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采购物资质量事故案例规律分析.ppt
《石油行业采购物资质量事故案例规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行业采购物资质量事故案例规律分析.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石油行业采购产品质量事故解析 解析事故案例牢记事故教训控制采购质量 采购物资质量控制的几个误区 1 因小失大 只重视总成质量 忽视了局部辅助元器件的单体质量要求 从选厂入网到签订合同 都易忽略对零部件生产厂家资质的考察和控制 往往因小部件质量缺陷而酿成大事故 教训惨痛 2 伪造假冒 供应商为检验过关 伪造冒用大厂或名牌厂家的合格证 质量证明等 恰恰其产品质量又不过关后果不堪设想 3 侥幸拖延控制 认为很多产品在安装投产前 施工单位会进行试压等例行检测而忽视超前控制检验 但施工单位也容易发生漏检或检测不彻底现象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 采购与使用技术脱节现象 采购要忠实于设计 采购员一定要具备相应
2、的知识 要研究材料科学 构造科学和物资的理化特性与生产工艺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从而及时纠正物资需求计划的错误 避免事故的发生 辽阳石化分公司2002年2月23日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 2002年2月23日 农历正月十二 从凌晨3点左右开始 聚乙烯新线工艺参数不正常 降负荷生产 当班班长发现悬浮液接受罐压力急速上升 反应速度下降 于是安排3名操作工到现场关阀门 进行停车处理 操作工到达现场后发现现场有物料泄漏 立即打电话向装置主控室报告 在班长跑向现场不到1分钟 新线就发生了剧烈爆炸 结果造成8人死亡 1人重伤 18人轻伤 事后统计 公司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2 78万元 案例一 事故经过 爆炸前 爆
3、炸后 第6页 爆炸前 爆炸后 直接原因 经过深入的事故调查取证分析 认定这起事故的直接罪魁祸首是一块不合格的玻璃视镜 由于聚乙烯系统运行不正常 造成压力升高 致使劣质玻璃视镜破裂 导致大量的乙烯气体瞬间喷出 溢出的乙烯又被引风机吸入沸腾床干燥器内 与聚乙烯粉末 热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 被聚乙烯粉末沸腾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火花引爆 发生了爆炸 这就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调查结果 通过多方分析这起事故 发现在物资采购 工程建设 生产操作和工艺管理 装置设计 用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教训十分深刻 第一 采购环节存在严重问题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视镜破裂 这块视镜的公称压力为2 5MPa
4、 根据事后解读DCS记录 在0 5MPa时视镜就破裂了 那么 这个视镜是怎么采购的呢 经调查发现 视镜采购单上的供应商是某阀门总厂 但是某阀门总厂根本不生产视镜 而是该阀门总厂的一个代理商从温州某个经销点购买的 视镜是由上海郊区一个小厂生产的 事故后 通过对该厂进行调查 发现这个小厂根本没有什么质量检验手段 所以其产品是不是合格也就无人知晓 更为恶劣的是 事故发生后 代理商为了逃避责任 让上海另一个玻璃制造厂出据一个假产品合格证书 另外 调查发现发到辽化的视镜没有产品合格证而是一个检验单 检验的项目也有问题 所以说 是物资采购人员 验货人员严重失职 使不合格的视镜安在了装置上 埋下了事故隐患
5、第二 工程施工管理混乱 一是总承包方管理不到位 聚乙烯新线建设是由辽阳石油化纤工程公司总承包 安装公司施工建设的 安装打压试验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易燃易爆的化工生产装置尤为重要 而这次事故发生后 调查组向打压单位要原始打压记录 令人不解的是打压单位却拿不出来 为了推卸责任 施工单位还编造了一个打压记录欺骗调查组 性质十分恶劣 二是工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不到位 仅就打压这件事 监理公司也拿不出来原始记录 严重失职 大家试想一下 如果认真打压了 这个假劣视镜就会在开车前被发现 事故就不会发生 三是甲方对施工管理不到位 对总承包单位没有很好地履行监管的责任 尤其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隐蔽工程
6、 工程质量监督也没有尽到责任 最终酿成了大祸 兰州石化公司 1 7 火灾爆炸事故 1月7日17 15 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316罐区当班操作工王 发现R202罐底部2号出口管线有大量碳四物料泄漏 立即向当班班长汇报 班长随即向厂调度室汇报 请求立即调消防车到现场掩护 随后带领当班操作工到现场查看 处理 并安排王 疏散附近等待卸车的丁二烯汽车槽车 17 22 班长再次向厂调度室报告R202罐底部物料大量泄漏 罐底一片白雾 人已无法靠近 17 24 316罐区发生局部空间闪爆 造成临近物料储罐相继着火 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 1人重伤 5人轻伤 案例二 事故经过 第11页 第12页 事故发生后 1
7、直接原因 合成橡胶厂316罐区R202底部2号出口管线第一道阀门后管线弯头突然失效 碳四物料大量泄漏 汽化后的物料沿铁路自备线及环形道路蔓延至距罐区北侧约80米处石油化工厂丙烯腈装置焚烧炉 遇到焚烧炉内明火后引起燃烧 随后在316罐区附近引发空间闪爆和火灾 事故原因 第14页 2 间接原因 1 车间压力管道管理缺失 专业管理人员工作失职 2007年3月 橡胶厂对316罐区R203 R207五具储罐所属管线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五具储罐底部管线存在 管线弯头处壁厚不合格 且腐蚀较严重 的现象 判为四级 针对检测结果 橡胶厂制订了检修计划 计划先分三批将316罐区罐底部管线全部进行更换 并将R201
8、 R204罐底部管线更换计划列入2007年6月份的检维修计划 检修计划的编号为 M06 03 06 2007 但是具体实施中 只对R201罐底部管线进行了更换 剩余R202 R203 R204三具罐底部管线未进行更换 事故原因 2 应急处置不到位 事故原因 3 调度人员应急意识不强 橡胶厂调度接到岗位裂解碳四泄漏的电话后 没有迅速认识到泄漏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协调和处理 没有采取充分的预警 事故原因 吸取教训 一 切实加强弯头等易产生应力集中部位部件的采购质量控制 该检测壁厚和材质的一定要检测 二 操作人员要精心操作 各企业一定要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 各企业每天要统计超出仪表
9、控制范围的情况 并作为事故进行分析 以便使操作人员精心操作 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为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赢得时间 三 存在易燃易爆化学物质的企业 一定要配置铜扳手 禁止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普通扳手进行检维修作业 胜利油田CB6C平台紧急切断阀法兰垫子刺漏事故 2006年2月17日下午班长杨勇在现场工作时 发现本平台紧急切断阀连接法兰处刺漏 果断在现场将所有海管大阀门手动关闭 未造成严重海洋污染 事故发生后 该队相关人员立即到达现场 当天23 55分更换完垫片 恢复生产 15人连夜连续清理24小时油污 损失产量400多吨 经济损失200万 北海分局扑捉到该事件 对其进行连续10调查 单位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油 行业 采购 物资 质量事故 案例 规律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