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应急处置.ppt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应急处置,1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1)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 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 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2)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安全地控制火灾。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 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方法 是,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 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准确判断,科学 决策;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快攻近战;多种措施相结 合;冷却防爆,堵截蔓延;隐蔽抵近,适时出击等处置 火灾事故的对策。 消防部队到场后,必须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冷却和灭 火。加强冷却 首先,确定危险部位即易发生物理爆炸 的容器,切断火源对这些部位的辐射;加大对该处的冷 却强度。组织可靠的供水线路,保证不间断供水,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需对周围设施及 时冷却,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控制火 势蔓延在加强冷却的同时,必须对燃烧强度进 行控制,先消灭外围火灾;如地面火灾、建筑火 灾等。然后集中力量,控制主要火源。对于可燃 气体或液体火灾,在不具备灭火的条件下,主要 用水来控制和冷却,使其在一定范围内燃烧,围堤堵截有些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 流,这时可用砂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 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用毛 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 蔓延。贮罐区发生液体流淌时,要及时关闭堤内 和堤外雨水阀、切断阀,防盘物料沿阴沟外溢,确定主攻方向,及时强攻近战 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 的位置及火势情况,确定主攻方向。如果是由于罐底阀 门泄漏造成的火灾,可燃物来源在罐底,火势主要集中 于罐底,火直接从底部加热罐体,情况最为危险。因此, 主攻方向为罐底。如果容器上部阀门泄漏引起燃烧,火 焰向下辐射,主攻方向在罐体上方。此时,应用水枪将 火焰托起,控制燃烧。如果罐体己经开裂,火焰可能从 几个方向辐射其他容器,此时的主攻方向应以破裂罐为 中心,分不同方向进攻,当灭火条件成熟时 对于气体火灾,已经实 施堵漏或可以堵漏时,对于液体火灾已具备足够 的灭火剂时 ,应及时集中力量,对主要火源实 施近攻强战,一举灭火。 隐蔽抵近,适时出击 扑救化工火灾时, 随 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往往严重威胁到人员的生命 安全,为保存自己,消灭火灾。扑救人员应占领 有利位置,采取隐蔽抵近,适时出击的灭火对 策,3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 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 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 2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 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 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 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3火灾扑灭后 ,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 ,消 灭余火。对于可燃气体没有完全清除的火灾应在 上、中、下不同层面保留火种,直到介质完全烧 烬。火灾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 助公安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 火灾责任,未经公安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 火灾现场,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处置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1.一定要切实做好参与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 危险化学品火灾 爆炸事故处置必须挑选业务技 术熟练、思想作风过硬、身体素质良好,并有较 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精干的处置小组,尽量 做到少而精,不宜采取人海战术。同时,要向阵 地指挥人员明确进攻和撤退的路线、命令信号。 应针对燃烧物质的理化性质,一线作战人员要按 防护级别和要求穿佩戴全套防护装备,并认真,对防护装备的安全性能进行仔细检查,还要安排 专人对空气呼吸器的压力等参数以及每位进入撤 出泄漏现场的人员姓名和时间进行详细记载,对 执行灭火及处置泄漏任务的人员还应使用喷雾或 开花水流进行掩护。现场还应准备特效急救解毒 药物,有医护人员待命。对中毒的人员应从上风 方向抢救或引导撤出,2努力减轻危险化学品的毒害 扑救化工易燃易爆火灾,阵地内的消防车辆 必须车头朝外,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参加火 灾事故处置的车辆应停于上风方向,消防车、洗 消车、洒水车应在保障供水的前提下,从上风方 向喷出开花或喷雾水流对火灾产生的有毒有害气 体进行稀释、驱散;对泄漏的液体有害物质可用,沙袋或泥土筑堤拦截或开挖沟坑导流、蓄积, 可向沟、坑内投入化学消毒剂,使其与有毒物直 接起化学作用,从而使有毒物改变性质,成为低 毒或无毒的物质。对某些毒性很大的物质,还可 以在消防车、洗消车,洒水车水罐中加入消毒剂 的水溶液,则驱散、稀释、消毒的效果更好,3侦查要细致 扑救易燃易爆气体、液体火灾,必须做到侦 查细致准确。灭火救援前要查清泄漏或燃烧的部 位、对周围影响的程度等;灭火战斗中要自始至 终地进行侦查检,把握火现场发展变化的形 势,为指挥员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数据,掌握主 动;灭火救援战斗结束时,要继续对现场进行冷 却降温、稀释、检测,防止发生复燃复爆,4措施要得当 依据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或泄漏具有爆炸的特 点,指挥人员要根据火现场情况制定出相应的 战法和技术措施,并能根据火现场发展变化的 情况及时调整力量改变战法。同时,要及时召集 指挥人员会议,明确任务要求,以便使作战步调 一致,进攻、步阵迅速,冷却保护 对于化工装置及储罐火灾,消防 队到场后首先要采取措施冷却防爆,不要盲目将 火灭掉。冷却着火的反应釜、罐和相邻的釜、 罐。冷却力量的部署要经过计估算,立足力量 部署合理,冷却均匀,灭流淌火 化工装置及储罐火灾一旦造成流淌火, 会 给阻击火势、保护设备及液体储罐带来难度。因此,应 特别强调在组织冷却保护的同时,尽快组织力量用泡 沫覆盖,将流淌火灭掉,缓解进而消除对设备、储罐的 威胁;若面积大、流量多,则要组织力量采取措施围堵, 或输导至安全地带。流淌火灭掉后,一方面要注意冷却 水对泡沫覆盖层的破坏,要根据情况及时复喷泡沫覆盖; 二是适时检测,严防溢流出的易燃液体挥发形成爆炸空 间,避免无意中发生爆炸而造成无谓的伤亡事故,要正确选择灭火剂 灭火剂选择的正确与否 将直接关系到灭火的效率。 灭火方法正确 扑灭化工装置、储罐火灾时 应把握的几种技术方法一是关阀断料,冷却设 备,待火烧尽;二是开阀导流,用干粉或泡沫将 火灭掉,或采用干粉泡沫连用方法灭火;三是冷 却保护,工艺搅拌灭火;四是冷却降压,灭火后,堵漏;五是灭液体储罐火灾,一冷却冷却、降温 保护、二储备泡沫液、三灭火待灭火强度足 够时,实施灭火力量布阵,发起总攻灭火;六是 灭火中要注意工艺灭火要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配 合下实施,未关阀断料及有堵漏措施前不准将火 灭掉,灭火后继续喷水稀释、降温,将温度降至 常温后停止射水,5不准盲目进攻 进入封闭的化工车间、仓库灭火,要先在适 当位置用直流或开花射流喷射,破坏轰燃条件后 再实施进攻,不要盲目实施灭火,进入灭火一线 的人员要精干,且要选好撤退的路线或隐蔽的位 置,无关人员不准进入,6要检测气体浓度并实施保护 1 遇有易燃液体槽车着火时,在没有堵漏 措施前不宜将火灭掉。在采取处置措施前要实施 检测,看是否达到爆炸燃极限;处置中要用喷 雾或开花水枪、水驱动排烟进行降温、稀释,防 止二次爆炸伤人,2 遇有易燃液体槽车泄漏时,在稀释、降 温、熄灭周围一定范围内火源的基础上可实施堵 漏、输转等方法。如堵漏成功则将车开走或拖走 即可;如是翻车,堵漏成功后可用吊车吊起后拖 走即可,但起吊前要进行检测,在确定无爆炸危 险时作业,起吊中要用水枪喷雾射流保护,防止 产生静电引起爆炸;如遇难以堵漏、无条件组,织输转时,可考虑拖至就近的安全地方予以处 置,作业前要实施检测,未形成爆炸空间方可作 业。作业中,拖车要戴防火帽,被拖的槽车须要 用水枪炮随时喷射稀释,严防形成爆炸空间, 待拖至安全地方后实施输转,7灭火后不宜盲目进入 扑救易燃易爆液体火灾,扑灭后实施处置 之前须注意不要盲目进入作业,要用水枪炮 冷却降温,用水驱动排烟机稀释,经检测无爆炸 危险时再进入作业,作业中仍要实施降温、稀 释,确保万无一失,8正确选用无线电台 在对易燃易爆场所发生的火灾事故进 行灭火救援时,须选用具备防爆功能的电 台进行通信联络,以防发生二次爆炸事 故,4.2 减少生产事故发生的两个方面,减少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主要从两个方 面着手一是在硬件方面,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二是在软件方面,加强现代化的安全管理。 主要考虑设备和控制技术的可靠性,当前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很快,如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自动报警装置,以及本质安全自动防止故障技术等在加强控制系统可靠性方面,都是保障设备和工艺安全运转的重要手段,应加强引进、吸收和推广,对于中小型化工企业,也应加速技术改造, 在设备操作上加强密闭化、机械化和集中控制, 增强防护措施 ,使操作人员脱离不良的劳动环 境。 此外,为防止生产过程中危险化学品事故, 还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实践证明, 只有 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对危险性进行有效的控制,1防止设备缺陷措施 保证足够的强度。为确保化工设备与机器长期、 稳定、安全的运行,必须保证所有的零部件有足够的 强度。一方面要求设计和制造单位严把设计制造质量关, 消除隐患;另一方面要求操作人员严格岗位责任制,遵 守操作规程。 密封可靠。化学品生产中处理的物料大都是危险 化学品,如果由于机器密封不严而造成泄漏,将会引起 燃烧、爆炸、灼伤、中毒等事故。因此必须特别重视生 产设备与机器的密封问题,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配套。当在生产设备与 机器出现异常时,自动连锁与安全保护装置会自 动发出警报或自动采取安全措施,以防事故发生. 定期检验。加强维护管理,定期检查设备 与机器的腐蚀、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 更换,特别是设备与机器达到使用年限后,应及 时更新,以防因腐蚀严垂或超期服役而发生重大 设备事故,2掌握加工物质的危险性 新材料的合成、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采用,可 能会带来新的危险性。面临从未经验过的新的工 艺过程和新的操作,更加需要辨识危险,对危险 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优化 的安全措施。因此,对危险进行辨识和评价的安 全评价技术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应该建立原料、中间体、产物和副产物的完 整的物性数据档案。属于危险化学品的物料,可 向供应商或制造商索取该物料的化学品安全技 术说明书。对物质所伴生的危险和可能造成的 损失或损害,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和说明, 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3加强安全管理 事故是不安全的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直接后 果,而这两者都是可以用管理来控制的。建立并 保持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 性,是管理者的责任。 加强安全管理,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法 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做 好职工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