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答辩.ppt
《国家科技奖答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科技奖答辩.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申报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汇报人 何学秋教授博导二 六年六月 煤矿冲击矿压电磁辐射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汇报材料 汇报提纲 一 立项背景二 主要技术内容与创新点三 技术先进性及知识产权四 推广应用及效益五 推动科技进步作用 一 立项背景煤矿冲击矿压灾害 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的70 左右 2005年我国生产原煤21 9亿吨 我国30 以上的原国有重点大中型矿区受冲击矿压威胁 随开采深度及开采强度增加 冲击矿压灾害日趋严重 冲击矿压灾害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 煤矿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预防冲击矿压 冲击矿压事故 一 立项背景煤矿冲击矿压灾害 冲击矿压是采掘空间周围煤岩体中
2、聚集的能量突然大量释放 快速破坏煤岩体 并产生剧烈震动 造成采掘空间严重破坏的煤矿灾害 我国最大的冲击矿压里氏4 3级 破坏巷道500多米 地面震感明显 已成为公共安全问题 冲击后 冲击矿压能引起煤岩层和采空区中的瓦斯大量突然涌出 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安徽淮北芦岭2003年 5 13 顶板冲击诱发瓦斯爆炸事故 死亡84人 辽宁阜新孙家湾2005年 2 14 冲击矿压 瓦斯爆炸事故 死亡214人 一 立项背景冲击矿压 现有的技术不能及时 准确地评价煤矿冲击危险性 迫切需要开发安全 高效的实时连续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 通过向煤体打钻测取钻屑量指标进行预测 需要打钻 易诱发灾害 是静态预测 难以反映煤岩
3、破坏过程信息 无法实现动态监测预警 一 立项背景冲击矿压预测技术现状 预测方法有钻屑法 声发射法 微震法 围岩变形法等 在我国得到普遍应用的是钻屑法 二 主要技术内容与创新点研究思路 实验 理论 技术与装备 推广应用 技术内容一 揭示了煤岩冲击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规律冲击矿压发生过程 冲击矿压是一种动态演化过程导致的突发性灾害 实时监测煤岩冲击的演化过程是对灾害有效预测的重要途径 煤岩冲击破坏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 EME 是能量耗散的一种形式 载荷越大 变形破裂过程越强烈 电磁辐射越强 煤岩冲击破坏之前 电磁辐射及其变化率有显著的增加 通过电磁辐射可以实时监测煤岩破裂过程 技术内容一 揭示了煤岩冲
4、击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规律煤岩冲击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规律 实验室测试曲线 电磁辐射是宽频的 主频段是变化的 随破坏程度增加向高频段迁移煤岩动力过程必须监测宽频电磁辐射信号 采用双指标 E N 监测 电磁辐射频谱特征 技术内容一 揭示了煤岩冲击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规律煤岩冲击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频谱特征 大量的现场试验研究表明 冲击矿压发生前 电磁辐射及其变化率有显著的增加 通过电磁辐射可以实时监测冲击矿压过程 预报冲击矿压 技术内容一 揭示了煤岩冲击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规律现场煤岩的电磁辐射规律 兖州济二矿2303工作面前方动压区电磁辐射分布 新汶华丰煤矿3406工作面冲击与电磁辐射 研究得到了煤岩破
5、裂过程电磁辐射的力电耦合模型 实验 模拟 技术内容一 揭示了煤岩冲击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规律煤岩电磁辐射理论模型 技术内容二 冲击矿压电磁辐射非接触实时监测预警装备 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 监测信号 宽频带 1k 500kHz 电磁辐射信号监测指标 电磁辐射强度E和脉冲数N两个指标监测预警方式 非接触 定向区域 实时监测及预警防爆型式 矿用 本质安全型 装备关键技术 宽频带 高灵敏度 定向抗干扰接收天线 电磁辐射信号采集及数据处理技术 冲击危险性电磁辐射信息分析判识技术及软件 矿用本安型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内容二 冲击矿压电磁辐射非接触实时监测预警装备 由煤岩冲击破坏过程的电磁辐射规律及电磁辐射理论模
6、型建立了冲击矿压危险性的电磁辐射预测准则 电磁辐射的强度 脉冲数是冲击矿压前兆的敏感指标 其大小和变化率超过临界值就有冲击矿压灾害危险 式中 和分别为有弱危险和强危险时电磁辐射脉冲数的临界值系数 和分别为有弱危险和强危险时的电磁辐射强度临界值系数 E为电磁辐射强度 N为电磁辐射脉冲数 为应力 技术内容三 冲击矿压电磁辐射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冲击矿压预测准则 根据预测准则和大量实验 确定了临界值与动态趋势相结合的预测方法 实现分级预警 技术内容三 冲击矿压电磁辐射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冲击矿压分级预警技术 技术内容三 冲击矿压电磁辐射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冲击矿压监测技术 监测方法监测方式 在采掘工作面集中区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科技奖 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