智力啊室性心动过速,作用比奎尼丁快,静脉注射或滴注用于抢球危急病例。长期应用,少数患者出现红斑狼疮综合征7. IB类-利多卡因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利多卡因是轻度阻滞钠通道药,
16、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是抑制钠离子内流,促进钾离子外流药理作用 减慢自律性 减慢传导性 延长有效不应期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如急性心肌梗死或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8. 苯妥英钠-是乙内酰脲抗癫痫药,现已成为治疗强心苷只能孤独所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9. II类-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临床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对于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络细胞瘤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效果良好第十三章(重点掌握氢氯噻嗪,速尿)1.利尿药的分类(掌握高效能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肾脏髓袢升支,利尿作用强大,也称袢利尿药。常用的药物有呋塞米(又称速尿)、依他尼酸、布美他尼 中
17、效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产生中等强度的利尿作用,如氢氯噻嗪、氯噻酮 低效能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利尿作用弱于上述两类如乙酰唑胺1. 呋塞米(速尿)-高效利尿药作用机制:抑制钠离子和氯离子重吸收,降低肾的稀释与浓缩功能,排出大量等渗溶液。临床上袢利尿药主要用于心、肝、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肝功能障碍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尤其是急性肺水肿、脑水肿、高血压危象药理作用:心力衰竭,利尿药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呋塞米是治疗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及脑水肿的首选药。其他水肿:主要用于其他利尿药无效的严重水肿患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增加尿量和钾离子的排出,冲洗肾小管,减少肾小管的萎缩和坏
18、死,但不延缓肾衰的进程。高血钙症,高血压。急性药物中毒:主要用于那些经肾排泄的药物中毒的抢救,如长效巴比妥类、水杨酸类、溴剂、氟化物、碘化物。 不良反应 水与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钾性碱血症 耳毒性:表现为耳鸣、听力减弱、或暂时耳聋,成剂量依赖性。 高尿酸血症:袢利尿药可能造成高尿酸血症,病诱发痛风 其他:有恶心、呕吐、大剂量时出现胃肠出血2. 噻嗪类-中效利尿药,代表药氢氯噻嗪药理作用:利尿作用:竞争氯离子结合部位,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转运载体,减少Na+和Cl-重吸收而利尿抗利尿作用 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 水肿: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对轻中度心源性水肿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 重点 西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