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结.doc
《药理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总结.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药理学整理一、绪论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机制,包括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 良反应等。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规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二、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的作用包括哪两个方面: 2.药物作用:是药物与机体大分子间的初始作用(起动步骤,最关键)。 药理效应:是药物与机体大分子相互作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发生 的变化(器官或整体的反应性的表现)。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作用性质或作用强度方面的差异(选择性一般与药物作用的特异性有关,也有例外)。4. 治疗作用:凡
2、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 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的反应。 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和治疗作用同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 用(与药物的选择性有关,选择性差的副作用大)。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5.药物的依赖性或耐受性 依赖性:是指长期用药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需要连续用药的现象。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必须增加药物剂量方可保持原 有药物效应。6.量效曲线:以药理效应的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为横坐标,绘制 出的长尾S形的曲线。7. 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在一群动
3、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是评价 药物效能的指标。值越大,药效越差;值越小,药效越好。 半数有效量(LD50):是指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是评价药物毒性的指标。 值越小,毒性越大;值越大,毒性越小。8.激动剂:对受体既有高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拮抗剂(阻断剂):对受体有高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三、药物代谢动力学1.首过消除:口服吸收的药物经过肠黏膜及肝(门脉循环)时被灭活代谢,使到 达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随之减弱。2.生物利用度:血管外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数或百分数, 是衡量剂 型优劣的重要指标。3.肝药酶(非特异性酶):肝细胞微粒体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主要存在于
4、肝 脏的内质网,又称肝药酶。 药酶诱导剂:凡能增强肝药酶活性或增加肝药酶生成的药物(药物敏感性下降) 药酶抑制剂:凡能减弱肝药酶活性或减少肝药酶生成的药物(药物毒性反应增加)。4. 血浆半衰期(t1/2):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多次给药,按半衰期作给药间隔可采用首剂加倍,可立即达到Css。.在静脉滴注开始前,静脉推注第一个半衰期的给药量的1.44倍可立即达到Css(血药浓度)。4、 外周1. 2. 样作用:心血管(-) 腺体(+) 平滑肌(+) 眼部肌肉(+)样作用:心血管(+) 腺体(+) 平滑肌(+) 全身骨骼肌(+)3. 毛果芸香碱对眼部作用:(能直接激动M受体,产生M样
5、作用,对眼和腺体的 作用最为明显) 药理作用: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临床应用:青光眼、虹膜炎、 抢救抗胆碱药中毒4. 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原理: 骨骼肌:兴奋作用强 抑制胆碱酯酶,增加突触间隙 Ach 浓度 直接兴奋骨骼肌运动终板上N受体 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 Ach平滑肌: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兴奋作用较强 支气管、心血管、眼、腺体作用较弱5. 有机磷农药中毒机制、症状及治疗措施 中毒机制:有机磷农药(有机磷酸酪类农药)在体内与胆碱酪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胆碱酪酶活性受抑制,使酶不能起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致使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引起毒荤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
6、系统症状。 症状: 呼吸系统:胸有压迫感、流涕、鼻粘膜充血,呼吸困难,紫绀,呼吸肌无力,肺有罗音。消化系统:恶心、呕吐、流涎、腹胀、腹痛。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肌肉痉挛、抽搐、牙关紧闭、语言障碍、乏力、失眠、烦躁不安、大汗等。其他:心跳迟缓、血压下降,水疱、红斑、糜烂、面色苍白等皮肤症状,瞳孔缩小、眼球重压感。(轻度:M 样;中度:M,N样;重度:M,N,CNS)解救措施:1.现场急救。尽快清除毒物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2联合应用解毒剂和复能剂.解磷定和阿托品(对体内已积聚的Ach无作用,所 以必须和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合用)6. 阿托品药理作用:松弛内脏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对眼:扩瞳、升眼压
7、、调节麻痹临床应用: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泌尿道感染、痛经、胆肾绞痛需和镇痛药合 用、遗尿症)抑制腺体分泌(全麻或支气管镜检查前、流涎症、盗汗症、消化道溃疡辅 助用药)眼科扩瞳药(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前用药、验光配镜)心血管疾病(心脏复苏、缓慢性心律失常)抗休克(感染性中毒性休克)解救有机磷酸酯中毒(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等)7. 山莨菪碱.:解痉止痛8.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分类及其代表药a 、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 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五、中枢1.苯二氮卓类药物 过程:1)口服吸收完全; 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且与药物脂溶性成正比; 3)经肝药
8、酶代谢后可生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 4)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灭活,经肾脏排出。(了解) 优点:1)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 2)无肝药酶诱导作用 3)较小影响 REM 时相,停药后反跳现象轻 4)依赖性较轻,嗜睡,运动失调等不 良反应轻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抗焦虑药 镇静催眠药 抗惊厥抗癫痫药 中枢神经肌松药2. 吗啡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作用: 显著减轻或消除各种疼痛,消除因疼痛或其它因素引起的神经 紧张、焦虑、烦躁及恐惧等情绪,且不影响意识和其它感觉。镇咳作用: 可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2)、心血管系统 可使外周血管扩张,临床上用于心源性哮喘及肺水肿。(3)、平滑
9、肌 吗啡兴奋胃肠道平滑肌,提高小肠及大肠平滑肌张力甚至痉挛,使推进性蠕动减 弱,肠内容物通过延缓,同时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临床用途:急性锐痛、心源性哮喘、腹泻不良反应:1. 耐受与成瘾 2. 抑制呼吸3.人工合成镇痛药 哌替啶(度冷丁)4.解热镇痛抗炎药 含义: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较强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作用机制: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内PG合成酶(环氧合酶),减少PG合成。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解热镇痛消炎药分为五类: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吡唑酮类:保泰松 抗炎有机酸类 :布洛芬 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6、 内脏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