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ppt
《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海宏教授《走进音乐的世界》.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音乐普及讲座 申明 本讲座内容来自于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在中央党校讲课视频在此 谨向周教授表示崇高的敬意及真挚的感谢 音乐普及讲座 从 高山流水 讲起 音乐咋就那么难 懂 走进音乐的世界 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撰稿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演讲 音乐爱好者XXX 今天讲座的目的 了解音乐 享受音乐 重视艺术 今天的内容分5个主要部分 介绍音乐的最基本的美学属性 了解音乐的表现机制及音乐理解的特征 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 分析接受 严肃音乐 的困难 认识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个话题 音乐何需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与 听不懂 严肃 音乐原因的分析 懂 北京六所高校大学生接受西洋古
2、典音乐情况调查 2001 3 观察表明 听不懂 是许多人难以欣赏严肃音乐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山流水 的故事与音乐的基本特征 高山流水 的故事暗示了一种音乐审美的观念 音乐中包含着各种内容 说不出表现的是什么 是因为你听不懂 人们通常所说的 不懂 就是指 不能明确说出音乐的表现内容 音乐美学原理 音乐艺术基本材料 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 没有造型性 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 没有语义性 所以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 专业音乐工作者也 听不懂 高山流水 的故事从主观上给听众造成了一种审美压力 要从音乐中听出视觉性 语义性的内容 而音乐的基本属性从客观上决定了 音乐不能直接传达视觉性与语义性的内容 这是造成多
3、数人 听不懂 严肃音乐的主 客观双方面的原因 听不懂 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 并非听者欣赏水平太差 因为音乐不能直接传达视觉的与语义的内容 俞伯牙 你太不懂音乐 不应该要求听众在音乐中寻求那么具体的表现内容 大家都 听不懂 一般人与爱乐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北京六所高校大学生接受西洋古典音乐情况调查 2001 3 调查表明 音乐工作者及严肃音乐爱好者在欣赏音乐时较少依赖于 内容解说 在音乐中追求明确的概念性 视觉性内容 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是一个误区 审美方式的误区 欣赏音乐的障碍关于 轻 音乐和 严肃 音乐的暗示 保尔莫利亚乐队轻音乐 以乐曲解说为核心的严肃音乐普及方式 强化了这种音乐
4、审美的误区 严肃音乐听众少与媒体对音乐审美方式的误导有关 音乐何需 懂 闭上眼睛 打开耳朵 享受音乐之美 别想 懂 不懂 的事 英 艾尔加 爱的致意 3 00 音乐真的不能表现视觉性与语义性的内容吗 请听 1 险峻的高山2 清澈的小溪3 秀丽的田园4 汹涌的大海 1 险峻的高山2 清澈的小溪3 秀丽的田园4 汹涌的大海 第二首乐曲 第一首乐曲 如此一致的理解说明什么 难道音乐不是可以 听懂 的吗 其实 要听懂 与 何需懂 是两种音乐美学思想间多年的争论 第二个话题 如何 懂 音乐 音乐表现的机制与理解音乐的基础 听 懂 音乐并不难 了解一点联觉理论 巧克力 薄荷糖 低音 高音 味觉 听觉 什么
5、是 联觉 了解 联觉 从两块糖开始 巧克力 薄荷糖 低音 高音 味觉 听觉 联觉 让我们看看更多的例子 低音 高音 为 空调机 选一段广告音乐第一个音乐片断 第二个音乐片断 为 百年中国屈辱史 等节目选片头曲 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叫 联觉 联觉是人皆共有的基本感觉日常生活中的联觉现象是大量的 联觉是音乐 声音的艺术 能够表现视觉 情绪 概念等非听觉性内容的原因 请你想象一下 如果要写一首表现 悲哀 情感的旋律 那么你会用什么样的音响形式呢 是用高音 还是低音呢 是用快速 还是慢速呢 是用下降的旋律 还是上升的旋律呢 对 用低音 对 用慢速 对 用下降的旋律 我们来看看作曲家 是不是
6、和我们的做法一样 波 肖邦 葬礼进行曲 中国民歌 小白菜 外国音乐是这样 中国音乐也如此 为什么说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 原因就在于 联觉 是人类的基本感觉反应 拉赫马尼诺夫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主题 波涛汹涌的大海 请你来写一首乐曲表现 黎明 首先是 黎明前 黑暗而宁静 对 应该用低音 因为低音与黑暗有联觉对应关系 应该用长音 因为长音与宁静有联觉对应关系 应该用高音还是低音 长音还是短音来表现呢 然后是天越来越亮 对 音应该越来越高 越来越短 音乐应该怎么办呢 俄 穆索尔斯基 莫斯科河上的黎明 长音 低音 黎明前的黑暗 音区越来越高 速度开始偏快 从弦乐换成长笛纯净的音色 天亮 安静
7、 黑暗 越来越亮 开始活跃 越来越透明 野蜂 与 蝴蝶 里姆斯基 柯萨科夫 野蜂飞舞 格里格 蝴蝶 a b 舞剧 红色娘子军 洪常青的主题 舞剧 红色娘子军 南霸天的主题 洪常青出场的主题 南霸天出场的主题 洪常青就义的主题 南霸天在洪常青就义前的主题 a b c d 总结 音乐是靠联觉来表现各种内容的 作曲家凭联觉选择与组织声音去表现欣赏者靠联觉体验作曲家的表现意图联觉音乐作品表现意图共同的联觉反应是沟通作曲家与听众的桥梁 作曲家 欣赏者 对两种美学观点的总结 没有必要用文学化与美术化的方式理解音乐 音乐何需 懂 认为音乐欣赏仅仅是纯听觉的感受也是错误的 联觉是音乐表现与理解的桥梁 那么什么
8、时候 听得懂 什么时候 听不懂 呢 从作品角度看 音乐能否引起明确的内容理解 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有联觉对应关系 就有可能使人产生联想 否则 就不怪听众 听不懂 了 是作品的问题 德 巴赫 约翰受难曲 德 巴赫 前奏曲与赋格 不断变化的音响 使人抓不住一个稳定的想象对象 其实 在音乐的欣赏中往往很难保持一个稳定的想象内容 从听众角度看 敏感的联觉 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 不用担心自己的联觉能力 联觉是本能的一部分 关键是体验联觉的习惯 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 理解音乐靠联觉 联觉人人有 就看你是否关注它 每个人的音乐感受力都很强 总结 芬 西贝柳斯 交响诗 芬兰颂 表现内容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进音乐的世界 周海宏 教授 走进 音乐 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