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博物馆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ppt
《航海博物馆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海博物馆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预应力施工工程预应力施工监理控制要点监理控制要点 目 录1、项目概况;2、预应力施工的特点及难点;3、有粘结预应力及无粘结预应力节点构造;4、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5、监理的事前控制;6、监理的事中控制;7、监理的事后控制;8、施工中的几点体会;9、预应力工程施工照片;10、预应力施工表式。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位于南汇临港新城主城区,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434平方米,本建筑物地上4层,屋檐口高度23.95米,局部有单层高度约70米的帆形壳体。中国航海博物馆有一个两层的基座和两个侧翼建筑构成。两个侧翼建筑部分之间是一个非凡的大型壳体结
2、构,该结构在造型上模仿了帆船的风帆。整个博物馆主要有中国航海历史馆、军事航海分馆、电影院、报告厅、天象馆及设备用房和车库等组成。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建成后将是整个临港新城乃至南汇区的标志性建筑。本工程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整体结构横向长度达到约为144m,纵向长度约为204m,结构不设伸缩缝,属大面积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有效控制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满足使用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在本工程设计采用预应力技术来控制其影响程度,二、三层梁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三层悬挑梁采用有粘结钢绞线,规格S=15.20mm,标准强度为fptk=1860(MPa),预应力张拉端采用
3、STM夹片式锚具,固定端采用挤压锚体系。预应力砼强度等级C35。二、三层梁板预应力结构采用后张拉无粘结锚固体系,预应力板筋布置为一根一束平行设置,间距为450mm750mm不等,预应力梁根据其跨度不同,其预应力体系有二种规格,常规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框架梁配筋为4us15.2,部分超长跨度框架梁为8us15.2,边跨框梁和次梁为2Us15.2,预应力居梁高中心位置布置,三层部分大跨度框架梁和次梁以及大跨度悬臂梁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其中框架梁预应力筋为2*7s15.2+2*5s15.2,次梁为2*7s15.2,采用预应力技术抵消混凝土收缩和温降作用产生的拉应力。本工程预应力配筋有几大特点;1、板
4、预应力配筋较稀,为一根一束,间距为450、550、750m三种,分别居板中心位置,预应力搭接处位置在框架梁边。2、梁中预应力筋较多,框架梁最大配筋为8us15.2,预应力筋搭接处节点设置较为复杂。3、有粘结预应力梁的跨度较大,为12m左右,悬臂跨度为6米。4、梁板预应力有过后浇带和不穿过后浇带。5、本工程为超长结构,为减少预应力筋铺设的施工难度和预应力损失,考虑到施工后浇带的位置以及减少铺设中无粘结预应力的损伤,对预应力筋采取分段处理,分段原则为:二端张拉的预应力筋不大于60m,一端张拉的预应力不大于30m。因本工程属超长结构(144m*204m),超长结构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从而
5、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裂缝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综合技术措施将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内,而综合各种方法不外乎两种控制标准,即抗与放的两种理念,在设计阶段采用“抗与放”主要体系在结构形式的选择方面(微动、滑动及设缝措施,提供“放”的条件)及材料性能方面(提高抗拉强度,抗拉变形能力及韧性等,提供“抗”的条件)而实际上工程中超长结构混凝土收缩和环境温差是不可能消除的,针对本工程超长结构采取设置后浇带及施加预应力等技术措施,后浇带有效释放混凝土早期收缩,(详见后浇带设置图)。预应力采用“抗”的方式通过建立预压应力部分抵消混凝土收缩和温降作用产生的拉应力
6、,采用预应力技术是解决超长,针对本工程超长结构采取设置后浇带及施加预应力等技术措施,后浇带有效释放混凝土早期收缩,预应力采用“抗”的方式通过建立预压应力部分抵消混凝土收缩和温降作用产生的拉应力,采用预应力技术是解决超长结构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MNPQRSTEFGHJKLBCDAMNPQRSTEFGHJKLBCDA1234567891011121/011/121234567891011121/011/12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红色为后浇带)MNPQRSEFGHJKLCD1/011/1211MNPQRSEFGHJKLCD23456789101112234567891011121/011/12 三层结
7、构平面布置图(红色为后浇带、绿色为有粘结预应力梁)1、有粘结预应力梁张拉端节点设置在结构内部,采用在梁柱节点处,梁侧面加腋放置张拉端的施工工艺,张拉端张拉施工采用板面预留张拉操作孔,在操作孔中进行张拉的方式,这种操作方式对于预应力施工高效方便,但是需预留一操作孔在张拉完成后浇筑砼,对结构和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加腋可以使预应力筋以一个平缓的下降曲线延伸至张拉端处,使预应力筋既满足了设计要求,又满足了施工要求。考虑到本工程梁跨度及截面较大,采用的支撑体系较为密集,不利于预应力张拉设备进入板底进行张拉操作,在楼面结构上部搭设张拉操作架,将主要张拉设备置于楼面上。在混凝土浇筑时,在相应张拉端部位的楼板上
8、设置二个直径100的预留孔,间距1m左右,作为起重钢丝绳穿孔之用。该孔采用预留管留孔。2、无粘结预应力梁张拉端节点: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梁预应力配筋较多,梁截面较窄,为保持预应力施加效果,预应力筋采用编束对称布置,预应力筋张拉端方式:无粘结预应力筋采用梁面张拉:预应力筋伸至梁顶面张拉,采用设置张拉槽的方式,考虑到梁截面较小,预应力筋分段伸出梁面,张拉槽长度为200mm250mm左右,宽度为100mm。在梁面上呈倒梯形或倒三角形,深度一般不大于120mm。槽口采用在混凝土浇捣前预埋定型泡沫塑料的方法。留设时应注意梁上排钢筋的影响,如箍筋有妨碍,总包单位应配合进行移位或进行先切断后焊接等其它处理。第二
9、排预应力筋张拉端设置同第一排预应力筋相同,但必须考虑预应力由中部侧起弯至梁上表面的角度和起弯长度,由于其出板面角度较大,张拉端设置与内侧张拉端略有不同。采用倒三角形张拉端设置。为避免张拉槽过于集中从而削弱梁截面,前后排预应力筋可错开1m布置。四、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四、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1、二、三层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 2、三层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图:本项目预应力工程由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该公司预应力施工等级为二级。在施工前监理审核专业分包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写监理实施细则,熟悉掌握图纸及规范要求。并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理细则交底。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
10、、交底。新进场工人进行三级教育,安全交底。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审核,需复试检验的材料现场取样,加强原材料检验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材料的检验制度。钢绞线、锚夹具等材料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以控制原材料关。1、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对预应力钢绞线的铺设严格按规范和施组进行施工,预应力筋束形直接影响建立预应力的效果,并影响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对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允许偏差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二层无粘结预应力铺放前对现场准备铺放的预应力的规格尺寸和端部配件进行复查,对有局部轻微破坏的外保层在用塑料胶带重叠缠绕补好,然后进行铺放施工对严重的外保层破损的坚决报废,不得在进入下道工序,对铺放的预应
11、力钢绞线的轴线位置及标高进行严格控制,并逐根地对各交叉点相应的两个标高进行比较,找出各交叉点最低的无粘结筋先铺放,再铺较高的无粘结筋,铺放时遇预留洞口时,无粘筋分成两侧绕过预留洞口铺放,并距洞边的距离不应小于无粘结筋直径的5倍,绕过洞口的弯折处距洞口不宜小于300mm。预应力筋的锚固区,必须有严格的密封防护措施,严防水汽进入,腐蚀预应力筋。外露预应力筋涂专用防腐润滑脂,并罩上封端塑料套。2、由于预应力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安全,在预应力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确保质量,预应力为了满足截面有效预压应力的要求,预应力筋必须在一定长度内进行分段处理,结合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对
12、预应力的铺设按照各分区的施工顺序进行,采取相应的搭接方式,预应力筋端部节点多,构造复杂,采取现场放样,监理复验,对长度较长的预应力筋铺放进行事前控制。由于预应力损失的作用,张拉端部预压预应力较大,而每跨的跨中截面及固定端损失较大,交叉搭接后,可以使用预应力损失较大的截面得到补充,预应力效应得以充分发挥,同时预应力筋搭接接头分散,避免张拉节点预应力筋较密集而给施工带来困难,预应力梁的标高也容易保证,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后浇带跨预应力筋布置首先应综合考虑,后浇带的分布,由于后浇带预应力筋必须在后浇带封闭后,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张拉,因此相邻跨预应力筋搭接伸入后浇带跨的均无法张拉灌浆,影响相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航海 博物馆 预应力 施工 质量 控制
