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王如来祈愿文.doc
《普贤王如来祈愿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贤王如来祈愿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能显自然根本智普贤王如来祈愿文汉译: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注:原著藏文为掘藏法,仁波且根据本传承之教授,及自身修持之内证觉受和理解,译成汉文。其中内容有本传承独有的,也有与其他传承共通之处,特此说明,望见闻者共沾法益。)顶礼原始本初佛普贤王如来火显空轮涅诸幻相一根二道二因果觉与无明所化现普贤如来广大愿令一切融法界宫速证圆满佛陀位真如体性本无为法尔自在绝妙境原本轮涅无此名觉了法尔即佛陀众生无明堕轮回普愿三界诸有情证得离言真实义普贤如来如实曰真如本性离因缘法尔原本自在智内外增减过犯无失念暗垢无挂碍故尔自显离染垢自性原本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五欲爱执无贪恋觉显无别自然智自性明空无挂碍本净无色无五毒根
2、本自性具五智于此五智圆满境自显五智如来佛广大无量智慧中显现寂静四十二勇猛五智威光力显现六十饮血尊本体元明未迷失我即原始本初佛悲心发起广大愿轮回三界有情众了知自然本觉明直至圆满无量智我之化身无间断刹那化现无量尊一切所求善调伏我发广大悲宏愿三界轮回有情众六道苦厄悉解脱众生无始无明故迷失根本之自性无知失念住黑暗此即无明轮回因从彼惊恐闷绝中念动惊醒生怖畏故起自他贪嗔执习气熏染渐增长世间习性随生起五蕴炽盛苦恼逼五毒恶业无间断众生迷惑之根源即是无明与失念由我普贤广大愿一切皆明自心性俱生无明蔽本觉失念迷蒙散乱心诸相分别因无明自他二取执为实俱生分别与无明即是众生颠倒因由我普贤广大愿令诸轮回有情众消除失念之黑暗
3、清净能所二取执了知真实自心性心著二执起犹豫生起微细贪著心习气深重令增长食住衣财及伴侣亲友眷属五欲等贪著欲乐炽热恼彼令世间惑幻生由是二取业无尽贪欲果报成熟时投生贪恼饿鬼中常受难忍饥渴苦由我普贤广大愿普令贪欲诸有情不舍外来贪欲境不著贪欲生起处自心安住本明觉真实觉了松坦住得证胜妙观察智外境所显诸幻相念动微细怖畏生仇怒习气增长嗔忿起杀害怨敌心嗔忿果报成熟时长受地狱苦煎熬由我普贤广大愿普令六道诸众生嗔忿猛烈增长时自心放松莫取舍真实觉了松坦住得证胜大圆镜智由于自心起傲慢于他生诸竞争心如是猛烈盛傲慢自他争斗起苦恼彼业果报成熟时暂生天道报尽堕由我普贤广大愿令傲慢心诸众生自心放松明心性真实觉了松坦住得证胜平等性
4、智二取执实染习气 自赞毁他痛苦业增长争斗嫉妒心 投生杀戮罗刹道报尽堕入地狱中 由我普贤广大愿嫉妒争斗生起时 莫起怨恨心松坦真实觉了宽坦住 得证胜成所作智失念不正及散乱昏沉迷糊及忘失昏睡懈怠愚痴者果报畜生无依怙由我普贤广大愿令心愚痴黑暗者显露净心住正念得证法界体性智三界所有诸众生真如体性与佛等失念故成颠倒因不断造诸无义业犹如梦幻投六道我即原始普贤佛化身调伏六道众由我普贤广大愿令诸众生一无余皆得成就法界中阿火!具慈瑜伽大力者了知自明离惑幻已发如是广大愿闻此誓愿诸众生于三世内必成佛尤于日蚀月蚀日风灾雷暴地震时冬至夏至或年节自身观修为普贤敬诵此愿于众前令诸三界有情众由彼瑜伽行者愿灭苦解脱生死海获证究竟
5、佛陀位原始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为度六道一切有情众生,发不可思议胜妙大愿,使一切有情众生不由自主,超脱轮回,即可成佛。功德无量。尤其在不吉祥、遇动、大灾大难或高山风口、江海岸边、众生聚集处念颂大愿文,极其殊胜,无量功德,众生听闻后三世之内即可成佛。宗萨仁波切开示今天晚上我要教的是普贤王如来祈祷文,这是由无上瑜珈密里面选出来的。我这次来做五天的演讲,里面对慈悲心还有有关佛陀的种种功德、性质谈的不多,但是今天的祈祷文里面,会对所有佛法实相有很深的解释,还有怎么样一切法由实相生起来,这方面也有很深的说明。今天的教学颇难,但是也许也不太难。如果要修学金刚乘,最重要的是要瞭解中观。在讲修波切道里面到十地,由十
6、地达到最后的开悟,最后这一点修就是金刚乘。最后由十地之末到最后接近觉悟,最后是金刚乘,达到开悟。首先,谈到今天的祈祷文以前,讲大乘和金刚乘的道理。因为有不少人批评金刚乘佛法不是佛亲口说的,事实上过去在印度,金刚乘的修法都是秘密在修。我们不能说金刚乘佛法不是佛说的,因为一切修金刚乘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要解脱众生,令众生得到快乐。因为在金刚乘里面最高的见,究竟的见就是中观。当然在金刚乘里面有很多善巧方便是在大乘里没有的。在印度过去有很多大成就者,他的行为都很奇特,像他吃很脏的东西,或是穿得不好,破破烂烂,而且远离了社会自己独居,许多小乘的学者就批评当时金刚乘的修行者。譬如毗如巴这个人,他是印度最有名的
7、金刚乘大师之一,还有那洛巴。毗如巴和那洛巴当时都是那烂陀大学的活佛和主持。后来毗如巴离开了那烂陀大学,他后来甚至喝酒,到街上游荡,乃至于不穿衣服,很多种怪异的行为。那洛巴也是这样子。看起来好像发疯了一样,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发疯,因为他们真正见到诸法实相,所以他们的行动使得我们看起来会觉得很怪。因为他们从来不做作,假装自己是很好。因为我们一般的学者会故意把自己外表假装得很好,他们完全拋弃远离了虚伪造作的世界。当你已经觉悟诸法实相了,那么那些所谓戒律、教条就不那么重要。在历史上,因札菩提这个国王曾经要求释迦牟尼说法,佛就教给他许多经典还有戒律。释迦牟尼佛教给他这些经典戒律之后,他就跟释迦牟尼说,我不
8、喜欢这些教法,因为我不想拋弃我的皇后、宫女、大臣等种种享受,这些我都不想拋弃。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得到开悟。他说你既然成佛了,你是无所不知的,那么你一定知道一个方法。我不拋弃这些世间的种种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够开悟,你一定知道有这种方法,请你把它教给我。于是释迦牟尼佛就开始教他密续。但是金刚乘的形成有时候也有些错误,因为金刚乘的修法是很珍贵,但是很秘密的。它是为了使你得到开悟,也是为了使一切众生得到开悟。金刚乘的这些物质、用具等等,不能用来伤害众生,它一定要利于众生。在世界有些地方,也许我们这里只是用金刚乘的修法来设法控制对方、降伏对方。他用这种方法做这种享福,而且他把秘密金刚这些法物,展示给这些
9、没有得到灌顶的人看。我站在一个金刚乘行者的地位,坚决反对这样。今天所讲的祈祷词也是金刚乘的教法之一,这里面谈到饮血尊还有父佛、母佛。因为我们大家都对金刚乘有信心,金刚乘里面有关饮血尊、父佛、母佛这种道理我们一定要瞭解。因为我们往往会误会,误会我们看了外形,而误会它。因为它的意义是超过了我们世间的外形这种认识。因为我们有些观念是正的、负的,所以我们有观念认为有男的、女的,这是相对的。如果在绝对的实相里面我们什么都不需要,经典、一片纸等等这些东西,我们都不需要。对于究竟达到实相的人,这些东西都不需要,但是对于接引一个初级的人,又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怎么样把他接引到佛教里面。实际上父佛和母佛就分别代表
10、了智慧和方便。它并不是表示身体上、外形的意义。父佛和母佛结合,表示方便和智慧的结合,这个道理很重要,应该瞭解。今天的祈祷词,这个祈祷者就是普贤如来。“滚度”是藏文,滚度的意思就是一切的时间、一切的地点,表示好的、清净的,换句话说就是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清净、完美的,梵文就是普贤佛。为了表示普贤,就有一张图,就是佛的像,佛是蓝色的。昨天讲的,他是法身佛,身上没有装饰。普贤佛表示的很多法、很多事。他本身表示一尊佛,他同时也表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性。所以,这篇祈祷词可以说是普贤佛的祈祷词,也可以说这个祈祷词是由写这个祈祷词的人所来祈祷的。因为普贤佛就是表示我们一切众生的本性,这篇祈祷词也可以说是我们自
11、己本身本性的祈祷。当我们读祈祷词,做祈祷的时候,一定不要对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产生了混淆。因为讲到究竟的教法的时候,会讲到很多空性的道理。但是你不能在那儿休息,什么都不修,就说这就是空。因为你并没有瞭解有所谓相对的真理,你必须要依这个相对的真理修。你不依相对真理去修,永远不会正到绝对真理。有一个讲法,当你已经把相对的真理圆满了以后,你达到的境界就是绝对的境界。 吙 第一个字(吙)就是一个感叹的声音。当我们真正进到实相的时候,我们都会很惊讶、兴奋,就会产生这样的声音。比如我们观察一个物件,在我们一般凡人的境界里,看一个物件,这时候我们的感觉是有主体和客体的分别。当我们见到实相以后,我们就会领悟到被
12、我们观察的客体就是我们的心,是心的光明性。当你这样觉悟了之后,你就会晓得,不但是你这个主观者在观察你,这个客体也在观察你,或者说那个客体就是你。那时候,就会有这样一个感叹的声音。 这个祈祷词在金刚乘的教法里是最重要的,要解释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今天不是来真正教祈祷词,因为时间根本不够,我只是想把它传授给你们。因为我自己也修得不够好,没有办法教这么深的东西,第二,时间根本不够。(生死涅盘法,一因二道果,明无明所变,今以普贤愿,令于法界宫,一切成正觉。) 宇宙间一切的现象,不论是轮回、涅盘,都包含在如来藏里。换句话说,一切法都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如来藏。由这个如来藏分出两条路,就是相对真理和绝对
13、真理,或者说是光明性和空性。由于这两条路,就有两个结果,属于法身和有形象的身。所谓智慧,就是法身的一种表现。 我希望以这个祈祷词,令一切众生达到究竟的觉悟,安住在神圣的法界里。希望一切的众生回到本来应该安住的地方,安住在那里。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他最本然的基础,就是如来藏。什么是如来藏呢? (根元本无为,自然不可说,无世出世名,了此即成佛,无明而流转,愿三界有情,皆了无说义。) 一切法、一切现象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不生的。不生不被制造出来,但是它会自然地生起,不可思议,不可以用意识或者是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很奇怪,今天晚上我设法用意识语言表达,你们设法用意识语言接受。因为在佛性里,根本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贤王 如来 祈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